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0章 公社学习通知 (第1/2页)
第二天清晨,李长青正就着咸菜疙瘩喝着糊糊,院门外传来支书王有德那特有的、带着点沙哑的嗓音:“长青!起来了没?”
“哎!支书,起来了!您快进屋!”
李长青赶紧咽下嘴里那口滚烫的糊糊,起身迎了出去。
王有德背着手走进院子,目光扫过正在灶台边忙活的王桂芬和靠在炕头抽旱烟的李守山,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笑意:“都起来了?好的,我来说两件事。”
他的声音不小,左邻右舍起得早的都听见了,李嫂正巧出来倒尿盆,听见动静,便支棱着耳朵凑近了些。
“哟,支书这一大早的,有啥好事啊?”
王有德没理会,继续对李长青说:“第一件事,周扒皮那事,公社公安已经立案了,人赃并获,他那个表哥王有福,也因为包庇纵容,被供销社停职审查了。这下算是清静了!”
屋里屋外的人听了,都松了口气。王桂芬双手合十,连声道:“老天爷开眼啊,可算把这祸害给收走了!”
李嫂立刻接话:“可不是嘛!支书,您是不知道,周扒皮以前克扣咱工分,那心黑得哟!这下可算能过安生日子了!”
“这第二件事。”
王有德提高了嗓门,像是说给所有人听似的。
“是好事,大好事啊!公社要贯彻落实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紧急开办一期赤脚医生培训班,给各大队都分配了名额。苏主任亲自点名,要咱们队的李长青和林晓梅同志,代表小河村生产大队去参加!”
这话一出,院里院外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哎呦喂!赤脚医生培训班?这可是吃公家饭的门路啊!”
“长青这娃子,真是出息了!还有晓梅那闺女,有文化,是该去学!”
“苏主任亲自点名,这可是天大的脸面!咱小河村也跟着沾光啊!”
这时,赵大山披着旧棉袄,叼着烟袋锅,王铁柱风风火火的,孙卫东揣着笔记本和钢笔,以及听到消息脸颊微红、眼神亮晶晶的林晓梅,都陆续赶到了李家小院。小小的院子顿时显得热闹非凡。
“培训班为期一个月,就在公社卫生院上课。管吃管住,还记工分!”
王有德继续说道,“后天一早,我带你们俩去公社报到。你们要好好学,回来把咱村的医疗搞起来!”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
赵大山磕磕烟袋锅,务实地说:“好事啊!听说主要学咋处理小伤小病,管管红药水紫药水,再学学咋预防瘟疫、讲卫生啥的。回来能给大伙儿帮上忙,不用屁大点事都往公社卫生院跑了!”
李长青心里立刻明了。
一个月的培训,时间紧任务重,核心是培养最基础的农村卫生员,解决有和无的问题,而非培养全能医生。
他马上接话,调整了大家的预期:“山叔说得对!主要是学基础,回来咱们村里有个头疼脑热、磕了碰了的,能先应急处理一下,真有大病还得赶紧送公社。关键是能把预防和卫生知识带回来,让大伙儿少生病!”
王有德点头:“对头!就是这个意思!回来把咱队的卫生室搞起来,管好药箱子就行!苏主任说了,这是打基础,以后还有进修机会。”
说完,他便背着手哼着曲,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走了。
支书一走,小院更是炸开了锅。众人簇拥着李长青和林晓梅进了堂屋,王桂芬赶紧又拿了几个粗瓷碗,给大伙倒上热水。
赵大山蹲在门槛上,吧嗒着烟袋,脸上深刻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学成了,就是正经的赤脚医生了,有牌牌的!长青,晓梅,这机会说啥也得抓住!”
王铁柱兴奋地直搓手:“长青哥,晓梅姐,你俩这是要当先生了!以后咱头疼脑热,可就找你们了!”
孙卫东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谨:“根据我的了解,赤脚医生是农村三级医疗网的基础。你们学成归来,将极大改善本村的医疗条件,意义可是很重大的。”
李长青心里暖洋洋的,这感觉,比前世在豪华包厢里听下属拍马屁受用一万倍。这就是被真心祝福和需要的感觉。他抬手虚按了一下,让大家安静。
“谢谢大伙儿!这是咱们整个赶山小队和村子的光彩。”
他语气诚恳,“不过,我和晓梅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队里的活也不能停了。今天正好大伙都在,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一个月,咱的步子该怎么迈。”
他看向赵大山,:“山叔,您是老把式,经验最丰富。进山的事儿,您看怎么安排最稳妥?我们都听您的。”
赵大山咂摸了一口烟,沉吟道:“眼下开春不久,正是采摘山货的好时候,咱们不能停下来。我看,还按老路子,就在西山坳、黑瞎子沟外围这些熟地方转悠,安全第一。我跟建军、铁柱,我们仨进山。卫东心细,留在村里记账、照应,顺带看看长青家有啥要搭把手的。”
“山叔安排得周到。”
李长青点头,又看向孙卫东,“卫东,你是咱们的大数据中心。这个词一出,孙卫东明显愣了一下,推眼镜的手都顿住了,显然是没听懂,账目这块你最清楚。我和晓梅不在期间,所有的收支,还得麻烦你一笔笔记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