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 > 第一卷 第33章 理论课的降维打击

第一卷 第33章 理论课的降维打击

第一卷 第33章 理论课的降维打击 (第1/2页)

农历二月十四,培训班的第三天。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公社卫生院后排由旧仓库改成的临时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从各生产队、建设兵团来的四十多名学员。
  
  春寒料峭,屋里没生火,哈气成霜,但气氛却因为即将开始的新课程而显得有些躁动。
  
  “今儿个讲《常见中草药的性味归经与配伍禁忌》,全都打起精神!这关系到将来用药时是否安全有效,这可是基本功!”
  
  刘院长站在讲台前,扶了扶老花镜,声音里带着一贯的严肃。
  
  他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这四味药草,可以组成一个经典方剂,麻黄汤。主要治疗流感风寒,身体恶寒发热疼痛等症状。”
  
  刘院长讲得深入浅出,但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说,什么性味归经、配伍禁忌,还是像听天书一样。不少人皱着眉头,努力在笔记本上划拉着。
  
  王志涛在下面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跟班小李,低声抱怨:“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酸不拉几的文辞,听得人头晕。”
  
  小李赶紧点头赔着笑。
  
  讲完理论基础,刘院长开始提问,想看看大家的理解程度。
  
  “王志涛,你来说说,麻黄这味药,主要功效是什么?”刘院长点了名。
  
  王志涛慌里慌张地站起来,挠着头:“呃……发,发汗?治感冒的?”
  
  “太笼统了!”刘院长不满地敲敲黑板,“性味呢?归经呢?”
  
  王志涛憋得脸通红,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坐下吧!上课要认真听讲!”刘院长挥挥手,目光扫视教室,“还有谁来说说?周薇,你说说看。”
  
  周薇应声起立,身姿挺拔,声音清晰冷静的回答:“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功效更佳。”回答得一板一眼的,准确无误,显示出扎实的理论功底。
  
  刘院长满意地点点头:“嗯,很好,周薇同学基础很扎实。坐下吧。”
  
  李长青在下面听着,心里对周薇的评价又高了一分。这姑娘,理论记忆堪比教科书啊,是个做学问的料。
  
  刘院长又接连问了几个学员,回答都磕磕巴巴的,他眉头越皱越紧。
  
  这时,刘院长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麻黄发汗力强,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情况下需要特别谨慎,甚至忌用麻黄?”
  
  教室里一片安静,连周薇都微微蹙眉,似乎在回忆书本知识。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简单记忆,涉及临床的辩证。
  
  李长青看到无人应答,又感受到刘院长目光中的期待,便举了手。
  
  “李长青,你说说看。”刘院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李长青站起身,语气平稳的说道:“刘院长,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需慎用或忌用麻黄。第一,体虚外感,汗出不止者,忌用,以免过汗亡阳。第二,阴虚血少,津液亏损者,慎用,因麻黄发汗,更伤阴液。第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尤其要慎用,因为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能升高血压,加速心率,增加心脏负担。”
  
  他顿了顿,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继续补充道,这已经带入了超越时代的病理生理学视角:“特别是第三点,很多时候容易被忽略。有些老人看似风寒感冒,但本身有高血压,若误用强力发汗的麻黄,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引发危险。这时,或许选用发汗力较缓和的荆芥、防风等药更为稳妥。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能见感冒就用麻黄汤。”
  
  他这番话,不仅说出了禁忌,更点明了现代药理学原理和临床风险,视角新颖,逻辑清晰。
  
  直到他说完,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不少学员们都瞪大了眼睛,觉得李长青说得太高深了,但又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周薇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长青,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探究。她熟读医书,知道麻黄的常规禁忌,但高血压、心脏负担这种从现代医学角度结合药理的分析,她从未听过,只觉得一针见血,直指关键!这个李长青,到底什么来路?
  
  刘院长更是惊讶地张了张嘴,下意识地又扶了扶眼镜,上下仔细的打量着李长青,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来自小山村的青年。
  
  他教了这么多期培训班,还是第一次有学员能从这么深入且结合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回答问题。
  
  “呃……很好!李长青同学思考得很深入,很有见地!”刘院长语气带着难掩的赞赏。
  
  “特别是考虑到患者基础病这一点,非常关键!大家都听到了吧?学医不仅要记药性,更要知人,要灵活辩证!李长青同学给大家做了个好榜样!坐下吧!”
  
  王志涛看着这一幕,尤其是看到刘院长毫不掩饰的赞赏和周薇那专注惊讶的眼神,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他感觉自己的风头被李长青彻底压了过去,一股邪火蹭蹭往上冒,忍不住阴阳怪气地小声嘀咕:“哼,臭显摆什么,说不定是从哪本旧书上看来的,瞎猫碰上死耗子……”
  
  他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刺耳。刘院长脸色一沉,正要开口,李长青却平静地接过话,目光看向王志涛,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志涛同志,医学是严谨的科学,关乎着人命,容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要学。用对药就能救人,用错药,可能就会害人。我们在这里学习,不是为了显摆,是为了将来回去,能真正为缺医少药的乡亲们做点实事,解决点实际问题。”
  
  这番话说完,一下子把王志涛那点嫉妒小心思衬得无比渺小。教室里不少来自农村的学员纷纷点头,看向李长青的目光充满了敬佩,看向王志涛的目光则带上了鄙夷。
  
  刘院长赞许地看了李长青一眼,顺势严肃地说:“李长青同学说得很对!医者仁心,技术要精,医德更要高!好了,我们继续上课!”
  
  这节课后,李长青在培训班里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那个普通的山村青年,而是成了一个有真才实学、思想觉悟高的人物。
  
  下课休息时,连之前有些孤高的周薇,都主动拿着笔记本过来,指着刚才提到的麻黄碱与血压的问题,虚心地向李长青请教具体的机理。
  
  李长青便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等原理,周薇听得眼中异彩连连,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王大壮、赵卫国等学员也围过来听,虽然听不太懂,但都觉得李长青非常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