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选择 (第2/2页)
“等广德守军看见攻势后,就让这个营撤下来。到时候你报个‘指挥不利,团长已就地正法’,这事就算交代过去了。”
林晏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办法,这招既能保全主力,又能搪塞上峰。
“好,我这就去安排。”
彭善望着林晏离去的背影,意兴阑珊地坐回椅子上,点燃一支烟,连案头的军报都懒得再看了。
土路旁,一支全副武装的国军部队正在短暂休整。
这时,通讯兵快步跑来,向正与四位营长及参谋围在地图前的谢大元报告:
“团长!师部急电!”
谢大元抬起头:“念。”
“师部命令我团放弃当前任务,立即撤回常州县城集结。”通讯兵大声报告道。
谢大元眉头紧锁,今日接连而来的命令,已让他陷入两难。
先是卫戍司令部直接下令,命他率团急赴广德侧击鬼子。虽知此去凶多吉少,但军令如山,他只能遵命开拔。
不料行军不过一两个小时,旅部又传来急电,要求全团回撤常州,随师主力移防金陵。
他当即下令暂停前进,并将司令部原令向旅部汇报。
在等待进一步指示的间隙,如今竟等来了师部直接下达的撤回命令。
师部和司令部的指令,彻底冲突了。
无论他选择服从哪一方,都注定要违抗另一方的军令。
若违抗师长,尚可借司令部命令为由开脱,最多受些处分。
可若违抗司令部,事后追责起来,只怕师长也保不住他。
更关键的是,这个选择将决定他究竟是谁的团长。是听命于直接长官,还是效忠于那纸越级调令。
谢大元沉吟不语,并未注意到,在他凝神权衡之际,除四营长杨符和参谋沉默不语外,其余三位营长相互对视,眼神已渐渐冷了下来。
其中一个营长低声提醒:“团长,咱们……是不是该听师部的?”
另外两名营长沉默不语,四营营长杨符也眉头紧锁。作为同样从原88师调入38师的老战友,他深知谢大元此刻的为难。
谢大元背手而立,目光投向远处正在休整的四营士兵。
这些战士虽然还是瘦弱,但精神饱满,气色也与从前判若两人。
这一切都得益于38师强大的后勤保障,每人每日能分到三个罐头,种类丰富且绝无克扣。
每人每个月还能领取一包美式香烟,糖果和咖啡也能分到一些。
脚上穿的也不是曾经的草鞋布鞋,而是更适合战壕作战的德军长筒军靴。
若是现在让四营的士兵们回88师,他们肯定不愿意。
回去后,吃不好,穿不好,武器差,还没香烟。
更难得的是,711团对他这位空降团长令行禁止,毫无排外之意。
这里的氛围确实不同,官兵一心,只想着如何杀敌报国。
而且无论是之前淞沪会战的指挥,还是如今让他率部袭击鬼子侧翼的命令,都显示出了上级指挥的失误。
想起林师长的信任与治军之风,谢大元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
“致电师部,命令收到。并传令全团,后队变前队,撤回常州县城!”
“是!”
三位营长悄然松了口气,挺胸敬礼。
338师通讯处,林晏负手而立,静候711团的回音。
他并未急于传达彭善的折中方案,而是将此次冲突视为对谢大元的考验,看他究竟是认准谁的命令。
当然,即便谢大元选择服从司令部,林晏也不会苛责,但那样的话,可能他就不宜再独当一面,更适合转为参谋。
正如旅长朱春,或是712团团长王发,始终是以林晏的指令为准,唯有如此,林晏才能放心将部队交给他们。
战场上,一支军队只能有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