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威尼斯双线 (第2/2页)
图书馆古老而庄重的阅览室内,气氛肃穆得近乎凝固。阳光透过高窗,在布满岁月痕迹的木质长桌和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叶舟戴着图书管理员提供的洁白手套,在管理员警惕而好奇的目光、以及四名灰衣教徒面甲后那冰冷红点的双重锁定下,如同进行一场神圣而危险的仪式,小心翼翼地翻开了那本承载着七百年历史尘埃、智慧光芒与可能隐藏着救世密码的珍贵羊皮纸手稿。粗糙的纸质,泛黄的页面,但丁那优美而独特的斜体字…触碰着这些,他的心脏因混合着历史厚重感的激动和对未知答案的紧张而剧烈跳动,仿佛要挣脱胸腔的束缚。
他直接翻到《天堂篇》的最后几章,那些描述但丁在贝阿特丽切引导下,穿越九重天,最终抵达“最高天”,窥见上帝本质——那个“爱推动着太阳和其他星辰”的、包围宇宙的“几何光点”——的诗句。他的目光如同最高倍率的电子扫描仪,摒除了一切杂念,逐字逐句、连同页边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的、非但丁笔迹的古老注解或标记,都进行了极其仔细的审视。空气中只有羊皮纸翻动的轻微沙沙声,以及灰衣教徒身上设备偶尔发出的、几乎低不可闻的电子嗡鸣。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精神专注下,一分一秒地流逝,仿佛被无限拉长,又仿佛在飞速溜走。艾莉丝站在他身后稍远的位置,看似放松地观察着阅览室的环境,实则全身每一块肌肉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如同一张拉满的弓,眼角的余光时刻注意着四名灰衣教徒的站位、动作,以及阅览室入口和窗外任何可能出现的异常动静。负责此次“陪同”任务的灰衣教徒头领,面甲后的红色光点始终如同跗骨之蛆,牢牢锁定着叶舟的后心,不曾有丝毫偏移。
找到了!
就在描述但丁最终窥见上帝本质——那个“包围宇宙并以其光明照亮其运行”的“爱之圈”的诗句旁边,页边的空白处,有一行用极其细微、墨水颜色近乎与古老羊皮纸底色融为一体的、若非极致专注根本不可能发现的褐色墨水书写的注释!那笔迹古老,却绝非但丁本人的优美斜体,更像是一位后世学者,或者…一位知晓内情的隐秘守护者,留下的密码!
注释的内容,并非对但丁诗文的文学性解释或神学探讨,而是一串看似毫无规律、如同密码本索引般的字母和数字组合,其间还夹杂着几个独特的、叶舟一眼就认出的、与《光之书》基础能量符号体系同源的几何标记!
叶舟的心脏在那一瞬间仿佛停止了跳动,随即又以狂野的节奏锤击着胸腔!一股混杂着巨大兴奋、确认无误的激动和更深层忧虑的热流,瞬间冲上他的头顶!就是它!这就是那把遗失的“钥匙”!那个能将卡森镇教堂彩窗上的几何密码,转化为具体操作指令或能量参数的“译码器”!
他强压住几乎要冲破喉咙的狂喜呐喊,脸上肌肉控制得如同大理石雕塑,不动声色地继续缓慢翻阅着脆弱的手稿,利用眼角的余光和超凡的记忆力,确保将那一行注释中的每一个字母、数字、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精确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关系,都如同用刻刀般,深深地烙印在自己记忆宫殿最核心、最安全的区域。同时,他也以同样的专注,在手稿的其他几个关键位置,尤其是那些涉及“天体秩序”、“光之层级”和“天使唱诗班”等描述宇宙神圣结构的章节页边,也发现了类似的、极其隐秘的、风格统一的标记符号。
这些标记单独拿出来看,如同天书,毫无意义。但叶舟几乎可以肯定,当它们与卡森镇教堂彩窗上那些由细微色差点构成的、特定的非欧几里得几何模型对应起来,通过这页边上找到的“钥匙”进行转换和计算…
一个复杂的、多维的、蕴含着特定能量频率或接入协议的密码矩阵,正在他飞速运转的脑海中,逐渐从迷雾中显现出清晰的轮廓!
然而,就在他即将完成对所有关键标记的记忆,准备按照程序小心翼翼地合上这份无价手稿的瞬间——他眼角的余光,如同被无形的针扎了一下,猛地捕捉到阅览室对面,一栋古老建筑红色瓦片屋顶的阴影处,似乎有一个微小的、如同镜面反射阳光般的亮光点,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
是狙击步枪的瞄准镜?!还是高倍率观测设备的反光?!
几乎就在叶舟察觉到异常的同时,拥有着野兽般直觉的艾莉丝也猛地绷紧了身体!她的右手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微微向腰后挪动了半寸,那里藏着她在机场安检时巧妙隐藏、未被灰衣教徒发现的、唯一的一把陶瓷匕首!她的目光如同利刃般扫向窗外,全身的感官提升到了极致。
几乎是同一时刻,那名灰衣教徒头领的面甲侧方,一个细微的指示灯由绿转红,快速闪烁起来。他那冰冷的电子合成音立刻在寂静的阅览室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警告!扫描到不明身份、高优先级武装人员监控信号!能量特征识别…与已知数据库部分匹配!任务提前终止!重复,任务提前终止!立刻按预定撤离路线撤离!所有人员,最高警戒!”
第二线:卡森镇的囚徒——在牢笼中探寻暗流
与此同时,远在北美洲,被暴雨和遗忘笼罩的卡森镇地下基地深处,特蕾莎·维拉诺瓦正在经历着另一种形式的、无声却同样凶险的煎熬。
她被安置在一个类似高级医疗观察室的房间里,房间依旧是那种毫无生气的白色基调,但多了许多复杂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和神经接口分析仪。她没有像囚犯一样被捆绑在床,房间内甚至还有一把简单的椅子和一个可以显示基地内部通知(当然是经过筛选的)的小型屏幕,但这种有限的“自由”,反而更加凸显了她作为囚徒的本质——无处不在的隐藏传感器记录着她的一举一动,门外两名全副武装的灰衣教徒如同两尊门神,纹丝不动地守卫着。
几名奇点教派的技术人员,正围在她身边,尝试用各种非侵入式和轻度侵入式的探头,连接她那只已经完全失效、内部结构因“默示录”协议而部分熔断的机械义眼,进行着马尔科姆所说的“义体功能评估与修复可能性研究”。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液和精密电子设备特有的味道。
特蕾莎表现出了一种近乎完美的、极度配合的态度。她甚至主动提供了一些关于梵蒂冈技术架构、义眼早期型号设计逻辑、以及某些外围情报网络运作方式的、半真半假、经过精心筛选的信息,以此来换取对方初步的、技术层面上的信任,并试图从这些专注于技术的研究员口中,套取关于基地结构、教派内部动态,甚至是“守望者”关系的情报。她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所有关于“默示录”协议、那条来自“缄默决议庭”的加密清除指令、以及“守夜人”真实身份的核心信息。
通过这种如履薄冰的、有限的信息交换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她如同在黑暗的迷宫墙壁上摸索,逐渐确认了几个至关重要的信息碎片:
1.内部裂痕:奇点教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清晰的思想分歧。以马尔科姆·索恩博士为首的“纯粹理性派”,主张彻底拥抱“建筑师”的指引,主动剥离人性,迈向纯粹的意识进化,他们对“守望者”主流那种相对保守(尽管同样残酷)的“守护者”心态嗤之以鼻。而另一股势力,则更倾向于与“守望者”内部某些派系进行有限度的合作,被视为“实用派”,他们似乎对“紧急协议”的具体执行方式和后续规划,与马尔科姆存在分歧。
2.莉亚的立场:莉亚·福斯特凭借其卓越的解密能力和对“建筑师”底层逻辑的快速理解与认同,在奇点教派内部获得了相当高的访问权限和影响力。但她似乎与马尔科姆的“纯粹理性派”走得更近,她的许多建议和模型优化,都带有强烈的马尔科姆色彩。
3.加速的倒计时:从技术人员偶尔提及的、未经掩饰的实时数据片段来看,湖底“心泵”的能量脉冲增强速度和与地球的谐振系数积累,似乎比马尔科姆公开声称的、用于威慑他们的进度要更快!这很可能意味着,“紧急协议”的真正启动时间,被暗中提前了!
4.隐藏的频道:最让她在意的是,她凭借残存的、对能量波动和加密信号的本能敏感(这得益于梵蒂冈的古老训练),隐约感觉到在这个基地庞大而复杂的内部通讯和数据网络中,存在一条极其隐蔽、加密等级远超常规、数据流模式也截然不同的独立信道。这条信道不属于奇点教派的技术风格,也不像她所知的“守望者”通讯模式,其那种独特的、带着某种古老韵律的加密方式,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神秘莫测的“守夜人”!
在一次技术人员因需要调用某种特殊设备而暂时离开观察室的短暂间隙里,特蕾莎冒险闭上了她完好的右眼,尝试调动起体内残存的、非依赖于机械增强的、源自梵蒂冈古老秘传训练的灵能感知力。这种能力极其微弱,且对精神负荷极大,她通常不敢轻易动用。她将这点微弱的感知力,如同最纤细的探针,小心翼翼地伸向那条如同毒蛇般盘踞在她意识深处的、来自“缄默决议庭”的加密指令。
指令本身依旧冰冷、坚硬,如同永恒的寒冰,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杀戮意志。但是,就在她的感知力触及指令信息场最边缘的、那些承载着发布者灵能电子签名的区域时,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几乎消散在时空中的…情感残留?
那不是她预想中的、纯粹的、执行神圣职责的冰冷无情,或者对叛徒的愤怒。那残留的情绪波动极其复杂,里面竟然夹杂着一丝…深切的痛苦?一种…迫不得已的沉重?甚至是一缕…微弱的、仿佛在对抗着什么的挣扎?
这意外的发现,让特蕾莎的心猛地一颤!难道下达这条残酷指令的幕后之人,也并非全然冷血?这条指令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不为人知的隐情?
就在她的心神因这意外的发现而剧烈波动,试图深入感知那丝情感残留的源头时——
观察室墙壁上的通讯器屏幕突然亮起,发出了柔和却不容忽视的提示音。紧接着,马尔科姆博士那张英俊却缺乏温度的脸出现在屏幕上,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语气依旧平稳,但特蕾莎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急切?
“维拉诺瓦修女,请准备一下。我们刚刚监测到,佛罗伦萨方向出现了未授权的、具有明显敌意的武装人员活动迹象。其行动模式和装备特征,与我们数据库中的几个危险组织存在匹配度。叶舟博士和艾莉丝女士的安全,可能受到了实质性威胁。”马尔科姆的语速比平时稍快,“我们需要你立刻协助我们,分析这些袭击者的可能身份和背后势力…以及,重新评估你那位一直未曾直接露面的‘守夜人’朋友,在当前如此复杂的局势下,是否还值得…我们投入有限的‘信任’资源。”
特蕾莎的心,随着马尔科姆的每一个字,猛地向下沉去,如同坠入了无底的冰窟!
佛罗伦萨…真的出事了!
双线并行的行动,几乎在同一时刻,被来自不同方向的、意想不到的变数骤然打断。叶舟和艾莉丝在文艺复兴的故土,刚刚触及到希望的钥匙,便遭遇了不明身份的武装袭击,身陷险境;而特蕾莎则在奇点教派的科技牢笼中,于无尽的压抑和监视下,刚刚触及到指令背后那复杂幽暗的暗流,便被推到了评估“盟友”信任度的风口浪尖。
威尼斯的双线,尚未等到预期的交汇时刻,便已同时被来自未知方向的浓重阴影所笼罩。前途,瞬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