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南哥的响应 (第2/2页)
于是老谢站起身走到了墙边,把耳朵贴到了墙上,希望能听的更清楚一些。
这回声音虽然还有些模糊,但是比刚才清楚多了。
老谢听到了不少的信息。
比如就有一个人提到,《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敏感了,如果八一厂投资的话,会面临很大的舆论风险。
如今各大国营厂都很难,八一厂也不例外,所以他倾向于稳一稳。
不过他这个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引起了另一个强烈的批评。
那人的话更有道理。
八一厂是军队的,特殊的性质也使得他们拍摄的题材比较窄,如今市场风向在转变,投资《南京照相馆》对于八一厂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尝试,这个尝试不坏。
更重要的是,八一厂一向讲究尊重历史,不能忘掉历史。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忘掉了历史,突然出现周树这样一个人,是很难能可贵的。
所以八一厂理应帮一帮,如果连他们都不帮的话,这样的年轻人就彻底夭折了。
绝不能让别人笑啊!
老谢算是明白了,如今的八一厂那也是泾渭分明,一如外面一样。
但是似乎支持周树的强硬派,占了上风。
不知道听了多久,当隔壁的声音停了,当办公室的门传出响声后,老谢收回了偷听的动作,在办公室里四处观望。
郑振焕看了他一眼,然后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讨论结果出来了,我们厂可以投资,但是只能投200万。”
“这么少?”
听了这个话,老郑苦笑一声。
“现在各大国营厂都不景气,200万就不少了,你要知足。”
“不过怎么说,你们愿意投,我很感谢你。”
“感谢的话别说这么早,待会儿你还得谢我。”
“怎么说?”
“虽然钱我们投的不多,但是金陵那边我们可以帮你联系,不过他们愿不愿意出面帮忙,我就不好说了。”
没有人会帮你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有的时候很多事情还要自己去努力。
但是八一厂愿意提供一个渠道,这就已经是最大的情分了。
谢晓金同郑振焕握了握手,这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第二趟八一厂之行,带了两百万的投资,带了金陵的渠道,这绝对不是坏事情。
郑振焕让老谢回去等他信儿,虽然只是给了渠道,但是郑振焕好人做到底,先让他们等一等。
如果金陵那边意向比较好,那么到时候再动身去金陵也来得及,免得白跑一趟。
对此谢晓金自然又是一阵感谢,这都是人情啊!
在京城等了两天之后,郑振焕给老谢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面他告诉老郑金陵方面很积极。
他们欢迎周树一行人去金陵,大家可以进一步谈一谈。
这就释放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当谢晓金把这件事情告诉给周树后,周树也松了一口气。
既在意料之中,但是对于金陵这么积极的举动,也很是欣喜。
还得是南哥啊!在这个方面,南哥向来不会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