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务实先务虚 (第1/2页)
“……”
时间仿佛凝固。
众人停止思考,停止呼吸,停止了一切动作。
韩爌手中暖炉滑落在地,但他浑然未觉。
周延儒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
温体仁的从容彻底消失,只剩下与同僚无异的呆滞。
张凤翔身子一软,若非坐在椅上,险些便要瘫倒。
殿内面无人色,眼神空洞。
殿外也好不到哪去。
张之极抓着卢象升手臂的五指,因过度震惊而松软。
卢象升倔强扬起的下颌,也在茫然中摆正。
原以为合并大陆便是改天换地的终极。
却没想到,陛下目光所及,竟超越脚下大地,投向无垠星空。
甚至要直接挪动他们赖以生存的星辰本身!
‘为什么?’
无声的疑问,在众臣心中浮起。
——为什么要让大地停转?
——为什么要推动星辰易位?
——为什么要去往足以熔金化铁的太阳近旁?
一个平静、清晰,仿佛在众人魂顶响起的声音,回答道:
“为了让此界升格。”
众人转动僵硬的脖颈,朝猜想中的声音来源——
永寿宫上空的望去。
时值雪后。
宫城各处殿宇屋顶、飞檐斗拱之上,皆覆皑皑白雪。
原先月华流转的倒悬山峰状灵阵,中心处已然洞开,形成一条光华氤氲的通道。
在这片素净的背景下,一道清俊挺拔的身影,自其中悠然步出。
他身着简朴道袍,衣袂无风自动,周遭隐隐有细微的月华缭绕,如同披有霜辉。
足下未踏实物,而是踩着无数冰晶与雪尘汇聚而成的云雾。
云雾托举,他自高天之上,向尘世缓缓飘落。
不过几个呼吸间,便如仙人临凡,落在文华殿前。
点尘不惊。
只惊凡人一片。
“陛、陛下!”
“臣等叩见陛下!”
殿内殿外,无论瘫软还是呆滞,所有官员都在一瞬间,以最快速度离席、俯身,跪倒在地。
崇祯却没如常般叫他们起身。
他步履从容,恰好踱步至文华殿门槛处。
殿内跪伏的阁部重臣,与殿外旁听官员,都能清晰地看到他靴履移动的轨迹。
崇祯沉默片刻,任无形的压力在跪伏的群臣间弥漫。
然后才平淡无波地开口:
“感觉如何?”
无人作答。
崇祯微微侧首,又问了一遍:
“听了这五项国策,感觉如何?”
死寂持续数息。
终于,跪在殿内的周延儒咬咬牙抬头,脸上挤出笑容,竭力奉承道:
“陛下仙法无边,思虑高远,直指大道本源!臣等闻之,如醍醐灌顶,只觉得心潮澎湃,为我仙朝万世基业欣喜不已!”
崇祯淡淡地“哦”了一声,脚步微转,面向周延儒。
“那周爱卿,你便与朕说说,这【徙星巡日】之策,具体该如何规划,分几步走,需动用多少修士,耗费几何资源,又该如何确保大地生灵在此过程中安然无恙?”
“……”
笑容瞬间冻结。
周延儒支支吾吾,一个字也答不上来,冷汗迅速顺着鬓角滑落。
崇祯不疾不徐地走到周延儒面前。
阴影笼罩。
皇帝的身躯变得无比高大。
周延儒不由联想到了那发【凝灵矢】。
恐惧顿时攫住了他。
他浑身抑制不住地发抖,以为自己下一刻就要被陛下当场杀鸡儆猴。
崇祯掀开道袍下摆。
在周延儒惊恐万状的目光中,极其自然地……
坐在了他的背上。
周延儒猛地一颤,旋即心中狂喜,将头埋得更低,之后动也不动一下。
崇祯左腿屈起,脚掌平踏在周延儒的背脊上,另一条腿则随意地向前伸展,开始逐一点名。
“韩爌。”
老首辅身体微微一僵:
“老臣……不知。”
“钱龙锡。”
钱龙锡声音干涩:
“臣愚钝,实难窥测天机。”
“成基命。”
“请陛下恕臣……无法想象。”
“李标。”
“……臣不知,恳请陛下恩准臣辞官归乡。”
“毕自严。”
这位户部尚书倒是务实,直接道:
“此已远超钱粮计算之范畴,臣无从算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