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李世民,长安道德标杆 (第2/2页)
李世民心里嘀咕,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他猛地一拍御案。
“好!众卿所见略同!”
“懋功,你记一下”
“我作如下部署调整......”
“由长孙无忌、李勣总筹细节。”
“即刻秘密遴选死士接种牛痘,工部秘密赶制便于携带、密封疫源的特殊器具。”
“半月内,分批潜入高句丽,平壤、国内城、安市城等核心城市及重要军营、水源地。”
“张亮为辽东总指挥,加固城防,囤积粮草军械,操练士卒,广布斥候,严密监控高句丽境内动向。”
“一旦确认高句丽天花大规模爆发或出现内乱献城迹象,无需等待长安旨意,可相机出兵,以最快速度控制要地!”
“房玄龄总领礼部、鸿胪寺......”
“即刻着手拟定招降檄文。”
“高句丽倒行逆施,天降疫罚。唯弃暗投明,举城归顺大唐者,不论军民,皆可得种神痘,保全性命!”
“檄文需大量誊抄,待时机成熟,由前线军队、潜入人员、甚至投降者广为散发。”
“同时,准备好充足的牛痘浆液和接种人员,随时准备接收投降地区。”
“三路并进,务求全功!”
“此乃国战最高机密,泄密者,诛九族!”
“诸卿,为大唐,为子孙后世,扫平此东北巨患,在此一举!速去部署!”
“臣等遵旨!”众臣轰然应诺。
.................
一月后。
平壤。
渊盖苏文眉头紧皱,静静的看着面前的官员们。
“莫离支大人,如今……如今辽东仅存的几座城池,存粮已捉襟见肘,仅够守军勉强维持。百姓配给已减半,多地已现饥荒。”
“冻饿而死者日增千人。”
“战马损失极其惨重,辽东苦寒远超往年,大批马匹冻毙、冻伤,加之战场损耗,如今可供驱使的健壮战马,已不足战前四成!”
“若不尽快从北部、东部征调或向靺鞨等部购买,来年恐无可用之骑兵!”
“另外辽东诸城陷落,大批百姓被唐军掳走或随军迁往辽西,留下的,死于战火、饥寒者难以计数。”
“粗略估计,南部丁口锐减近半。田亩荒芜,春耕,恐成大问题。”
渊盖苏文脸色难看。
与唐这一战,虽然守住了,但是高句丽损失惨重,几乎无力再入侵新罗。
大唐的军队竟恐怖到这般程度。
渊盖苏文心里一颤,之前心里的那些骄傲自负,一下子灰飞烟灭。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安慰自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现在休养生息,高句丽迟早能渐渐恢复过来。
而大唐想要主持这样跋涉千里的战争,却是不容易的。
短时间是没能力再来高句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