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顿坑尔克之围 (第2/2页)
7月初,阿斯加德军诱使【布高(布里塔尼亚和高卢的缩写)联军】支援海上马车夫国,再偷袭老登高地,这下好了。
40万布高联军被围困一个叫顿坑尔克的地方。
就在这时,奥丁三世非常不寻常地下令自己的部队停止进攻。
说白了,哪怕到这个时间点奥丁三世还是想停战的。
别看阿斯加德这两年同样连战连捷,其国内的问题同样不小。
新占领的土地需要更多的士兵去打治安战。别说是拿下不久的纳威,包括还在迁徙状态的沙华人,甚至是之前杰克斯达克,都有大量的游击队反抗阿斯加德的统治。
要镇压游击队和暴动,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作为宗主国的投入产出比是亏本的。
奥丁三世需要时间夯实基础,以各种【大阿斯加德主义】对被占领地的人进行洗脑。如果可以,奥丁三世希望获得十年,不,至少五年的时间稳定后方。
而且布里塔尼亚海军世界第一,真要开战,那就意味着奥丁三世的海上贸易通道全废了。
阿斯加德也是一个资源不多的国家,好多东西是它自身极度缺乏的,比如石油和橡胶,海上贸易被掐住,阿斯加德能指望的国家就不多了。
台面上,假如能跟拉西亚帝国达成牢不可破的同盟,这是最爽的。
特别是拉西亚里面的伯利亚公国,伯利亚在阿细亚和贝美大陆占了这么多地、有油又有矿的情况下,拉拢拉西亚帝国进入己方阵型,再通过伯利亚大铁路输送各种资源,那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坏就坏在,康斯坦丁老头又蠢又坏又贪婪,他完美符合欧罗巴人对拉西亚人的刻板印象——跟你做生意,拉西亚人不赚你大头他就觉得自己血亏。
奥丁三世派出去的军事观察员在曼纳海姆见识过拉西亚皇家近卫军的拉胯状态之后,奥丁三世打心里瞧不起康斯坦丁老头。
一想到自己资源通道和国家生命线被这个随时会提高要价的死老头掐着,奥丁三世就浑身难受。
所以逼迫‘布高’这对同盟停战,就是奥丁三世正在做的。
在奥丁三世眼里,这40万大军全特么是人质。
倘若这40万人没了,布高两国的国内立即就要炸锅。
布高两国本土的人口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一个4100万,一个4700万。真的拼尽全力,理论上各自能憋四百万大军出来。
有趣的是,两国都是议会制。
没谁比奥丁三世更清楚议会制的脆弱。
山头多,意味着利益分配不均衡。一旦主战派被打下去了,那么主和派势必占上风。
奥丁三世觉得这就是他可以利用的点。
然而就在包围圈刚成型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使者找上门了。
“你说伯利亚的使者希望觐见?”奥丁三世问尼奥尔德。
“是的,陛下。”
“他们来干什么?”
“为顿坑尔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