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王瑶:你是历史的功臣 (第2/2页)
秦牧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今年文研所培训名额给我们暨南大学留一个,多点最好。”
“我明白。”
姚雪垠上车后,刘一民塞给了姚雪垠一封信:“老姚同志,麻烦把这封信交给徐驰。”
“好,你放心。老徐自从夫人走后,情绪还没好过来,有你关心,我相信很快就能走出来。”
刘一民挥了挥手,等他们走后又跟汤达成简短地聊了一会。
这次从新加坡回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第一、陈立人向一民学业奖学金捐赠的事情;第二、当初答应给谢忠侯寄点大陆的土,得找人去弄。
刘一民送完几人没回四合院,而是直接去了燕大。
燕大门口还挂着刘一民获得文学奖的横幅,刘一民找了一个人不多的路回到了燕大中文系。
严家炎看到刘一民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纳闷地问道:“今天怎么进来的这么顺利?”
“中午学生都在往食堂跑,我找了个人少的路。”刘一民又询问严家炎怎么中午没有回家吃饭。
严家炎没好气地说道:“我在这里等你的电话呢,生怕我回去了,你电话打过来了。”
刘一民向他解释了一下,自己刚回来也很忙。
“知道你忙,但学校这边也没你不行。五十万美元的捐赠,对于咱们燕大来说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捐赠,学校怕出问题。陈立人先生现在在厦门?”严家炎问道。
“对,他等咱们手续办好之后,他就赶过来。厦大和集美大学是陈嘉庚先生的心血,这次能给咱们五十万美元已经很不错了。”刘一民说道。
“你小子,咱们去见下丁校,然后和学校一起向部里递交一下情况说明。这件事情已经通过报纸传遍了国内,部里面审批肯定快。”
刘一民跟着严家炎走出办公室,碰到了教授王瑶,王瑶走过来夸赞道:“一民,但悲不见九州同,你这次为九州同做了一件大事,历史上会留下你的名字。五十万美元,你也是咱们燕大的大功臣。”
“王教授,过奖过奖,您不回家吃饭这是?”
“我现在就回,你吃过饭了吧?”
“吃过早午饭了!”
“什么叫早午饭?”
“早上中午一块吃了。”刘一民嘿嘿一笑。
王瑶摇了摇头无奈地笑道:“你呀你。”
刘一民带着严家炎没有去校办,而是直冲丁石荪的家。正在吃饭的丁石荪看到刘一民,连忙放下筷子:“一民,快坐!严教授,你们中午没吃饭吧?”
“丁校,我跟一民还都没吃,我们两个想尝尝丁校家的伙食。”严家炎调侃道。
丁石荪笑道:“来,尝一尝,不是什么太好的饭。”
丁石荪的夫人起身去厨房又下了两碗面条,坐在旁边听严家炎和刘一民讲起五十万美元的事情。
“这钱真是解了咱们学校的燃眉之急,五十万美元,比钱更重要的是外汇,我准备向部里面申请,这笔外汇呢就由咱们学校使用,用来购买科研仪器。”丁石荪看向严家炎和刘一民,征询他们的意见。
“丁校,用外汇可以,但这笔钱不会挪作他用吧?”严家炎忍不住问道。
“这钱我敢挪用吗?转换成人民币后放入奖学金账户。”丁石荪表情十分严肃。
严家炎尴尬一笑:“是我小人之心了。”
刘一民本来想提议奖学金如同基金会一般,适当的进行经营赚取收益。但想到现如今国内A股还没成立,加上各方面监管政策的不完善,这笔钱别搞丢了。
“一民,你在想什么?”丁石荪看向刘一民。
刘一民笑道:“我说校长高见,各方面都需要用外汇,尤其是理工科。咱们趁着跟外国关系比较好,多进点科学仪器才对。”
“好,那就这样办,你和校办共同起一份申请,准备对接陈立人先生的资金。”
下午,刘一民和严家炎一直在校办忙活,等文件起草完之后,立即由校办的同志送到了教育部。
文件刚到,对方电话就打了过来,称已经批准了,让他们尽快对接。
丁石荪挂断电话看向刘一民,询问陈立人什么时候会到燕京,捐赠了这么多钱,得给人办个典礼。
“怎么着也得半个月吧,厦大和集美大学不也得弄个典礼?他还想参观一下鹏城,这都是时间。”刘一民思考后说道。
“一民,你应该知道他下榻哪个酒店吧?你跟他拍电报定个时间。”丁石荪说道,他已经迫不及待接收五十万美元了。
“行,具体时间确定后,我跟您说。”
刘一民和严家炎走出了校办,两人在校办待了一下午,眼看就快要下班,刘一民去跟文研所的老师和学生见了一面,就回到了四合院。
晚上的饭菜非常丰盛,朱母将红参凤龟汤推到刘一民旁边:“霖霖,给一民盛碗尝尝,好久没做了,也不知道咸淡如何?”
“妈,我自己来吧。”刘一民刚想伸手,朱霖已经拿起了勺子,笑着盛了两勺放在了刘一民旁边。
以前都是乌龟和鸽子单独煮,今天这是放在一起煮,刘一民品了一口,味道不错,不过也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晚上吃完饭,刘一民走进书房给郑洞国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和谢忠侯的约定。
这件事儿光靠刘一民,肯定不能够,还得依靠黄埔同学会,他们陆续建立了各地的分会,一纸电报就有人去办这事儿。
“一民,你明天过来吧,老家伙们都想见见你,知道你回来忙,就没有打扰。你明天有时间吗?”郑洞国问道。
“有。”
“行,那过来吧。我们看到你的那篇《上岛老兵何日可见爹娘?儿盼娘,娘盼儿,坟茔天各一方!》,大家感动地都流下了眼泪。”
“好,我明天早上九点左右到。”
郑洞国挂断电话,就开始跟其余人联系,让他们明天过来见面。
刘一民挂断电话,没有写东西的念头,而是冲着朱霖勾了勾手,两人同时打了一个哈欠,向朱母她们示意准备睡觉。
第二天,刘一民吃过早饭,骑着摩托抵达了郑洞国的家里,黄埔同学会的这些人正站在郑洞国的家门口等他。
“诸位怎么不进去?”
“大家想早点见到你嘛,你这次跟岛上交流,肯定知道不少消息,你给我们讲一讲。”郑洞国说道。
刘一民停好摩托车:“其实也没啥,整体上的消息大家也都读过报纸知道,详细点的他们也不会告诉我。主要还是取点土寄过去,缓解老兵们的相思之情。”
“有没有老孙的消息?”郑洞国问道。
郑洞国和孙立人的关系在以前说不上多好,在东北战场,他曾经多次私下批评孙立人傲慢自大。
但目前两人已经天各一方,早没了当初的芥蒂。
刘一民走进去说道:“听说比以前自由点了,现在能自己种果树,成熟后由孙夫人送往水果市场售卖。”
“唉,可怜呐,比我还可怜,我被关了27年,孙立人已经被关了三十年了。”黄维叹口气说道。
郑洞国道:“给老孙送点家乡的土,也不知道能不能结出家乡味道的果子。”
“关键是不知道能不能送进去,得让人找准孙夫人出门的时机。”刘一民说道。
给其他老兵送杯土没什么,但给孙立人送就很考验胆量了。
众人一时间都有些沉默,郑庭笈出来活跃了一下气氛:“至少孙将J还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众人坐下后,刘一民根据谢忠侯所讲,重点讲了几个地区,并告知他们谢忠侯在香江的地址。
“寄东西的时候寄信人的名字就写‘家乡’,也不用寄太多,一杯就行,太多了他不好带回去。奉化溪口,也单独挖一杯。”刘一民说道。
在场的人很认真的记下刘一民所说的话,记下后,大家笑着谈起刘一民的文章,并估计对面什么时候会有反应。
“蒋大的反应也太迟钝了。”黄维吐槽道。
ps:不好意思,今日突然很疲惫,更一章。感谢泰迪会转轮的1500点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