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上瓦,做沙发! (第2/2页)
“东家,这炕骨头是立住了,但这几天还得阴干。”
石大夯拍了拍炕沿,“等这层泥干透了,贴上炕围画,铺上芦苇席,那才叫真正的福窝!”
徐军站在屋中央,看着这宽敞透亮的大屋,点了点头。
“石师傅,辛苦了。这几天您带着钱大爷他们,把院墙给拉起来。屋里的活儿,这就交给鲁师傅了。”
他转过身,看向正背着手在屋里转圈的鲁老头。
“鲁师傅,这硬装完了,该上软装了。”
鲁老头看着徐军递过来的一张草图,眉头皱成了川字,手里的烟袋锅子都忘了抽。
图纸上画的,不是这时候农村常见的两头沉大柜,也不是五斗橱。
而是一排顶天立地、连成一片的柜子!
中间留着空档,两边是高柜,上面画着玻璃门,下面是暗仓。
这,就是80年代中期才开始风靡全国,现在还属于稀罕物的——大组合柜!
还有旁边那个画得圆滚滚、看着就软和的东西——沙发!
“东家,这玩意儿……看着是气派。”
鲁老头嘬了口烟,“可这沙发……咱屯子里没见过啊!那是城里干部家才坐的软屁股座!这得用啥做?棉花填?”
“棉花不行,没弹性。”
徐军笑了,“得用海绵,还得用弹簧。”
“海绵?弹簧?”
鲁老头摇了摇头,“这玩意儿,供销社可没卖的。还有这大组合上的大镜子、铜拉手……咱手里只有木头啊。”
“料的事,您别操心。”
徐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想起了李二麻子。
“今儿个下午,有人给咱送嫁妆来。”
“既然东家有门路,那我老鲁就豁出去了!”
鲁老头也是个痴迷手艺的,“咱就用那水曲柳做面,红松做骨架!这柜子要是打出来,怕是得把县里的家具厂都给比下去!”
说干就干。
木匠棚里,大锯拉动的滋啦声再次响起。
鲁老头带着王铁柱和钱小宝,开始给水曲柳开料。那金黄色的刨花像丝带一样飞舞,满院子都是木头的清香。
李兰香正在灶房里忙活,今天她特意发了一大盆面,准备蒸糖三角和花卷。
这几天,她这个老板娘当得是越来越顺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兰香啊,”
隔壁二大娘一边帮着捏花卷,一边羡慕地往窗外瞅,“听说你家军子要打啥沙发?那是啥样?”
“俺也不懂。”
李兰香脸上挂着笑,手底下麻利地给糖三角里塞着红糖,“军哥说,那是坐上去能陷进去的椅子,软乎着呢!”
“哎呦!那不是跟坐棉花包一样?”
二大娘惊呼一声,“你家这日子……啧啧,真是开洋了啊!”
张三娘在旁边一边烧火一边接话:“那可不!你瞅瞅这大瓦房,这大玻璃,现在全屯子谁不羡慕?俺家那口子说了,能在徐家干活,那是福分!”
李兰香听着这些话,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但她没飘。
她擦了擦手,从柜子里拿出两包红糖,塞进两人怀里。
“二大娘,三娘,这几天多亏你们帮衬。这点糖拿回去给孩子冲水喝。”
“哎呦!这咋使得!”
两人嘴上推辞,手却抓得紧紧的。
就在木匠棚里刨花纷飞的时候,一阵汽车喇叭声再次打破了屯子的宁静。
“滴——滴——!”
这回不是那帮凶神恶煞的黑车来找茬,而是一辆看着有点旧,但擦得锃亮的吉普车。
车停在门口,跳下来一个人。
满脸麻子,穿着黑皮夹克,正是前两天被徐军一箭折服的——李二麻子。
“徐兄弟!徐爷!”
李二麻子还没进院就喊开了,那一脸的江湖气里,如今全是热络。
“你要的东西,哥哥给你弄来了!”
徐军放下手里的墨斗,迎了出去。
只见李二麻子指挥着手下,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一捆捆厚实的淡黄色高密度海绵!
一卷卷印着牡丹花的提花布!
还有一摞子亮晶晶的铜合页、铜拉手!
最显眼的,是两块用草绳捆得严严实实的、足有一人高的大水银镜子!
“我的个乖乖……”
鲁老头手里的刨子都停了,跑过来摸了摸那海绵,“这……这就是海绵?软乎!真软乎!”
“这都是紧俏货啊!供销社都买不着!”
“李大哥,费心了。”
徐军递过去一根烟。
“嗨!跟我客气啥!”
李二麻子接过烟,看了一眼徐军,“上次那一箭,我是真服了。这点东西,算是哥哥给你的温锅礼!”
他压低了声音:“而且,我想求兄弟个事儿……你那黑山弓,要是做出来了,能不能匀给哥哥几把?我想拿去省里走关系。”
徐军笑了。
“没问题。”
徐军点头,“等这批活儿干完,我专门给你留五把精品!”
“痛快!”
李二麻子哈哈大笑,“行!我不耽误你们干活了!等你这沙发成了,我再来喝酒!”
李二麻子走了,留下了满院子的装修材料。
这些东西,彻底补齐了徐家新房的最后一块拼图。
鲁老头看着那些铜活和镜子,就像大厨看见了顶级食材,激动得直搓手。
“东家!今晚加个班?”
他主动请缨,“有了这些东西,那大组合的框架,今晚我就能给它立起来!明天就能贴面!”
“行!”
徐军看着这群干劲十足的工匠,心中豪气顿生。
“那就辛苦各位了。兰香!晚上加菜!把那剩下的半扇野猪排骨给炖了!”
夕阳洒在工地上。
徐军站在院中央,看着这一切。
房子有了,玻璃上了,炕盘好了,家具的料也齐了。
这个家,终于要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