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血与火的时代,纯粹的人 (第2/2页)
平月又一指平夏:“这是我大侄女儿,平夏,今年十一岁。”
张主任的老娘难过了:“这孩子没多大,这乡啊不去也罢。”
平夏兴冲冲:“奶奶,我得陪着老姑,老姑在家不做饭,就是衣服都洗不了几件,我要是不去,她都吃不上饭。”
平月想笑,可是板起脸:“没人问你这些,你少说话吧。”
张主任也是回话加急:“那行,你们把这钱和票拿上,这里有些礼物是我妻子给孩子们的,你们都拿上,我这就去把平小虎和平夏的手续办好,有安置费等下送去你家里,一分不带少你们的。”
张家把钱、票、券这些都放在一起,另外还有一个平山公社熟人的电话和地址,直接塞给平月,平月也爽快的收起来。
从平常口袋里掏出户口本给张主任,张主任说上学的孩子从学校里就可以走完全部手续,当然有户口本那流程更加简单。
张主任抬腿就出去办手续,平家五个人和钱女士婆媳撕扯着礼物,五个人没压制住两个人,出门的时候还是把礼物全部带走。
张家的礼物很丰厚,三床厚棉袄,三件厚棉衣,三套盆桶毛巾牙膏热水瓶等,这些全都是新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家在平月不久前离开街道办以后的短短时间里拿出这些,物力条件超过别人。
平家就没法在今天到明天去车站以前的时间里,再置办两套新的盆桶毛巾棉衣这些,在有票据才能购买的时代里,没有票就没法买新的。
一家五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平小虎、平夏兴高采烈,好像马上要过新年的容光焕发。
平月神情平静,和来时一样,她走在爸妈中间,左手握一个右手握一个,体会着和家人贴贴的幸福感。
明天她就要离开家,可是这一次的分别只是暂时的,相见有日,而且可以长久团聚,平月不为临别难过,只一心一意的享受此时团圆。
回到家里,四个儿子媳妇直接略过笑成两朵花的平小虎和平夏,一眼只看到平常于秀芬丢了魂似的面庞。
他们齐唰唰的问:“爸,妈,到底怎么了?”
平常的脸色已经足够黑,这个时候更是猛的又黑了一层,一甩手梗着脖子回屋,他不想解释。
于秀芬叹上一口气:“没办法啊,总不能把人家孩子往死里逼。”
听听这话,平月本可以不调换,她大可以和张家没有任何牵扯。
可是平月去和张主任商谈了调换的事情,平常夫妻知道张依兰是不能做重活的身体,平家最后是在不忍心的考虑里咬牙咽了下来。
这就是这个年代里的人,不是没有坏人,而是好人在单纯的时候像一张白纸,纯净的不被后世的一些人理解。
能理解的还是理解得了的,不能理解的人恐怕震惊以外还觉得认知受到无限冲击。
在后世也有很好很好的人,只是......被挡住了,被更多所谓的流行话挡得结结实实,不被更多的视角看得见。
而在这个年代,像平常夫妻这样的人,相对来说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