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庆祝四十周年主旋律片 (第2/2页)
刘一民猛然想到上次跟老首长见面的事情,当时走的时候,明显话里有话。
刘佩然搓了搓手,也觉得自己心急了:“也是,要是你现在心里就有想法,倒是怪事了,不着急,你慢慢想。”
“刘厂,看你积极的样子,总政决定交给你们拍了?”
“这倒没有,不过总政开会,我们八一厂总归拿到拍摄权的几率大嘛。”
刘一民说道:“八一厂最近忙,没多少导演可拍了吧?”
“可说呢,但是你要这么想,离89年时间还长呢,不急于一时。”刘佩然说道。
等刘佩然走后,刘一民关上书房的门,骑着摩托车朝燕大走去。
9月21号,刘一民还没有出发,刘佩然就开着自己的吉普车停在四合院门口。刘佩然一身军装,高兴地跳下吉普车,邀请刘一民往里面坐。
“刘厂啊,你不必如此费心。”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佩然不以为然地说道:“一民,我这可不是为了剧本,我是真心来接你的,总政离这里有一段距离。”
刘一民没有拆穿他,四合院距总政这点距离,刘一民走路都能到。
刘一民坐刘佩然的车刚走,汪阳的车停在了四合院门口,得知刘一民被刘佩然接走了,汪阳骂骂咧咧地上了车。
他们刚进总政大院,汪阳赶了上来,瞪了一眼刘佩然,冲着刘一民嘿嘿一笑:“一民,你有没有具体的想法?”
“老汪,到了会议室再谈嘛!”
这次前来开会的还有几位著名的编剧,他们刚坐下,总政文化部领导徐怀忠和电影局的局长都走了进来。
“同志们,大家坐,欢迎大家来到总政大院。”徐怀忠笑着说道。
等大家坐下,徐怀忠立即开门见山,讲述了让大家来的原因,就是写一个剧本,一部能够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的主旋律剧本。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风云变幻,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庆祝,我们要铭记过去,不能忘记我们革命的道路。这部影片,由总政和电影局领头,文化部门直接拨款拍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我们想听听编剧同志们的意见。”
刘一民用钢笔在笔记本上画了几道,细听其他人的见解。
“我认为要表现咱们的伟大胜利,应选择一处胜利,或者是解放战争的经历来拍,让观众感受到艰苦卓绝,感受到伟大胜利是建立在先辈的热血之上。”北影厂编剧说道。
八一厂编剧说道:“我觉得,要完全展现咱们解放战争的风貌,从双十协定开始拍,来一次全景展示。”
还有几名军队的文艺干部,各自表达出来了自己的想法,看法基本上差不多。
徐怀忠点了点头:“一民同志,你呢?你有什么想说的,我跟电影局的同志都想听听你的意见。”
刘一民直起身子说道:“诸位同志说的有道理,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用微观上的描写反映宏观上的胜利。
电影不是编年体,不能将所有的细节一一展现,要是如此,则篇幅过长。”
“哦?你继续讲,我们听着。”徐怀忠对刘一民的观点颇为感兴趣。
刘一民继续说道:“我认为既然是四十周年的庆祝,我们不用将时间线拉的过长,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而开局,讲述这期间发生的大事,从关键历史人物身上的变化,来表现宏观历史变化。”
“三大战役到什么时间段?”
“三大战役到建国这一时间段!”
“一民同志,你给我们详细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