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给本官押进城去! (第1/2页)
浔阳城外三里有一处道观,名为“三里观”。
这处道观专供上官歇脚饮食,也可在这里等待县内主官的迎接。、
江州别驾胡明与江州长史李吾,以及他们随身护卫、仆从、差役、属官等近百号人都住在了这里。
此时,在三里观内最大的一间客房里。
李吾正在苦苦劝说胡明,“哎呀我的胡别驾,你就别在这里摆架子了,三里路咱们转眼就到,还是快些去把使君的两个侄儿救出来吧。”
你这没事的闲职倒是优哉游哉不着急,我这个劳碌命还得回去给那个狗入的刺史干活呢!
胡明是一个五十岁出头的男子,但玄关第九重的武功让他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样貌也颇为周正,穿着一身绯色官袍,神采飞扬,竟还有几分华贵气质。
这和年仅四十岁就已形容枯槁,两鬓斑白的李吾形成了鲜明对比。
听着李吾不停絮絮叨叨,胡明依旧不着急,慢悠悠地端起茶碗品了一口,颔首赞道:“不错,这浔阳的茶当真不错,是个好地方,李兄莫急,你先喝口茶,缓缓气。”
我喝你妈个头!
李吾听的额头青筋暴起,差点就骂出来,但对方不论家世出身,还是官阶品级都比他高,便只能咽下这口气道:“胡别驾,使君对他这两个侄儿可是很重视的,要是真出事了,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莫急莫急。”胡明摆了摆手,将茶碗放下,微笑道,“李长史所言之事我都明白,如今在这端架子,正是为了救使君那两个侄儿。”
“那你这是?”李吾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皱眉道,“别驾是想给那县令一个下马威,让他明白事不可为,主动把使君那两个侄儿放出来?”
“李长史果然敏锐。”胡明点头笑道,“我正是此意。”
李吾闻言只觉眼前一黑,赶忙道,“据我所知,使君那侄儿崔延虽无职事,但也是穿绯袍的五品散阶,他想给那陆承下马威都被抓了。
“请恕在下直言,别驾出身吉州胡氏,比之清河崔氏何如?还是说别驾是想用陆承母族那份百年前的关系来拿捏他?”
陆承的母亲出身江左大族“吉州胡氏”的旁支,早在百年前就已经分家并移居江州,除了祭族的时候,几乎与吉州主脉没有往来。
“非也,非也。”胡明摇了摇头,随后从袖中取出了一枚紫绶金牌,放于桌上笑道,“李长史且看这是什么?”
这枚金牌只有巴掌大,造型与花纹精美绝伦,显然是宫廷制造,上面还有两个大字。
“安,安平?!”李吾定睛一看,顿时瞳孔一震,骇然道,“安平公主!你居然也是公主的人,吉州胡氏已经投了公主?你族兄不是太子的人吗?”
“哎哎哎,话不能乱说。”胡明连连摆手道,“什么公主的人,太子的人,你啊终究是出身寒门,不懂我们世家的长存之道。
“且不提这些,李长史,你觉得这枚安平公主府的紫绶客卿金牌,是否能镇住那小县令,让他乖乖地把使君的两个侄子放出来?”
“……”李吾略微沉默,轻叹道,“既然胡别驾都拿出了这枚金牌,想来那陆承也不会不给面子,毕竟他那恩主,江左观察使孙乾也是公主的人。”
话虽这么说,但也只是对胡明无话可说了。
其实李吾这个江州长史的心里,还是有种不祥的预感,觉得那个新任浔阳令不会这么容易屈从,多半还是会出些乱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