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9 章 组织谈话 (第1/2页)
第二天清晨,李毅飞特意换上了一身深色西装,系了一条沉稳的领带。
镜子前的他,眼神清澈,面容刚毅,二十九岁的年纪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
李毅飞提前半小时来到了省委大院,在接待室安静地等待着。
九点整,一位工作人员准时出现,引领他穿过熟悉的走廊,还是那间他曾经来过的会议室。
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洒进来,在光洁的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严肃的气息。
“李书记,请您在这里稍等。”工作人员客气地为他拉开椅子,并泡了一杯热茶放在他面前,随后便安静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会议室里只剩下李毅飞一人。李毅飞端正地坐着,目光平静地扫过房间。
这里的一切都和他记忆中一样,简洁,庄重,墙上挂着中原省的地图,角落里摆着几盆绿植,生机盎然。
李毅飞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叶,抿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入喉,带来一丝甘醇,也让他原本就平静的心更加安定。
李毅飞不需要猜测这次谈话的目的,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做好了准备。
大约过了十分钟,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一位四十多岁、身材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子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个文件袋,脸上带着组织部门干部特有的那种既不疏远也不过分亲近的微笑。
“李毅飞同志,你好。”男子主动伸出手,声音洪亮,“我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的时敏敏。”
李毅飞立刻起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力道适中:“时主任,您好。”
李毅飞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时敏敏这个名字,确实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位女同志,但本人却是个身形敦实、嗓音浑厚的男性。
“坐,坐,别客气。”时敏敏爽朗地笑着,自己在李毅飞对面坐下,将笔记本和文件袋放在桌上,“毅飞同志很准时啊。”
“应该的。”李毅飞微笑着回应,重新落座,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时敏敏打开笔记本,又从文件袋里抽出几页材料看了看,这才抬起头,目光温和却带着审视的意味看向李毅飞:“毅飞同志,今天请你过来,主要是代表部里,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你近期的工作情况,也听听你个人对未来工作的一些想法和考虑。”
标准的组织谈话开场白。
李毅飞心下了然,他面色不变,语气沉稳地回应:“感谢组织的关心。
我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无论组织将我放在哪个岗位,我都会竭尽全力,履行职责,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李毅飞的回答中规中矩,滴水不漏,充分体现了一个成熟干部的纪律性和觉悟。
时敏敏点了点头,似乎对这番表态并不意外。
他翻动着手中的材料,开始切入具体问题:“嗯,组织上对你的情况是了解的,特别是你在阴铁市政法委书记任上,尤其是在前段时间应对猪瘟过程中,表现非常突出,展现了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魄力。
能具体谈谈那段时间的工作体会吗?比如,在初期信息不明、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你是怎么下定决心,力排众议,推动全市提前布防的?”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颇有深度,既考察工作实绩,也考察决策动机和心路历程。
李毅飞略一沉吟,没有急于表功,而是用一种客观、平实的语气开始叙述:“时主任,说起来,那段时间压力确实很大。”
李毅飞身体微微动了一下,眼神诚恳,“最初的信息确实很模糊,只是些零星的、未经证实的线索。
我当时主要考虑几点:第一,生猪产业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我们赌不起;
第二,政法工作本身就要求我们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敏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三,作为市委常委,在书记和市长的大力支持下,我觉得有必要,也有责任在关键时刻提出建议,哪怕这个建议暂时不被所有人理解。”
李毅飞顿了下,继续道:“当时也没想太多个人得失,就是觉得这个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所以,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核实信息,另一方面就开始着手部署一些基础的预防性措施,比如加强边境巡查、提醒农业部门关注。
等到后面线索逐渐清晰,特别是邻省情况得到侧面印证后,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启动应急机制,这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动作。
这绝不是我个人有多大本事,关键是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坚决执行。”
李毅飞将功劳归于集体,突出的是责任和担当,而非个人能力,这种表述方式显得尤为可贵。
时敏敏认真听着,手中的笔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
他接着问道:“在防控工作最紧张的时候,你几乎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甚至有些具体操作层面的指令都直接下达到了一线。
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可能会超越政法委书记的职责范围或者让具体业务部门的同志感到压力?”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直指他当时工作方式的潜在争议。
李毅飞坦然面对,没有丝毫回避:“时主任,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