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塑造金身 (第2/2页)
所以学校托老谢同周树聊了聊,双方一拍即合,学校立刻联系关系比较近的媒体。
关系不近的话,学校是真的怕他们会断章取义,尤其是现在周树还处于风眼当中。
什么样的报纸,最配周树的身份呢?
《京城青年报》。
青年报创刊之初,就是着重放在青年这一块,周树是大学生,那就是青年的代表。
于是乎,在义演结束的第二天,就在北电的校园内,周树接受了青年报的采访。
在采访刚一开始,记者就问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周树同学,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拥有10万元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树哥靠在椅子上,姿势极为优雅的翘起了腿,双手交叉放在腹部。
“我去年的时候,执导了一部电影,票房还不错,拿下了2000万,这些是我的导演费。”
“这么多的导演费?”
“具体细节这是商业机密,恕我不便奉告。”
“能够理解,那周树同学,我想问问你,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愿意捐出十万元呢?”
“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和灾区的人民群众们都是一家人,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与洪水抗争,我捐出十万元不是应该的吗?”
记者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很快周树又说道。
“当然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捐出十万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我们自己国家的同胞,我觉得无可厚非。”
“而且我的家乡是重灾区,我马上就要收拾行李回老家了,我会和人民子弟兵,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站在一起,共同抵御洪灾。”
这下子记者可是更惊讶了。
“周树同学,你老家是哪里的呢?”
“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县城,叫做无为县,我还有一点积蓄,我打算购买一些物资送回老家,我不会去干扰我们人民子弟兵的救援,我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周树同学,我听说你又要筹拍一部新的电影,可以说说这是一部什么电影吗?”
“电影的名字叫做《南京照相馆》,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我是一个中国导演,我无比热爱我的国家。”
……
当采访结束之后,青年报的记者和摄影师为周树献上了最热烈的响声。
爱国主义者绝对是最值得钦佩的。
当记者回去之后,这篇采访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来,一夜之间在轰动全京城。
一个大学生,捐了十万块,还要回家乡抗灾。
这是什么神仙年轻人?
再结合之前那部《我们来自未来》,一夜之间周树的名字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并且迅速向外扩展。
《南京照相馆》打响了第一波宣传浪潮,而且一分钱没花。
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民间,更是向上发展。
而说到就要做到。
在京城大火的同时,树哥同老乔一起悄然南下。
大美媛本来是想跟着的,但是树哥让她在京城陪着张纯茹,顺便给她报的补习班也快开课了。
明年一定要考上北电。
有他周树在,女朋友不用那么早工作。
而且按照前世的发展,大美媛在这个月会进入滕桦滔的剧组。
这一世,去尼玛的小滕。
什么破烂导演,也敢执导他的女朋友?
树哥绝对不承认,他心眼不算大。
至于老张和老谢,他们正在做准备,等时机成熟,一起在金陵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