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玉灵塔:捉贼拿赃3 (第1/2页)
魏仲卿得知门生伏法,未发一言,告了病假,闭门谢客,焚毁了多年来往的书信。
御史台呈上弹章,列数裘知泉贪赃枉法、盗窃通敌之罪。圣上震怒,裘知泉和袁勇被判斩首,一个月后执刑,家产被抄没,三族流徙边陲。阿萨尔被驱逐出境,永不得进入大舜。
没过几日,裘知泉和袁勇在狱中上吊自尽,墙上用石块刻下“天道昭昭,报应不爽”八个大字,狱卒发现时已气绝多时。
魏仲卿用人不察,致令朝纲蒙羞,成德帝把他的爵位降了两级,让其在家闭门思过。
朝野震动,百官凛然。
崔一渡破案有功,在端王卫弘睿的启奏和党羽的附议下,成德帝又赐给了他一块金牌,上面刻着“明察秋毫”四个大字,金光熠熠。
当然,那些兵权、财权、人事权,崔一渡是一个没沾到边。
方岳因失职,导致东宫丢失玉灵塔,被贬为庶民,削籍归乡。临行那日,秋雨淅沥,他独坐舟中,望着皇城飞檐在雾中隐现,忽然觉得半生荣辱如梦。
他曾以为攀附太师便可安身立命,却不料荣华富贵不过是权杖上的浮光,握得再紧,也留不住分毫。
不幸的是,方岳在返乡途中,遭遇山匪劫杀,家人和随从被杀害,方岳身中数刀,坠入山涧。
沈沉雁屡建功勋,被封为御林军统领,掌管禁军,镇守皇城。他执法严明,军容肃整,昼夜巡行不辍,京畿为之肃然。
……
御花园。
成德帝和崔一渡漫步于小径,奇花异草在暮色中摇曳生姿,偶有蝉鸣穿叶而过。
成德帝问:“皇儿,你如何得知裘知泉令人盗取了玉灵塔?”
崔一渡轻步上前,低声回道:“那日散朝后,裘知泉和我说话,表示关切之意,我猜测他是在探虚实,想了解我到底掌握了哪些线索。”
“哦,你凭什么认为他是在探虚实,而不是真诚关心你?”
崔一渡顿了顿,微笑道:“因为我闻出他身上有一股羊骚味。”
“羊骚味?”成德帝眉头微蹙,“何解?”
“我曾在一次官宴上和裘知泉同席,他衣襟洁净,绝无异味,他也从不食羊肉,更嫌其膻。可那日他特意在我面前提及玉灵塔失窃案时,身上沾有烤羊肉的味道,必是与爱吃羊肉的人接触。当时我就有些纳闷。
“午后,我在茶楼看见一个大鸢国的商人,他的鞋底沾着只有窑厂才有的赤红泥渍。窑厂位置偏远,他一个外国商人,也不卖陶瓷,怎会知道那种地方。因此我心生疑窦,让侍从跟踪他,发现他鬼鬼祟祟从裘知泉府中后门进出。我想其中必有问题。
“那夜,我安排三路人马行动,两支分别到码头和窑厂拿人,另一支则持搜查令进到裘府,终于找到被盗的玉灵塔。”
成德帝听崔一渡缓缓道来,默然良久,轻抚栏杆上栖息的白鸽,忽然说道:“皇儿,你心思缜密,胜在察微知著,为父欣慰。然而帝王之术,不在破案,而在安天下。裘知泉在吏部经营多年,背后牵连甚广,朕不是不能动他,实在是不愿搅动朝局。
“你今日揭了这个局,虽然正气凛然,却如投石入深潭,涟漪不止。往后行事需慎,莫因一时痛快而忘全局。朕观你近来锋芒渐露,固然是好事,但树大招风,恐为他人所忌。”
崔一渡朝成德帝行了一个大礼:“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
景王府。
沈沉雁登门拜访,感谢崔一渡相助之恩。“殿下是沉雁的贵人,若非您明察秋毫,智谋无双,沉雁怎会有机会立功,此生难报万一,请受沉雁一拜。”
崔一渡扶起沈沉雁,淡然道:“你我皆为朝廷效力,何须言谢。玉灵塔虽然找回来了,但人心未靖,风波未平,不知什么时候又掀起大浪,今后凡事要谨慎。”
“沉雁谨记殿下教诲,必当恪尽职守,不负所托。”
“沉雁,可有异常动静?”
“裘知泉和袁勇并不是上吊自尽,而是被人用浸过羊血的绳索绞杀,伪装成畏罪自杀。我发现绳结手法极尽精巧,非寻常狱卒所能为之。我检查过他们的尸体,二人脖颈勒痕深浅不一,口中没有血沫,肺部也没有发现让人窒息的淤血,是先被迷晕后才施以绞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