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首都! (第1/2页)
“同志,新兵连的?分配连队了?”
旁边的排长给周旭递了一支烟,周旭不好拒绝,拿起来放在包里。
“不算,调去其他地方做任务。”他不好细说。
队伍里面保密守则说得挺多,一群人也就不细问了。
指不定是哪个老首长的儿子下连队基层锻炼几个月就要调回去了?
周旭抖得屁股受不了,跟按摩椅一样。
军队的汽车兵开起来很不要命的,正常的驾校是让你训练如何躲避障碍物,汽车兵的训练节目是如何冲过障碍物还不降低速度。
至于后面的乘客、战士的舒适度不归他们管,毕竟都是铁屁股。
车子坏了也不归开车的管,不然要修车的干嘛?
别说,这样有好处,就是速度奇快。
终于!
周旭从连队来到了武汉军区里面。
下车和几个老兵打招呼离开。
他手里握着介绍信,随便找了一个同志打招呼:“xx连在哪里?我要跟着一起上火车的!”
“上首都的哪个连队?在那栋楼旁边的操场上面,你过去吧!”
周旭的车都是跟着蹭。
找到了安排的连队,跟着他们一起又坐着车去了火车站。
一辆绿皮火车,整节车厢都是专门给军队乘坐的……周旭跟着上车,混了一个座位。
看着他风尘仆仆,衣服也是普普通通,旁边的同志好奇问了句:“同志,你是新兵?”
周旭点点头:“我才来部队不久!”
“跟着连队去首都?”
周旭吃着分来的干粮,慢悠悠点头:“嗯。去总政有点事情……”
“啧!不简单呀!过年前回首都?还没分连队就去了首都!”
一群人看着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就被调去了首都!
这不由得是让他们猜想起来,难道是哪个首长的儿子待在了基层?然后给他拉去首都直接任职?
妈的!首都的天黑了!只手遮天!到底是哪位首长的虎子?
也有好事的递烟,想要套近乎:“同志,抽烟吗?”
周旭接过烟放在包里:“列车上少吸烟!”
现在还没有禁止抽烟的条例,因为火车的速度不快,所以还没意识到列车抽烟的火灾事情。
车上要待一两天时间,一群人无聊,所以跟着打牌聊天……后面看这看那的……
最后这群人这才搞清楚,周旭不是老首长的儿子,纯是自己努力的奋斗子弟兵,说来也惭愧,竟然这么就误会人家了。
“哎呀,作家呀!少见少见,真是幸会了!”
……
两天后!
周旭在首都火车站和连队分别。
他独自站在火车站。
十二月,京城现在已经积起来了厚厚的雪,周旭披着一件军大衣,然后裹着妈以前织的围巾,头戴毡帽,感觉十分的冷。
他一个南方人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雪。
雪里面,走过一个个人,游动着的人群。七八年的人群都是军大衣、灰色棉衣,没有二十一世纪的花花绿绿。
而且因为工业影响,现在的天空也是灰绿色的,路旁没有植被,光秃秃的一片。
简单来看,街道很有古早相机那种单调的灰色,果然还真不是老相机的问题。街道就是灰蒙蒙的。
当然人群当中突然走过他这种穿着军装的士兵似乎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他手里握着推荐信。
现在的周旭没有手机百度,可认不到路,他去了火车站旁边,随便找了一个报摊:“同志,地图多少钱一份?”
这个年代,走出火车站第一事情是登记招待所,周旭不用因为是杂志社安排。第二件事情就是买地图。
“这个两毛五!同志,您需要吗?”
周旭利索递钱,接过地图。
这张地图由地图出版社1978年1月编制出版,新华书店京城发行所发行。
两页纸正面上半部为市区交通图,下半张左右分别是京城市郊区汽车路线图、长途汽车路线图,背面是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各大景区图。
看着站点,他知道杂志社的位置在北大庄,所以朝着杂志社的位置就准备赶去。
出火车站。
周旭切实的一脚踩在雪上,擦擦擦!踩雪的声音对于他这个南方人来说,真的很好听,而且很美妙。
一下一下,
周旭踩出来一个个解放军鞋的脚印。
来到了汽车站。
准备等公交车!
坐车都坐了两三天,周旭对于现在的交通很痛苦,等自己有钱了,在八十年代也要天天坐飞机!!!!
周旭迈着步子终于是走到了这里!
中关村,《解放军文艺》的杂志社门口。
背着解放军背包,穿着绿油油的军装,也不是他不想换衣服,因为部队里面只有这个衣服了。
穿着军装的人来到了《解放军文艺》的门口,确实是一件十分不意外的事情。
他到了门口,随便找了一个年轻编辑:“同志你好,我是来杂志社改稿子的作家,请问一下刘家驹编辑在哪里?”
周旭穿着一件军装,作为部队作家自然更加的讨喜,特别还是他的笑容。
“在屋子里面,我带你过去吧!”
年轻编辑带着周旭往里面走去。
现在的编辑部十多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面,门窗很大,但是依旧看不清楚,所以开着灯。
加上一群人呼吸在里面,关的严实,大冬天进入编辑部感觉浑身都暖和了……
现在只有部级单位有空调,而编辑部没有这个级别。但是屋子里面有暖气,很暖和。
一群人看了周旭一眼就低下头去了,毕竟编辑部每天人来人往的,这些新人作家不少见也不足以好奇了。
跟着来到了刘家驹身前。
“刘编辑,找你的!”小编辑说了一句就跑路了。
周旭提着行李憨厚老实,立马说道:“刘编辑您好,我的名字叫做周旭,是来改《长津湖》的!”
刘家驹原本还意外,很快就高高兴兴站了起来和周旭握手:“你好,我就是你的责任编辑刘家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