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20章 龙卷风?不好意思,从此只有一个卷风!

第520章 龙卷风?不好意思,从此只有一个卷风!

第520章 龙卷风?不好意思,从此只有一个卷风! (第1/2页)

首日十七万册的销量离不开前期的宣传和刘一民本身影响力的助力,但这也是实打实的十七万册。内容如果不被读者认可,就算是泼天盖地的宣传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尼琪看到数据的第一时间想到的事情就是给刘一民报喜,一封封报喜的电报由出版商发出送往中国。
  
  尼琪发完电报之后,没有洋洋自得,而是在想如何能够将销量刺激到最高。
  
  经过跟自己的哥哥亨利.诺伊斯商量,他们决定在电视上策划一起刘一民书籍专题讨论会,由读者和相关专家一起参与,重点讨论的是《一个人的朝圣》。
  
  “美国人民应该接受一场友谊和亲情的洗礼,电视机和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淡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我们要重新认识到这种关系的伟大。”亨利.诺伊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
  
  除了准备一场电视讨论会,尼琪还发动自己的在文学界的关系不断的地在报纸上发表文学评论。
  
  这些商业性极强的文学评论上,总是出现一些“不得不读”、“人人都应该看一看”的字样。
  
  美国报纸疯狂追捧之外,欧洲的报纸也快速跟上,各大出版商都齐齐发力,准备大赚一笔。
  
  英国《泰晤士报》的文学评论标题为——《从遇见‘李明德’的那一刻起,我再也不想离开他。》
  
  李明德,正是《一个人的朝圣》里面的男主人公。
  
  法国《费加罗报》——《我们这一生,都应该来一次勇敢和安静的旅程。》
  
  德国《德意志日报》——《即使我们有性格上的弱点,也能带来振奋和救赎》
  
  日本《朝日新闻》——《一名中国退休老人的一百三十天和一千六百公里。》
  
  巴西《环球报》——《感动全球无数读者的东方文学著作,从荒谬的想法到感动世界。》
  
  刘一民的书从来没有在南美出版,南美国家大多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这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在南美留下的殖民印记。
  
  他们当地看到的刘一民的作品,大多来自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出版社。
  
  此次《一个人的朝圣》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销后,出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南美洲出版社决定前往中国,跟刘一民签订在南美洲出版协议。
  
  燕京,四合院,刘一民躺在摇椅上看着手里的电报,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这是各大出版社向刘一民报喜的电文,除了具体的销售数据外,还有他们接下来的宣传计划。
  
  最重要的是,各大出版社都想邀请刘一民到他们所在国演讲,或者给当地的读者写一封信。
  
  看各地出版社汇集出来的数据,目前《一个人的朝圣》在海外的销量即将达到八十万册。
  
  伴随着《奴隶的救赎》在全世界播放,这本书的销量也有显著的提升。
  
  加上其它的,估计今年收到的版税比去年有大幅度提升,很可能达到五十万美元,这是最保守的算法。
  
  放下手中的电报,刘一民走进书房,准备给各个出版社回电,回电的时候再附上一封给读者的信,另外谈一谈自己对这篇的感受包括写作的原因。
  
  刘一民在内容里面,也针对性的对国际读者不了解的地方进行回复。
  
  给读者写回信,还不能有重复,刘一民每一封信都得绞尽脑汁,写到第四封的时候终于缴械投降,允许内容有重复部分。
  
  【美国的读者朋友,你们是我见过最懂文学的读者.】
  
  【英国的读者朋友,你们是我见过最能领悟文学真谛的读者.】
  
  【法国的读者朋友,你们是最富有同理心的读者,我的心和你们的心在一起.】
  
  等到朱霖下班,刘一民终于将所有的回信给写好了,准备明天给寄出去。
  
  “刘老师,话剧剧本写的怎么样了?”朱霖推门走进了书房。
  
  “我的姑奶奶,你让我歇口气,明天下午一准写完。”刘一民说道。
  
  “我是你妻子,不是你姑奶奶。”朱霖抿嘴一笑,接着走到书桌前,看看刘一民在写什么。
  
  等将回信看完,朱霖捂着肚子笑道:“刘老师,感情全世界的读者都是最懂文学的读者,真是上什么山,唱什么山歌啊!”
  
  “你不能让读者心凉对不对?我这全都是肺腑之言啊!”刘一民拍了一下朱霖拿着信的手,让她放下。
  
  朱霖翻了一个白眼:“切!”
  
  刘一民将一封封信装进信封,为了怕装错,特意检查了两遍。
  
  要是真错了,对方登报的时候,换个抬头就能用。
  
  走出书房,饭菜已经摆放完毕,刘一民拿起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轻轻地咬了一口,新麦的香甜萦绕在口腔里面。
  
  杨秀云说道:“这刚出锅的白面馍就是软乎,一民,你多吃点,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白面馍,你小时候最喜欢吃了。”
  
  “娘,我这不吃着呢,就是好吃。”刘一民撕了一小块白面馍放进刘雨的嘴里面。
  
  饭吃到一半,刘一民笑着看向喜梅:“喜梅,你跟向东发展的怎么样?”
  
  “谢谢刘教授,我们就那样。”喜梅低下头将馍塞进嘴里,不敢抬头看。
  
  朱霖笑着说道:“这是成了啊。”
  
  “都是大姑娘了,没啥不好意思的,喜梅,你跟向东那小伙子好好处。”杨秀云乐呵呵地说道。
  
  “嗯。”喜梅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声音。
  
  刘一民和朱霖相视一笑,没有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而是跟朱霖聊起其它的事情。
  
  吃完饭,刘一民回到书房写剧本,朱霖回到卧室看书去了。她最近不仅看莎士比亚的剧本,也喜欢上了英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剧本。
  
  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无冕之王,尽管没有声音,但通过他夸张的动作也能将观众逗得哈哈大笑。后来,有声电影出来之后,卓别林更是如鱼得水。
  
  朱霖看的入迷,刘一民洗完澡回到卧室,她还在看个不停。
  
  “朱霖同学,别看了,再看下去眼睛都要坏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合上书本,揉了揉有点酸痛的眼睛:“卓别林不愧是喜剧大师,真正的艺术无需语言。他的幽默是天生的,别人是学不会的。每个导演有每个导演的风格,我的艺术风格是什么呢?”
  
  刘一民坐在朱霖的背后,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肩膀:“风格是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业务经验的综合反映,你现在还年轻。不带个人风格时代才是最恣意的时代,意味着你没有被定型,一切皆有可能。
  
  真形成了浓郁的个人风格,作品可能少了许多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东西。”
  
  “刘老师是个大教授,不好的事儿被你这么一讲,好有道理哦!”朱霖夸张地说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因为刘老师的话本来就很有道理。”
  
  朱霖享受的闭上眼睛,让刘一民手上的劲儿大一点。揉了约十分钟,刘一民拍了拍朱霖的腰:“好了,赶紧去洗澡。”
  
  “敷衍!”朱霖轻哼了一声,起身朝洗澡间走去。
  
  半个小时后朱霖回来,苦兮兮地说道:“刘老师,那个来了。”
  
  “来就来呗,还能不让来啊。”刘一民笑着说道。
  
  “又要受罪喽。”朱霖转身到柜子里拿了一片卫生巾:“这玩意儿就是好使。”
  
  以前国内女性都是用月事带,刘一民给朱霖升级成了卫生巾,刚开始诸多不适应,现在都离不开了。
  
  等穿上装备上床,朱霖躺下久久没有睡着,翻身用力抱住了快要进入梦乡的刘一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