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虞舜之宝,师徒和好 (第1/2页)
且说曹空登天拜见王母,正欲请七衣仙女禀告。
而此之前,瑶池玉府内,已有一人,正在拜见王母娘娘。
这是一女子,手捧莲花,出尘绝艳,赫然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
何仙姑盈盈对王母娘娘施了一礼。
王母娘娘高坐玉座,自有雍容华贵,凤仪天下之态。
她道:“入劫之事,可已做好准备。”
何仙姑道:“回娘娘,已做好准备,只待时机一到,我即落于人间。”
王母娘娘笑道:
“莫要生惧,若是他人入劫,是福是祸尚是两说,可你等八仙,身负命数,与那西游一般,亦合修行之数,
若是成了,当有功德傍身,你亦能借此再进一步。”
何仙姑道:“承此重任,心中惶恐,恐不能胜,亦恐晚胜。”
王母娘娘知何仙姑之意,重落人间,身无宿慧,纵然有仙人点化,却也未必一定能成。
毕竟,她所要的成仙,非只是修为的积累,更多是一朝顿悟和道行的提升。
王母娘娘笑道:
“此番你可放心,我为女仙之宗,世上女子登仙得道者,皆隶属我门下,故亦欲为后世有志成仙之女子,尽一份力,
我已准备请一人为你行护道之事,想来能保你来日功成。”
何仙姑眸有异彩,问道:
“谁?”
忽的,王母娘娘一笑:
“他来了,就在外面。”
何仙姑回首而望,便见七衣仙女领着一道人进来。
这道人,丰神秀整,举动雅静,仪容清俊,飘飘有出尘之姿。
何仙姑怎能不识,正是昔日于吕洞宾的大纯阳万寿宫所结识的曹空,如今名满三界的玉虚玄御救劫真君。
何仙姑每每思得,都觉不可思议,这道人的进步的速度实在太快,无论是道行还是仙阶神名,皆是如此。
数百年前相识之时,不如他们,如今却已胜他们八仙之流。
曹空微异何仙姑在瑶池玉府之中,不过也不觉奇。
他上前一步,躬身做礼道:
“小神拜见娘娘。”
王母娘娘笑道:
“不必多礼,我向来视你为晚辈,且此为我府邸,而非天庭诸宫,故无须那些繁文缛节,随意些即可。”
曹空道:“晚辈知晓。”
正是时,一旁何仙姑亦道:
“何琼见过真君。”
何琼乃是何仙姑的本名,故以此名自居。
曹空回礼:
“见过仙姑。”
正是时,王母娘娘笑盈盈道:
“正巧,我在向何琼言说一事,需洞真你日后相助。”
曹空眸光不变,他道:
“既是娘娘所提,我定当全力相助,敢问娘娘,此事为何。”
王母娘娘笑道:
“不着急,近来开明给我送了些昆仑山的特色,你与何琼和我一同用膳,宴上我们再说。”
曹空和何仙姑皆应是,且曹空心中微微一定,有何仙姑在,看来应该不会发生些特殊的事情。
此宴之上,有食之不竭的视肉,且有用玉醴泉酿成的酒水。
更有一奇异果实,花形似莲,果如珠蕊,果实与花朵均显现“黄中”二字,共有三枚。
王母道:“此果为黄中李,不过非三万年一结,而是三千年一结,少有功效,可滋味却不逊多少,你等可尝一尝。”
曹空和何仙姑顿为惊喜,皆听过黄中李的大名。
所谓黄中,黄者,土也,其位中央,故此果乃是天地大道化生之物,食之能调和阴阳,梳理诸道,更能增人先天之禀赋。
虽王母娘娘说,这非三万年一结的那株,可不代表这三千年一结的不珍贵。
一时间,何仙姑有所犹豫,她自是想留着,以待后日。
王母也看穿了她的心思,笑道:
“且吃便是,你命属坤土之象,这黄中李十分合你,此时服之,便是日后落于人间,亦有功效。”
而后又看向曹空道:“洞真你自行处理便是,你天资禀赋太盛,此物不过微末功效。”
曹空面露惭色道:
“不敢当娘娘之语,不过家有一弟,望能带此物回去,供其食之。”
王母娘娘来了兴趣:
“一母同胎?相貌如何?”
曹空不假思索回道:
“正是,相貌极受福禄寿三星前辈喜爱,如今拜于寿星仙翁门下。”
王母笑道:“我喜你念亲情,另外一枚黄中李也给你了,日后可带你弟弟来见我。”
曹空微微一怔,而后拜谢王母娘娘好意。
遂又闻:
“待到西游之后,何琼便要应劫下凡,此为八仙劫数,亦为八仙定数,乃应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皆可成仙之说,
意在为后世有意仙道之人,种下一颗求仙之种,届时我希望洞真能对其行点化之举,护道之为,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空闻言,目有明悟之色,原是此事。
早在他与八仙结识,知李玄未成铁拐李之时,便猜测八仙可能未在人间留下传说。
如今一看,果是如此,至于王母娘娘令他做此事,亦不让他觉意外,毕竟王母娘娘可是太阴之精,女仙之宗。
何仙姑日后化仙,乃应女子成仙之相,若广而流传,当给天下女子一线仙机希望,王母娘娘自乐意见到。
一念思通,曹空即道:
“此事诚为善事,娘娘慈恩于我,故交予我身,晚辈虽道浅力薄,却愿尽力而为。”
此番积极的情绪反馈,令王母娘娘凤颜大悦:
“开明和陆吾,若有你一半会说话就好了,此物予你,这是先前许诺给你的。”
说着,曹空见一物抛来,而后将其抓在手中,入手即温润,感心凝神定,且觉肝府之中,八风神通在轻颤,在雀跃。
便是巽风珠,握在手中,都未曾有此物带给八风神通的异动之大。
“这是······”
王母娘娘笑道:
“昔年虞舜建功立业,为后世立明德之始,教化之先,我便以昆仑群玉山之玉,铸此白玉琯,亦可称白玉笛,
舜吹之以和八风,八风合八音,上应天道,下承人心,故此物也越发不凡,虞舜登天后,便将此物还赠于我,
我留之无用,便留予你,你可自行探究此物神异。”
听王母娘娘此番言语,饶是以曹空的心性,都忍不住为之一震,就连手掌都一抖,觉此物来头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