第十一章 老街寻匠,榫卯初鸣 (第2/2页)
王伯就坐在廊下看着,起初还时不时提点两句,后来便只剩点头。流浪的手法远比他预想的娴熟,磨榫头时角度分毫不差,凿卯眼时力度均匀,连最难处理的“企口缝”都严丝合缝。更难得的是,他没用一颗钉子,完全遵循古法,让松动的木构件重新咬合。
三天后,当最后一道蜂蜡涂完,那扇破门在阳光下重新立了起来,门轴转动顺畅,原本歪斜的门框也变得笔直。“叮!完成支线任务:修复清代老木门,匠心值+800,解锁基础榫卯技艺‘格肩榫’‘闷榫’,获得王伯好感度+100。”
王伯走上前,伸手推了推门,发出沉稳的“吱呀”声,眼底满是赞许:“好小子,你这手艺,说是家传我信,说是天生的匠心我更信。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王老头的关门弟子。”他转身从里屋拿出一个红漆木盒,里面是一套磨得发亮的榫卯样板,“这是我师父传我的,现在给你,记住,榫卯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做木工先做人,传手艺先传心。”
流浪接过木盒,指尖传来样板的温润触感,鼻尖微酸。前世他落魄时,多少所谓的“匠人”避之不及,如今重生伊始,便能得此良师,这份暖意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非遗的决心。
拜师的消息传到学校,秦峰第一时间找过来,抱着他的电脑晃了晃:“浪哥,我给咱‘匠魂工作室’做了个简易官网,还挂了你的榫卯微缩模型照片,一上午就有三个校友来问定制价格。”
苏清瑶也随之而至,手里拿着一本线装画册:“流浪,我爷爷收藏的青铜器拓片里,有不少商周时期的榫卯纹样,或许能给你做文创灵感。对了,学校下个月有校庆,学生会正在找非遗主题的摆件供应商,我觉得你的作品很合适。”
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窗户,落在三人身上,也落在桌上那套榫卯样板上。流浪看着伙伴们热切的眼神,再想想系统面板上不断增长的匠心值,嘴角扬起一抹坚定的笑。他知道,这一世的非遗之路,他不再是孤身一人,而属于华夏的千年匠心,也将在他手中,重新绽放光芒。
当晚,流浪在工作室熬夜绘制校庆摆件的设计图——以江城大学校门为原型,采用“斗拱”结构,缩小至半米高,每个构件都用榫卯拼接,顶端还会嵌入小小的LED灯,模拟夜晚校门的暖光。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检测到非遗创新设计,触发主线任务:拿下校庆摆件订单,任务奖励:匠心值+1000,解锁漆艺基础技艺。”
笔尖在纸上划过,勾勒出斗拱的层层结构,流浪的眼神愈发明亮。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属于他的非遗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