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小日本的真实目的 (第2/2页)
刘林站在刘雨的身前张开双臂,想要保护刘雨。
小美贺子尴尬地看向刘一民,刘一民走过去揉了揉刘雨的脑袋说道:“这位姐姐不是坏人,是好日本人。”
尽管如此,刘雨和刘林还是跑到一边儿玩去了。
刘雨低声问刘林:“哥,鬼子还有好的吗?”
“可能是好鬼子!”
朱霖下班后看到小美贺子,踢了踢刘一民的的凳子,让他介绍一下。
“这是我的妻子,这是小美贺子,当年燕大的日本留学生。”刘一民赶紧说道。
“你好。”朱霖伸出手说道。
小美贺子打量了一下朱霖:“您好,请多多关照,我看过您的电影海报,您比《霍元甲》电影里更加漂亮。”
“谢谢,你也很漂亮。”朱霖大方地说道。
晚上小美贺子在四合院吃饭,好久没有吃地道的中国菜,一直往自己嘴里扒个不停。等到吃完饭,再次向刘一民讲他的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和《霍元甲》的观影量。
“《霍元甲》很精彩,但是很多人不喜欢后面的部分。”小美贺子说道。
刘一民说道:“应该去正视历史,不仅是《霍元甲》,我认为《血战台儿庄》之类的电影,也应该在日本多多放映。”
“《霍元甲》我看了几遍,李君太帅了,堪比高仓健。”小美贺子笑道,提及《血战台儿庄》,日媒只是有报道过这一部电影,但没有上映的机会。
晚上九点,刘一民送走了小美贺子。朱霖看着小美贺子的背影问道:“她在中国几年啊,还挺熟悉中文。”
“四年吧?我忘了什么时候认识他们这群老外的。”
朱霖没再说什么,拉着刘一民回到了院里:“爸妈,再等两天就来了,你记得去接,别忘了。”
“放心吧,我还能娶了媳妇儿忘了爹娘吗?”
朱霖笑着去给刘雨和刘林洗澡洗脸,刘一民毛手毛脚地在旁边帮衬。
刘一民本以为不会再见到手冢治虫他们,没想到隔天傍晚,竟然出现在了四合院门口。
手冢治虫说道:“刘君,听说这里的饭菜十分美味,我们被香味吸引而来,你不会觉得打扰吧?”
说完,手冢治虫弯腰说道:“给您添麻烦了。”
“给您添麻烦了!”日本外务省的藤田野二等人也一起鞠躬。
刘一民心里吐槽,添不添麻烦你也来了,还真是没忘了日本的鞠躬老传统。
“进来吧,你们有什么想吃的,我可以让人给你们做。”
“已经很麻烦了,随便点,随便点。”藤田野二说道。
进来后,看手冢治虫等人对四合院比较感兴趣,刘一民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下四合院,看到刘一民后院还种着苹果树,手冢治虫还站在苹果树前拍了一张照片。
“刘君,等你有一天到了日本,我一定好好招待你,我想日本的文学界一定都会非常开心。”手冢治虫笑着说道。
藤田野二拿起旁边的铁锹给苹果树底部松了松土,并摆了一个姿势让人拍了张照。
刘一民心里一直在打嘀咕,这群人又来干嘛来了。
等参观完,手冢治虫看到刘一民摆放的茶具,向刘一民表示自己也喜欢喝茶。
刘一民将茶具摆好,掏出茶叶准备给他们泡杯茶:“你们学到的茶道都是皮毛。”
“刘君,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我们的茶道更优雅。”藤田野二说道。
刘一民说道:“茶的功能在于茶,在中国茶更重要的是实用功能。你们学会去后,把茶变成了一种仪式,甚至赋予了宗教和贵族精神。当然也不能怪你们,精心学习又漂洋过海带回去,是比较珍贵,可不是得好好拜着。”
手冢治虫静静地听刘一民讲茶文化,并没有听出其中的讥讽。倒是藤田野二听出来了,不过仍然是一副乐呵呵的谦卑模样。
“我对中国文化非常向往。”藤田野二说道。
“向往可以,学习可以,但不能偷,不能抢。”
藤田野二继续说道:“刘君,我们对你非常敬佩,你的文学作品在日本有很多读者,为了推广中国文化,推进两国文化交流,我们想跟你的文研所合作。”
“合作?”刘一民饶有兴趣地看向藤田野二,想知道这家伙打的什么主意。
“我们想跟文研所或者说您本人建立密切的合作,听说文研所有培训老师项目,我们外务省可以出资,资助他们到日本参加交流活动。”藤田野二见刘一民感兴趣,继续说道。
“交流?那用不用写一些在日本的美好回忆啊?”
“嗯?我们相信一定都是美好的回忆,如果刘君你要写的话,我们非常欢迎。如果合作的话,我们也会大力推广你的作品和电影作品。一切都是为了交流,相信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对我们彼此都是有利的。”
藤田野二这老小子脸上的喜悦之情都快流出来了,一边说一边来个日式点头。
“哦?推广啊,还有没有什么好处?”刘一民继续问道。
“刘君想要什么?”藤田野二问道。
“欸,这怎么是我要什么呢?是交流,交流。”
“对,交流,交流。以后作品在日本出版,我们会按照最优待遇,另外我们也有专门的约稿项目,我们愿意为了优质作品付出丰厚的资金,包括、散文、剧本。”
“就这些?”
“嗯?刘君,这还不够?”藤田野二觉得刘一民有点贪心,不过还是说道:“刘,我们也需要看到你的诚意。”
“我的诚意?我的作品在你们日本出版不就是诚意吗?以后啊,我的动画作品也可以在日本出版。”刘一民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藤田野二赶紧说道:“不不不,刘,你误解了,我们也希望文研所能够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比如支持日本电影、动画和文学作品进入中国。这对你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错,还懂得百利而无一害,那你也知道,我们是燕大下面的文研所,况且我是副所长,我说话不管用嘛!”
“刘君,你不要兜圈子啦,我知道你们的研究内容,你们是中国的智库,为政府单位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