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5章 暗度陈仓与山狐狸初定盟约 (第2/2页)
约莫等了半袋烟的功夫,一个围着深蓝色旧头巾、挎着个盖着靛蓝布盖的柳条篮子的中年妇女,低着头,脚步匆匆地沿着墙根走来。
她身形利落,眉眼间透着股寻常农村妇女没有的精明。李长青眼神一凝,终于找到正主了。
“赵姐。”
李长青迎上前两步,压低声音叫道,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熟悉。
赵月梅闻声抬头,看到是李长青,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绽开一个热情又不失分寸的笑容
“哎呦,是长青兄弟啊!真巧,在这儿碰上了!听说你们前两天往山里走了挺深?看这样子……是有好收获了?”
她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探询。
李长青会意,和她默契地走到老槐树背后更僻静的角落,这里能避开大部分的视线。
“托赵姐的福,运气还行。弄到点……不太方便走大路的好东西,品相没得说,想请赵姐这位行家给掌掌眼,估估行情。”
说着,他警惕的左右看看,确认无人注意,才从怀里掏出那个小油纸包,像展开一件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揭开一角。
那肥硕饱满、形态似小儿拳、通体呈现一种罕见半透明黄玉色泽的天麻根茎一露出来,赵月梅的呼吸瞬间就屏住了。
她连忙抢上前一步,接过油纸包,也顾不上泥土,用指尖极其小心地触摸、捻搓,又凑到鼻尖深深一嗅,脸上顿时涌现出难以抑制的狂喜,声音都带上了颤音
“好东西!这是真正的鬼头参!看这成色,黄亮透玉,少说也有七八年份了!这东西现在可金贵死了,城里那些老中医和讲究人家,都抢着要!”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住李长青,语速加快
“长青兄弟,你跟姐交个底,这样的货,你有多少?”
李长青心中大定,但面上依旧沉稳,不动声色地说
“不多,精心阴干后,干货大概能出三斤上下,品相都跟这个差不多,只高不低。”
赵月梅心中快速计算着,眼中精光闪烁,伸出两根手指,又迅速翻了一下,斩钉截铁的低声道
“这品相,这年份,姐不跟你玩虚的!按眼下道上的行市,姐给你这个数……二百二一斤!但咱们丑话说前头,必须是足秤的干货,品相要是有一丁点掉档,价钱可就得另说了!”
三斤就是六百六十块!李长青心头剧震,这价钱比他私下预估的最高价还高出六十!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语气坚定
“赵姐您是爽快人,我李长青也不含糊。东西我回去一定仔细伺候着,用古法阴干,保证分量和品相一丝不差。您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交割方便?”
赵月梅显然对这笔大买卖也志在必得,毫不犹豫
“初八!二月初八上午,就这个点儿,还在这棵老槐树下。咱们钱货两清,不见不散!”
“那成!一言为定!”
李长青重重地点了下头,伸出手。
赵月梅愣了一下,随即会意,也伸出粗糙的手,两人像模像样地用力握了一下。
这一刻,一种基于巨大利益和隐秘风险的盟约,在寂静的寒风中悄然达成。
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随即像从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一东一西,低着头,脚步匆匆的各自消失在公社清冷街道的人流里。
办成了这件关乎未来命运的大事,李长青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但心里那根弦却绷得更紧。
他没有在公社多做停留,立刻沿着来路返回小河村。
一路上,他脑子里飞快盘算着阴干天麻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应对周扒皮可能使出的阴招。
回到家时,已是晌午。赵大山、王铁柱和孙卫东已经过来了,正和李建军在堂屋里说话。
李建军的脸色比昨天红润了些,受伤的胳膊用干净的旧布重新包扎过,吊在胸前。
“长青哥!你可回来了!咋样?打听出啥没?”
王铁柱是个急性子,一见李长青进门就蹿起来问。
李长青先走到炕边,仔细看了看大哥的脸色和伤处
“哥,感觉咋样?还疼得厉害不?”
“好多了,就是有点胀疼,不碍事。”
李建军闷声回答,眼神里透着关切。
李长青这才坐下,压低声音对围过来的几人说
“周扒皮一早就去公社找他那个在供销社当采购股长的表哥王有福了,估计是没憋好屁,想从供销社收购上卡咱们脖子。不过咱们暂时以静制动,眼下更要紧的事已经办妥了。”
他看向一直默默抽烟的赵大山
“山叔,路子接上头了,初八上午,老地方,价钱……比预想的还要好。”
赵大山会意,浑浊的老眼里爆出一团精光,用力磕了磕烟袋锅子,脸上深刻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了
“好!好小子!这事办得利索!这下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能落下大半了!”
李建军也长长舒了口气,吊着的心放了下来
“能换成钱就好,这玩意儿放家里,总觉着是个烫手山芋。”
“明天。”
李长青目光扫过王铁柱和孙卫东
“咱们按原计划,跟山叔去西山坳外围,再扫一遍货。这回咱们吸取教训,就在外围活动,速战速决,绝不再往深里冒进了。”
“没问题!就等你这句话呢!”
王铁柱摩拳擦掌,兴奋地一挥拳头,“今天歇得我骨头缝都痒痒了!”
孙卫东推了推眼镜,从兜里掏出那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翻看了一下,认真地说
“根据我们前天记录的采集数据和地点来看,西山坳北坡的蕨菜我们应该还没来得及采收完,估计还剩不少。南坡的刺嫩芽长得正好,明天可以重点采集。”
他的语气是一如既往的一板一眼,带着知青特有的认真劲儿。
事情安排妥当,屋里凝重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下午,李长青也没闲着,帮着母亲把院子里的柴火归置整齐,又仔细检查了明天要用的开山刀、绳索和背篓。
夕阳的余晖给这个小院镀上一层暖金色,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和饭菜的混合香气,充满了平凡而真实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