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章 平安回来后的整顿安排 (第2/2页)
当听到那熊罴人立而起、像座小山般扑来时,王桂芬吓得直捂胸口,脸色发白。
听到李长青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速度和力气引开熊罴时,众人又忍不住低低惊呼。
最后听到因祸得福,在避难的山洞里发现了那窝品相极佳的野生天麻时,连一向沉得住气的李守山都下意识坐直了身子。
“天麻?就是野生的鬼头参?”
李守山年轻时也跑过几年山,见识过这东西的金贵
“这东西可不好找!长在背阴湿润的腐殖土里,专找烂树根子傍着长,年份足的,比得上人参了!能值大钱!”
李长青点点头,压低声音
“爹,山叔看过了,根茎肥壮,颜色透亮,是顶好的货色。这事非同小可,咱们得捂严实了,可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王铁柱把胸脯拍得砰砰作响“长青哥你放心!俺嘴严实着呢!”
孙卫东扶了扶眼镜“放心吧,长青。”
林晓梅也用力地点头,眼神清澈而坚定。
“好,今天大家都受累了,也受了不小的惊吓。”
李长青啃完最后一口窝头,端起粗瓷碗喝了口热水,开始安排
“明天二月初五,咱们歇一天,压压惊,也让我哥好好养养伤。”
他接着有条不紊地分配着
“哥,你明天就在家歇着,啥也别干,陪爹妈说说话,也让嫂子安心。”
李建军闷闷地嗯了一声
“我明天去公社周边转转,一是打听点周扒皮那边的动静,二是看看能不能碰碰运气,找找之前的门路,问问行情。”他这话说得含蓄,但赵大山心领神会,微微颔首。
“铁柱,卫东,一会辛苦你俩,趁天黑,悄悄把知青点那些山货背到我家来,咱们一起清点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后天,山叔,还得辛苦您出马,带我、铁柱、卫东,再去西山坳外围扫一遍货,季节不等人,能多弄点是点。”
赵大山吐出口烟圈,点头说
“成,长青安排得在理。西山坳那边阳坡的刺嫩芽,这会儿正当时。”
事情安排妥当,众人又说了会闲话,便各自散去。
王铁柱和孙卫东回知青点准备搬运山货,林晓梅也起身告辞。李长青送她到院门口。
月色清冷,如水银泻地,将小院的泥土地照得发白,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林晓梅在门槛前停下脚步,转过身,抬头看着李长青。月光下,她白皙的脸庞仿佛蒙上了一层柔光,一双眸子亮晶晶的。
“长青哥。”
她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错辨的认真,“今天……真的太危险了。以后进山,说什么也得更加小心,不能再这么……拼命了。”她的那声长青哥叫得自然而又关切。
李长青看着她眼中清晰的担忧,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暖暖的,又有点涩。他点点头,语气不自觉地放柔
“嗯,我知道了。今天……也多亏了你之前给的药包,闻着那味儿,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林晓梅脸颊微热,低下头,脚尖无意识地碾着地上的小石子
“那我先回去了。”
说完,像只受惊的小鹿般,转身快步走进清冷的月光里,纤细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村道的拐角。
李长青站在门口,望着她消失的方向,直到寒意浸透了棉袄,才转身回屋。
他心里盘算着明天的计划,首先要稳住周扒皮那边的动向,看看这老小子还有什么后招。
其次,必须尽快联系上赵月梅,先把这批天麻神不知鬼不觉地变现了。这年头,信息差就是金钱,速度就是生命啊。600块钱,搁前世也就一顿饭钱,现在,却是一笔能改变家庭命运的启动资金!
夜深了,王铁柱和孙卫东借着月色,鬼鬼祟祟地将知青点那几大筐山货分批背到了李家。
堂屋里,油灯如豆。
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分拣、称重、记录。
西山坳的收获确实不错,蕨菜、刺嫩芽、猴腿儿等普通山货装满了几个大背篓,品相都属上乘。孙卫东拿着本子,一项项记得认真:“蕨菜,品相一级,共计八斤四两;刺嫩芽,品相特级,共计五斤七两……”
最后,赵大山才小心翼翼地从背篓最底层,取出那个用油布和湿润苔藓精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包。
他一层层打开,在昏黄的灯光下,那窝形态奇特、根茎肥硕、呈半透明黄玉色的天麻呈现在众人眼前,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淡淡的土腥味和药香。
“喏,就是这东西,山里人叫鬼头参,学名天麻,安神醒脑的好东西,金贵着呢。”
赵大山压低嗓音,像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
“长青明天去寻摸稳妥的路子,大伙儿都把嘴管严实点,这可是咱的暗财。”
全部清点完毕后,夜也深了。
众人各自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去歇下。
李长青躺在烧得暖烘烘的土炕上,却没有一点睡意。今天这险死还生的经历,这意外发现的财富,都清晰地告诉他,这条山路虽然凶险,却充满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金手指带来的敏锐感知和体质增强,是他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最大本钱,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而且比预想的还要惊险,也更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