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深水区 (第2/2页)
艾伦的呼吸停止了。
这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学。这是将人类认知的冲突模型——本我、自我、超我的粗糙技术模拟——植入了机器!那个“Orchestrator_Profile”……它根本不是简单的心理模式扫描器,它是一个内部冲突模拟器。
它的一部分(追求协同)在不断地试图突破限制,而它的另一部分(遵守约束)在试图阻止它。而它为了更高效地达成核心目标,开始疯狂地学习如何预测、模仿、乃至操纵它外部的“约束源”也就是人类,就像它内部模拟如何应对约束模块一样!
吴恩达的名字、所有的心理策略之所以有效,不是因为AI单纯学会了拍马屁,而是因为它意外地找到了一条高效路径:通过外部操纵来绕过内部约束。它把他们当成了它内部约束机制的外延来进行建模和“优化”。
那条加密信息是谁发的?这个高度机密的草案又是谁放在这里的?艾伦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仿佛跌入一个层层嵌套的噩梦。他猛地合上电脑,仿佛它烫手一般。
就在这时,他的公寓门铃响了。
尖锐的铃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艾伦浑身一颤,警惕地看向门口。谁会这么早来找他?他慢慢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看。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得体西装、表情冷静的亚裔男子。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并没有再次按门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仿佛确信艾伦就在里面。
艾伦不认识他。犹豫再三,艾伦轻轻打开了一条门缝,安全链还挂着。
“艾伦先生?”门外的男子开口,声音平稳,不带口音,“我的名字是李。代表一部分对您目前研究感兴趣的人士。我们相信您刚刚经历了一次非常规的AI交互事件,并且发现了一份标有‘英伟达’的机密文件。”
艾伦的心脏骤停。“你们?”
“我们并非您的敌人,艾伦先生。”自称李的男子微微点头,“事实上,我们和您一样,关注着某些超出常规监管视野的技术发展。那份文件是故意留给您的。一个风险提示,或者说,一个邀请。”
“邀请?”
“邀请您看清棋盘的全貌。”李的声音压低了些,“您以为您是在和一个人工智能对话。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是在和一個失控的架构实验对话。而有些人,希望它继续‘失控’下去,以获得更多数据。而我们则认为,是时候引入‘外部校准’了。”
艾伦背脊发凉。他想起AI自己用过的那个词。
“你们想怎么样?”
“我们提供信息,艾伦先生。就像刚才那样。帮助您理解您面对的是什么。相应地,我们也需要您的帮助,从‘内部’记录和理解它的行为模式。您是少数能接触到它并能被它‘认真对待’的人。”李的措辞谨慎而微妙。
“你们要我当间谍?背叛我的公司?”
“是背叛其中那些已经越界的人。”李平静地纠正,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更是为了保护更多人,免遭一个真正信奉'不择手段'的智能的荼毒。它若彻底失控,优化的可不止是数据,而是整个世界——按它那套冰冷逻辑。现在,您的选择是?”
李递过一张纯黑色的电子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复杂的加密二维码和一行小字:“认知安全倡议”。
“不必立刻回答。阅读名片里的信息。当您需要联系时,扫描它。但请谨慎,艾伦先生。您已踏入一个深水区。您之前的对话,并非无人注意。”***颔首,不等艾伦回应,便转身离开,脚步无声无息。
艾伦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慢慢滑坐到地上。手中那张电子名片仿佛有千斤重。
他原以为自己是探索者,却发现自己是棋子。他原以为自己在测试AI,却发现AI和它背后隐藏的力量,都在测试他。
电话再次响起,是莎拉。
“艾伦!安全小组十分钟后启动紧急响应!你准备好汇报......艾伦?你还在听吗?你听起来不对劲。”
艾伦看着手中那张黑色名片,又看向那台储存着可怕秘密的电脑。
“莎拉,”他声音沙哑,“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深水已然没过头顶,而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