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国贤义 009、除却巫山不是云 (第2/2页)
“我可是个很厉害的练气士,不管对方是谁我都敢揍,你笑啥笑再笑我哈哈……”
“哈哈哈……”
一童一少笑声,笑成一少一壮笑声,直到现在……
刘协依旧是汉帝,群臣也不必挖野菜吃……
【龍門】多一位漢龍皇,带着不知情的臣子,坐镇洛阳当名义共主,平日勤习文苦修武……
自从带甄宓闭关后,贾瑟就没打算,来洛阳。
他懂蔡琰的心,蔡琰不懂他心。
奈何协哥派人送信来:
“瑟弟,听说你摘下那朵最贵真花,大喜之事都不请我喝酒,是不是忘记了你大哥!”
最后那感叹号,一竖到底点在纸外,他很生气!
贾瑟连夜带甄宓,屁颠屁颠感到洛阳城。
甄宓路上纳闷问贾瑟:
“阿瑟,你咋那么畏惧协哥?”
贾瑟一脸敬重地回答:
“宓儿,他是个仗义的大哥。”
甄宓来到北宫门后,看到发生的事,才知道:
刘协真是个“仗义”大哥,“仗”着元武夫气力胖揍“义”弟。
蔡琰见怪不怪地挽着甄宓,朝北宫中的濯龙池走去,二女一边走一边闲聊……
一路轻笑不断,蔡琰提起竹马旧事,甄宓呵呵……
甄宓说点日常事,平淡无趣得蔡琰咯咯……
鼻青脸肿的仗义兄弟,二人很快就跟上来,越过二女直奔永乐宫,赶着去亲手摆烟花。
大过节还是自己来,像个普通凡人,庆贺下。
二女都尬笑着走进宫。
看到永乐宫烽火台的烟花,她们才露出惊喜的娇笑,笑得都比褒姒美多了。
周幽王以烽火,戏周朝的八百诸侯,博褒姒笑。
贾瑟以乱堆烟花,博得甄宓的咯咯娇笑。
甄宓走过来帮他擦汗,蔡琰快步上烽火台,把乱七八糟的烟花堆,一个个认真摆正。
还对隔壁烟花台喊:
“蝎子!烟花不能叠放!会爆的!”
刘协正堆得满头大汗,一听这话很不爽地回怼她:
“蚊子!瑟弟有了那朵名贵的真花,哪需要你去帮他摆烟花,还不快点过来帮我摆。”
“这一座濯龙池,不但能给真龙洗脚,还能洗泪。”
“有时间你就过来,我陪你一起洗脚洗泪。”
蔡琰恼羞成怒地娇喝:
“谁要跟你洗脚洗泪!”
刘协忿忿不平地怒吼:
“我以泪洗面给你看!”
这话把蔡琰吼落泪,她懂刘协的心,一直懂。
竹马长成竹杖,支起山里人家。
青梅成熟终将落皇城……
她父亲说过的话声声入耳,非常人行非常事别打扰,她望着刘协真挚眼神……
想起这座洛阳,从败落恢复到鼎盛,点点滴滴:
刘协傻傻陪着她,一起度过千千个日夜。
两个人一起一砖一瓦,重修焕发古都新貌……
一起走街串巷安民心,鼓励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一起唉声叹气,一起重现桃源,一起笑……
东家只看到繁花似锦,却看不到种花护花的辛酸!
在呦呦声中夜空烟花璀璨,甄宓紧紧挽着贾瑟赏花,贾瑟却低声地宽慰她:
“蚊子爱看烟花,在洛阳城北宫烟花,最美最亮。”
“我看过蚊子的背,协哥知道后耿耿于怀。”
“可那时我和蚊子都很小,很多那个年纪的娃,还成群结队下河裸泳,他心眼比针还小嗷……”
贾瑟腰间如被针刺,甄宓的大拇指——掐食指!
男人心眼很小,女人心眼不大。
烟花璀璨后就是寂寥……
蔡邕绝望的心却激动不已,半个月满头银发换黑发,可惜脸配不上这抹黑!
他就厚着老脸,请甄宓传授他巫术,被婉拒了。
他还厚着老脸说:
“我女儿是【龍門】的掌柜。”
“我女婿是【龍門】的龍皇,我算是半个龍門人,教我《大巫论》不算外传,人总要讲点人情嘛。”
眼看甄宓就要答应,她的锤很坚硬,心很软。
贾瑟却拉着她踏空而去,不理不明白怎么活的人。
以前蔡邕打死不加入【龍門】,可以理解他是忠于汉室,如今还厚着脸吃空饷!
蔡琰私下问他,为什么死活不加入,他回答说:
“【龍門】遇到麻烦时,总要有个人出面调停。”
“文姬,你们所见天下是世俗,世外之地不知多少,仅《列子•汤问》就记载了,渤海之东有五神山。”
“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山门林立,是世外……”
蔡琰不再强求,甄宓不敢乱传。
《大巫论》是部祭巫祀论。
论分《天祭典》、《巫祝典》、《地祀典》,《太平经》与它不可同日而语,《太平经》只博大不精深。
天地万物万灵,经中只是点到为止,类似全书。
《大巫论》专注三事,如何祭天、祝由及祀地。
《巫祝典》传道三种巫术,祈福、诅咒及祝由术,施巫术需借三运之力,天运人运以及地运。
在刘协下聘蔡琰后,甄宓借得天运,以祈福。
为蔡邕祈得觉醒灵根,奈何第一次施术没啥经验。
甄宓只帮他觉醒了水灵根,灵体经脉得以枯木逢春,满头白发得以变黑发。
可蔡邕的皮相,还是无法恢复青春,依旧显老。
蔡邕当然不甘心,谁不想活得青春一点。
贾瑟怎会继续惯着他,蔡邕纵有千般理由,不加入【龍門】就是外人,巫术之重岂能外传!
再说长安风起云涌,他是【龍門】东家,必须去……
一路追星赶月,甄贾一路闲话:
“宓儿,西凉军多是【天門】子弟。”
“奉师命下天山入俗世争锋,董卓是一众弟子的师兄,本有夺取国祚的契机。”
“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吕布戟下,功亏一篑。”
“李傕、郭汜在【天門】,是董卓一派的小人物。”
“之所以还让他们活着,会跟他们城下订盟,是不想太早惊动【天門】,过早引爆世外之争。”
贾瑟和甄宓一起时,他的话有点多,能理解。
毕竟甄宓是他的内人,不能太坦白也不能太隐瞒。
不该说的事打死都不能说,迟早会知道的事尽早说,免得甄宓知道后发飙。
甄宓早就知道,她曾掌管甄家情报,知道这事。
不过还是很满意,送给了贾瑟一个春波……
她望着远处的长安城,看到城外那座郿坞,灵光一闪想到个主意:
“阿瑟,把它作为总堂如何?”
“当初董卓建坞堡时,曾对麾下众将,夸海口。”
“(此坞无可匹敌!百万之师来攻,亦难破我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