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批量培育与意外插曲 (第2/2页)
“林先生,你别着急,阿姨刚才突然有点头晕,我们已经给她测了血压,稍微有点高。医生已经过来了,正在检查。”护士的声音很平静,林辰却还是慌了神。
“我马上过去!”他挂了电话,抓起外套就往外跑。江宏远连忙喊住他:“林辰,别急,我开车送你去。这里交给陈峰就行。”
两人快步跑到车上,江宏远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飞快地往医院驶去。林辰坐在副驾驶上,双手紧紧攥着拳头,心里满是自责。这几天光顾着培育棚的事,陪母亲的时间越来越少,连她血压高都没注意到。
“别担心,阿姨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江宏远一边开车,一边安慰他。林辰点了点头,却还是止不住地心慌。
赶到医院时,医生正在病房里给母亲做检查。看到林辰进来,医生抬了抬头:“你是患者的儿子吧?别担心,患者只是有点低血糖,加上最近没休息好,才会头晕。血压稍微有点高,吃点降压药,好好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林辰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走到床边,看着母亲苍白的脸,眼眶有些发红:“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没照顾好你。”
母亲虚弱地笑了笑,拉过他的手:“傻孩子,妈没事,就是有点累。你别担心,快去忙你的事吧,别耽误了培育苔藓。”
“我不忙,我就在这里陪你。”林辰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培育棚那边有江哥和陈峰,没事的。”
江宏远在一旁说:“阿姨,您好好休息,培育棚的事您放心,我会盯着的。林辰,你就在这里陪阿姨,有什么事我给你打电话。”说完,他悄悄退了出去。
林辰陪在母亲身边,帮她盖好被子,又给她倒了杯温水。母亲靠在床头,看着他,轻声说:“辰儿,妈知道你忙,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可不能跟妈一样,把身体熬坏了。”
“我知道了妈,以后我一定注意。”林辰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愧疚。他坐在床边,握着母亲的手,直到母亲睡着了,才轻轻抽回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下午五点,父亲提着保温桶过来了,里面装着熬好的鸡汤。“辰儿,你妈怎么样了?”父亲放下保温桶,急切地问。
“医生说没事,就是有点低血糖,休息几天就好了。”林辰说。父亲松了口气,走到床边,看着母亲熟睡的脸,轻轻叹了口气:“你妈就是太操心你了,总怕耽误你的事。”
林辰心里一阵酸涩,点了点头。晚上,他陪着母亲吃了点东西,又帮她擦了身子,才在陪护床上躺下。他拿出手机,给江宏远发了条消息,问培育棚的情况。江宏远回复说一切正常,让他安心陪母亲。
第二天早上,母亲的精神好了很多,能自己坐起来吃饭了。林辰帮她梳了头发,又陪她聊了会儿天,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上午十点,江宏远打来电话,说生物实验室那边通知他们,孢子液已经扩繁好了,问他什么时候过去取。
林辰看了看母亲,母亲笑着说:“你去吧,妈这里有你爸呢。记得早点回来,妈等你吃饭。”
“好,我尽快回来。”林辰答应着,跟父亲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医院。他打车赶到培育棚,江宏远已经在门口等他了。两人一起开车去了生物实验室,取到了扩繁后的孢子液。
“实验室的人说,这批孢子液的活性很高,培育成功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江宏远拿着检测报告,笑着说。林辰心里一阵高兴,只要成功率高,按时交付就没问题了。
从实验室出来,两人又去了保温材料厂,签了加厚保温膜的合同。等回到培育棚时,已经下午三点了。陈峰正蹲在培育区里,给育苗盘喷水。“辰哥,江总,你们回来了!”他看到两人,连忙站起来,“刚才有个快递,是张教授寄来的。”
林辰接过快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厚厚的书,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这是我多年来研究耐寒植物的笔记,里面有很多批量培育的技巧,对你应该有帮助。另外,我已经跟南极科考站的人沟通过了,他们会派专人来接收第一批苔藓,确保运输过程万无一失。”
林辰捧着笔记,心里满是感动。他翻开笔记,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张教授的研究心得,还有很多手绘的植物细胞结构图。“张教授真是太用心了。”他轻声说。
江宏远也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有了这本笔记,我们的批量培育就更有把握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辰一边在医院陪母亲,一边远程指导培育棚的工作。母亲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一周后就可以出院了。出院那天,江宏远和陈峰特意来医院接他们,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第一批苔藓已经发芽了。
“辰哥,你看,芽长得可壮了!”陈峰拿出手机,给林辰看苔藓的照片。照片里,翠绿的嫩芽从育苗盘里钻出来,密密麻麻的,充满了生机。
林辰看着照片,心里满是喜悦。他知道,离梦想越来越近了。回到家后,母亲催着他去培育棚看看。林辰拗不过母亲,只好带着她一起去了培育棚。
走进培育棚,母亲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苔藓,笑着说:“真好,这些小芽真精神。辰儿,你一定要好好培育它们,让它们在南极扎根。”
“放心吧妈,我会的。”林辰紧紧握着母亲的手,眼神坚定。他知道,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家人和伙伴的支持,他一定能实现梦想,让“绿苔南极”的苔藓,在南极的冰雪里绽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