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惊北极熊国元帅,苏长青彪悍的大兵团指挥能力 (第1/2页)
被鲜血浸染的战场,散发出阵阵炸弹爆炸之后的火药味。
呼啸而过的战机群,以排山倒海的架势朝着敌军所在方位扑过去。
成片成片的坦克群!
更是将整片平坦的战场覆盖,形成一波胜过一波的黑色钢铁浪潮。
“是!”
“是!”
“是!!”
随着百万大军的呼啸而过,即便是再狂妄的北极熊国将领。
对苏长青这名来自大夏国的将星,也不敢轻视。
且不说!
苏长青原就在北极熊国军中任过职,其顶头上司就是北极熊国的救火队员、斯达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朱可夫。
就苏长青对部队的绝对指挥与控制,即便是放眼整个北极熊国也没几个人能够与之相比较。
根据苏长青的要求,北极熊国的这百万大军。
其电台要保证和每个主力师,甚至团的电台都能联系上
发报顺序一般先是师,后军,再方面军。
部队接到命令后,要立即行动,各自向既定目标前进,各走各的。
整个指挥过程之中,有的师的具体位置连纵队都不知道,但苏长青掌握得一清二楚。
有时方面军正在执行第一封电报指示,师里已经按照变更令的第二封电报行动了。
根据苏长青的要求,部队到达指定区域后,第一件事就是报告敌情,要求20分钟内必须将下面的敌情报告上来。
十几个师到陌生地域后,不到1小时情况通报就下来了。
一仗过后,5小时内必须将简报、详报报告上来。
百万大军!
光是统筹起来,就是困难重重的事情。
别说是百万大军,就是一百个大学生。
想要组织起来,进行统一活动。
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更别说什么行军打仗了。
北极熊国陆军的军纪散乱,不如大夏国军队。
不过为了苏长青能够顺利指挥这一战,斯达林特意将早就退居二线、同时又是自己亲信的伏罗希洛夫调至这支秘密集结的部队之中坐镇。
不过具体的指挥事宜,都是由苏长青负责。
伏罗希洛夫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
毕竟伏罗希洛夫的元帅身份摆在那里,其威望足以镇住大部分北极熊国军队。
即便是伏罗希洛夫元帅,在见识过苏长青的指挥能力与指挥艺术之后。
也是震惊的无法用语言表达。
大兵团作战!
所需要考虑的东西极多,在统筹全局的情况下,能够将调令细化到一个团。
其指挥能力!
可想而知。
自从黄埔军校毕业,苏长青参军、并且开始带兵时起,其身上就有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
一般人难以想象,这种坚持正是苏长青几乎每战必胜的来源。
自这场大战开始,每天深夜苏长青都要在前线指挥所里听取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部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而苏长青则认真细致地记录着他的大数据。
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
缴获的火炮多少、车辆多少、枪支多少、物资多少……
作为实际指挥官,苏长青的要求很细,俘虏要分清军官和士兵,缴获的枪支,要统计出机枪、长枪、短枪,击毁和缴获尚能使用的汽车,也要分出大小和类别。
经过一天紧张的战斗指挥工作,苏长青依然坚持着这个规矩,好在刘参谋长也已经习惯了这些。
此外,在指挥战斗的时候。
苏长青几乎每天都会长时间面对着墙上的地图,不许别人打扰,一个人对着地图观察和思考。
他要计算到进攻时有全胜的把握,还要留出退路。
而这些精确的部署都来自于那些看上去乏味的数据准备。
最让伏罗希洛夫元帅感到震惊,直呼苏长青是天才的还是发生在进攻日耳曼帝国大日耳曼师的一战。
这一战!
苏长青的敏锐洞察力,将伏罗希洛夫元帅这个北极熊国老牌元帅。
给差点惊掉下巴!
当时,在意呆利国军队的阵地彻底崩溃之后。
以大夏国第一方面军的程部与邓部,形成钳形攻势向日耳曼帝国最为精锐的几支部队扑了过去。
在坦克、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战斗极为激烈。
日耳曼帝国陆军虽然骤然受到攻击,但抵抗极为顽强。
整个战争过程极度的惨烈,极度的血腥。
日耳曼帝国陆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大夏国军队。
其对火炮!
装甲车、坦克的使用,更是在大夏国军队之上。
若是想要完全吃掉这支军队,想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然而!
在战事极为激烈的一天深夜,值班参谋正在读着下面某团上报下属部队的战报,说他们的部队碰到了一个极为激烈的遭遇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