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这个书生有点凶 >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密旨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密旨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密旨 (第2/2页)

这样看来的话,先皇应该是将遗诏交给了赵公公,而赵公公又将遗诏交给了李彧。
  
  至于赵公公是什么时候将遗诏交给了李彧,或许是在李彧懂事之后,又或者是在他临死之前。
  
  相比之下,李丰年更加愿意相信是后者。
  
  而在这之前,燕王得知齐太后派人在宫里仔细搜查过了,但并没有找到遗诏的下落。
  
  其实,先皇留有遗诏之事,也是齐太后告诉燕王的。
  
  按照齐太后的说法,当初先皇在驾崩前几日,曾单独召见了齐太后、赵公公以及部分官员,对他们有所交代。
  
  因为是单独召见,所以他们对先皇跟其他人说了什么并不知情。
  
  先皇召见齐太后的时候,交代她要好好帮助李彧,将李承抚养长大,另外还有不少赏赐。
  
  同时,先皇也让齐太后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李文栋的身上。
  
  不管怎么说,先皇还是担心李文栋会起野心。
  
  毕竟,想要从那个位置上下来,不是谁都有那个魄力的。
  
  先皇第二个召见的是赵公公。
  
  齐太后留了个心眼,因为里面的太监和宫女都被赶出去了,于是她便安排一个太监在门外偷听。
  
  可惜的是,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大,所以,尽管那个太监已经尽力了,但也只听到“密旨”“掌权”等只言片语。
  
  因此,在之后的这些年里,齐太后一直在找这道密旨。
  
  而她不断地往李彧身边安排人手,一方面是为了监视李彧,另一方面便是为了那道密旨。
  
  只不过,用了数年时间,还是没有那道密旨的下落。
  
  后来他们怀疑,赵公公极有可能是将那道密旨贴身藏着。
  
  毕竟,宫里能找的地方他们都已经找过了,就连李彧以及赵公公的住处,他们也都偷偷找过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赵公公一直将那道密旨带在身上。
  
  而赵公公武功高强,这里又是皇宫,齐太后他们一直都没有下手的机会。
  
  其实,对于齐太后来说,这道密旨便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在李承出生之后,齐太后便一直想让先皇改立李承为太子。
  
  不过,先皇对此一直都是以搪塞为主。
  
  这其中一方面有赵公公的原因,赵公公自然不同意改立李承为太子。
  
  虽然赵公公只是一个太监,但以他跟先皇之间的关系,先皇还是十分尊重赵公公的意见。
  
  而另一方面,先皇也是担心一旦立了李承为太子,那齐太后一脉必然会起势。
  
  当年在立了齐太后为皇后之后,齐家上下便鸡犬升天。
  
  虽然齐桂资质平庸,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但齐家还是有人对官场十分热衷。
  
  因此,只要李承登基,齐家的势力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
  
  另外,先皇早有耳闻,民间对齐家的风评属实很一般。
  
  所以,每次齐太后提出改立太子的要求,先皇都会打哈哈搪塞过去。
  
  如此一来,尽管并不知道那道密旨的内容,但齐太后却是能猜得到,那道密旨绝对不会是将皇位传给李承。
  
  但倘若能拿到拿到密旨,不光能知道密旨的内容,还能利用这道密旨做一些事。
  
  比如,在密旨之中,将内容改成废了李彧,将大位传给李承。
  
  到时候纵然有人反对,但有先皇的密旨在手,想来反对的人也不会太多。
  
  只需要将那些反对的人除去,便没人能阻止李承继位了。
  
  要不是密旨的工序复杂,恐怕他们早就想要自己伪造密旨了。
  
  因为一直没能找到那道密旨,在跟李丰年合作之后,齐太后便将密旨之事告诉了李丰年。
  
  因此,在行刺李彧的时候,那个刺客才会问赵公公密旨之事。
  
  他们原本想着,若是赵公公将密旨随身带着的话,只要将赵公公杀了,便能得到那道密旨,却没想到李元凡的人会突然出现。
  
  尽管赵公公已经身受重伤,但还是带着李彧逃走了。
  
  因此,按照齐太后和李丰年他们的猜测,赵公公在临死之前,应该已经将密旨交给了李彧。
  
  其实,后来他们又搜过李彧的住处,但还是没有找到那道密旨。
  
  同时也一直派人盯着李彧,但根本就看不出他身上藏着密旨。
  
  不光是李彧,齐太后同样派人暗中盯着陈安晏。
  
  只不过,陈安晏的身边有万通镖局的人。
  
  齐太后派去的大内侍卫并不知情,一直都以为是李彧在暗中派了一些大内侍卫保护陈安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