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燕京四合院共一石,刘一民和郑渊杰各分五斗 (第2/2页)
“昨天忙了一天,睡觉都到了一两点,有点累。”刘一民解释道。
“嗯,都懂。”郑渊杰又给刘一民夹了一块山药。
刘一民看向梁向东:“小梁还没对象吧?”
“没,没有。”梁向东见话题传到了自己身上,忐忑地回道。
刘一民问道:“有没有相中的?”
“怎么?一民,你今天来是要给向东介绍对象?”郑渊杰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顺便问问。”
“没有,刘教授,我们家住在胡同里,大哥刚结婚,我有对象,也没地儿结婚啊。”梁向东无奈地说道。
“处对象而已,你想的还挺多。”
刘一民也没有什么说媒拉纤的经验,仔细聊了一会儿,刘一民将话题引到了喜梅身上。
郑渊杰和郭薇薇在旁边听出来了,这是要给小保姆说对象。郭薇薇冲郑渊杰使了个眼色,郑渊杰立即会意:“向东,我看喜梅不错,心灵手巧,能说会道,关键你们知根知底。”
“喜梅?”梁向东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
刘一民随即反问道:“怎么?你觉得喜梅配不上你?”
“不不不,不是。”梁向东急的语无伦次,逗得刘一民和郑渊杰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梁向东满脸通红的让大家别笑,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刘教授,喜梅能看上我吗?”
“呀,看来这是一对没说出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啊!”郭薇薇笑着拍了拍手。
刘一民松了一口气,回去跟老娘有交代了。
郭薇薇说道:“向东,你傻啊,要是喜梅看不上你,一民同志怎么会问?肯定是喜梅跟一民同志说了?”
梁向东急忙看向刘一民,双眼睁的滚圆,一脸渴望,眨都不敢眨。
“对,喜梅心思我知道,所以我来问问,小梁,要大胆追爱嘛。明天我给喜梅放一天假,你约着喜梅看个电影、逛个公园啥的。”刘一民说道。
“好,刘教授,谢谢您!”梁向东大声地说道。
梁向东不再吃饭,而是跑出编辑部到最近的电影院,看看有没有什么票可以买。
郑渊杰笑着说道:“向东这孩子不错,算账仔细,关键是爱学。咱们杂志的账目简单,他还愿意去学一些复杂的财务知识,这点很不错。就是有时候人有点内向,一个小伙子,安安静静地在屋子里待一天很罕见。”
“老郑,编辑部这边,要是工作忙起来,你再找个员工也不错,有时候该让人分担,就得让人分担。”刘一民说道。
“好。”
吃完饭,刘一民没有在郑渊杰这里久待,他先到大栅栏买了三只烤鸭,又买了点熟食。回四合院前,还得到朝内菜市场买点菜。
吴教授都邀请文研所的受训老师去吃饭,自己在结课之前不邀请一次说不过去。
朝内菜市场如今买肉已经不用票了,想买多少买多少。聚餐人多,做火锅最方便。
刘一民买了好几种肉,牛肉和羊肉都被打成卷,光涮锅也不够,再用猪肉炒几盘菜。
“老板,这豆腐给我来五斤、豆芽来个三斤、青菜,青菜我也要。”
如今的豆芽没加科技,豆芽根不长也没那么白,且看起来很瘦,吃起来口感很好。
回到四合院,刘一民将一堆食材拿进厨房,嘱咐喜梅今天早点做饭,大约四点左右,这群人就会过来。
“行,刘教授,您放心吧。多少个人,我先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十五个人做吧。”除了老师,还有闫真他们几个工作人员。
杨秀云正在逗两个小家伙玩,听到十五个人,吓了一跳,赶紧到厨房帮忙。
刘一民去清洗了一下铜锅,在院子里摆了两个,主要是家里总共就两个。
三点半左右,戴建业他们就赶到了院子里。走进来后,先跟刘一民打了一个招呼,接着是杨秀云和刘福庆,一声声“伯伯婶子”叫的两人心花怒放。
轮到戴建业,跑过去调皮地喊了一声“太老师”。
“来不是光让你们吃饭的,跟我一起洗菜。”刘一民说道。
一群人开始挽起袖子忙活,在摘菜的过程中还不忘逗一逗刘雨和刘林。
刘雨和刘林看到来了这么多人,人来疯似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等到五点,饭菜做的差不多了,两口铜锅摆在院子中间,热气腾空而起。
热腾腾的饭菜一道道的被端到桌子上,大家都没有动筷子,因为朱霖还没回来。
喜梅将最后一道菜摆到桌子上:“我的手艺不好,大家要是觉得有味道不合适的,我在厨房重新做。”
“肯定很好吃,这个香味勾的我肚子咕咕叫。”闫真笑着说道。
五点半,朱霖就下班回来了。闫真喊“师娘”,其余人起哄也喊“师娘”。
朱霖赶紧说道:“大家赶紧坐下吃,你们刘老师一直念叨着要请你们来家吃顿饭,可惜时间总是不赶趟。”
戴建业等人好奇地打量着朱霖,心里暗暗地给刘一民竖起了大拇指,老师就是老师啊!
“好了,大家赶紧吃饭,在家里吃条件就这样。”刘一民挥了挥手,让他们不要再客气。
等刘一民夹了一口菜,其余人才快速动筷,一时间,院子里筷子和盘子的撞击声、吞咽声不绝于耳。
易众天吃了几口后夸赞道:“好吃,刘老师,我们为了来打秋风,可是中午饭都没吃。”
“瞧你们这点出息,赶紧吃,不够吃我让人去买点熟食回来。”刘一民笑道。
梁永安说道:“够了够了,您可千万听老易胡扯,我们中午没吃饭,是因为我们不饿。”
“哈哈哈,老梁你不说实话。”戴建业也调侃道。
杨秀云看着这群人,一时间母爱泛滥,让他们尽管敞开肚子吃,以后想吃就来。
朱霖说道:“你们刘老师,天天在家里夸你们,说你们这届来培训的老师,知识水平高,以后肯定都是国内文学教授的骨干。”
“真的?刘老师,你在文研所明明说我们是你带过最差的一届。”易众天嘴唇涮锅辣的通红。
刘一民笑骂道:“文研所培训总共才几届?你小子净挑事儿。”
“严格来说,我们才是第一届。李良荣同志算跟我们一起的,更早的张立群同志,算是特例。”戴建业一顿分析下来,给这些人搞了一个大师兄身份。
刘一民说道:“回到各自的学校好好干,后来培训的老师都看着你们呢。但是也不要给我搞什么学术联盟,拉帮结派。”
“知道了,刘老师。”
喜梅又去抱来了三个大西瓜在院子里切开,让大家分头拿着吃。
傍晚八点,一群人才聚餐完毕。刘一民将易众天、戴建业几人叫到屋子里,把论文还给了他们,剩下的人在院子里帮忙打扫战场。
“上面有评分,戴建业写的最高是九十分,你们两个一个八十五,一个七十九,回去好好看看批改意见。”
“知道了,刘老师。”易众天的分数没超过戴建业,他情绪有点不高。
海子在帮忙擦桌子,刘一民走过去低声问道:“吃得怎么样?”
“吃饱了,刘老师。”
“对这聚餐氛围感觉怎么样?”刘一民问道。
“很热闹,但我有时候有点害怕。可能像鲁迅先生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没什么好害怕的,人是群居动物,没必要刻意寻找一个角落将自己藏起来,清净有清净的好处,热闹有热闹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