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染坊门口闹事 (第1/2页)
安排完市场开拓,苏瑾转向生产核心赵师傅:
“赵师傅,暮山紫与秋香绿色泽饱满,韵味独特,远超市面同类。仿制不易,反响也极好,我决定将这两色定位锦华染坊接下来的拳头产品,全力推广。”
赵师傅精神一阵,脸上光彩焕发,再不是以前的面无表情。
他干劲十足立刻保证:
“三小姐放心,老朽保证,咱们锦华染坊出的每一匹暮山紫和秋香绿都是顶好的!”
苏瑾点头,继续道:
“军方五百匹青布的订单是我们打响名号,建立信誉的关键,不容有失。耐磨耐洗的工艺试验要加快,一旦成功,立刻投入备料。”
赵师傅郑重应下。
“张桐和阿恒两人这几天都在做这个事情,上午已经有了效果,我明天一早再去看看。”
此时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工人们下工的时间都过了。
苏瑾终于安排完毕,大家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常青接手采购后,没有急着表现。他先去整理了过往的账册和物料清单,又拉着赵师傅和老李头把原料库房所有的存货和常用物料规格产地都摸清。
第三天,他就整理好了一份新的常用物料采购渠道清单标准找了苏瑾。
“三小姐,”常青语气平稳,条理清晰,
“这是属下整理的采购细则。其中标明了各项物料的上、中、下三种规格对应的市价区间,以及现有信誉良好的铺子。往后采购,可以据此执行,既能保证品质,又能有效控制成本。”
苏瑾翻开,发现这份材料十分详细,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物料做了特征描述,还标了鉴别方法。
她心中暗赞,祖父果然给了个务实的人才。
“很好,”苏瑾合上册子交还给他,
“便按此执行,首批采购,按照赵师傅提供的所需物料清单来。另外军需布料的原料采购,品质必须上乘,宁可贵一分,不能差一毫。”
“是,”常青领命,顿了顿,又道,
“属下核查旧账时发现,往年采购的一些染料,若是不通过二道贩子,直接向产地的小作坊收购,价格能再低一成半到两成,只是品质需要更加严格把关。”
常采购不用督促,主动提出开源节流。
苏瑾心中赞赏。
“此事你可以跟赵师傅详细商议,若是品质能把控,便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属下明白。”
常青躬身退下,行事干脆利落。
新管事吴振也将管理做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虽然只有两天,在染坊工匠中已经得到初步认可。
苏瑾心中没有完全信任两个人,但也没有发现什么错处。
这样很好,她乐见其成,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军方订单和新产品研发上面。
这时候,钱三两被悄无声息地送去了北地矿场,胡贵调去城郊旧货栈的消息已经在苏家仆役和管事中间传开。
苏家所有人几乎都知道了:
那位三小姐不仅有巧思,会做生意,整治起人来更是毫不手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