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64章 刘郎才尽?师徒共击之

第464章 刘郎才尽?师徒共击之

第464章 刘郎才尽?师徒共击之 (第2/2页)

你是工人,干了一天活很累,回到家拿起一篇武侠,此时是不是会感到非常轻松?你将自己想象成霍元甲大杀四方,是不是更高兴了?”
  
  刘一民从文艺作品的作用出发,将读者的心理给一一剖析出来。通俗最重要的功能是娱乐,娱乐的好了慢慢地就会变成后人的研究对象。
  
  金庸本人暂且不提,他的武侠刚开始被学界鄙夷,后来登堂入室,成了学者的研究对象,燕大严家炎是最早将金庸搬进大学的人。
  
  “传统文学的读者群体和通俗文学的读者群体一样吗,我想不一样,但肯定有重合的部分。我们的读者并不都一样,他们有不同的经历、知识储备、文化背景、甚至说阶级地位。一种能够获得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必然是打动了某部分读者的心。”
  
  精英文学、传统文学、通俗文学等文学种类,指向的既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指阅读此类的作品的读者。
  
  八个人加上旁听的闫真,手中的笔记得越来越快,十月份的阳光照进教室,每个人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刘一民告诉他们,作家本人可以有自己的坚持,但作为学者,必须以中立的态度去分析各种文学作品流行背后所代表的原因。
  
  “为什么?因为你们是老师,你们不仅承担着教化学生的重任,还有向整个社会输出观点的重任,你们每说的一句话,都要严谨,要不然是会贻笑大方的。
  
  要是谁总是搞点惊人之语,说点漫无根据的胡话,就把文研所这段经历给抹去,老子丢不起这个人。”
  
  课讲完之后,戴建业冲着刘一民说道:“刘老师,报纸上那些人不认可您怎么办?”
  
  “跟他们辩论!”
  
  “他们不听怎么办?”
  
  “骂他们!”
  
  “还不听怎么办?”
  
  “骂到对方闭嘴。”刘一民看到易众天撇了撇嘴,笑着问道:“怎么?新中国你还想动手啊?”
  
  “刘老师,我我可没说。”易众天缩了缩脑袋。
  
  李良荣说道:“我看最近报纸上的言论越来越激烈了,甚至有人说”
  
  “说刘郎才尽是吧!”刘一民平静地说道。
  
  刚开始对《霍元甲》的讨论是刘一民为什么要写这种,愈演愈烈,慢慢成了刘一民写不出来其他的了,只能写一写下三滥的通俗文学了。
  
  刘一民让闫真去办公室将自己的包拿了过来,从里面抽出了几份手稿递给了他们,让他们学习一下反驳之道。
  
  戴建业看了看标题,呼吸紧促了几分,双眼迅速往下看,还没看完,戴建业就抬头苦笑道:“刘老师,你不是说先辩论吗?怎么上来就骂啊,而且很.很有力量。”
  
  戴建业想了半天,才想到了一种委婉的说法。
  
  “因为这群人已经不是普通的反对者了,必须重拳出击,封住他们的嘴。”刘一民用拳头敲了敲桌子:“让你们看看为师如何舌战群儒!”
  
  骂的人很多是刘一民上次发表《戏台》得罪过的人,这次人家找准机会来复仇了。
  
  刚开始还缩头缩尾,看刘一民没什么反应就不装了,开始以真名示人。西北的张先亮,是其中的主力军。他后来越想越觉得刘一民《戏台》是在骂他,骂他靠着作品跟有夫之妇光明正大的同居。
  
  尤其是后来刘一民的反驳之言,更是让他在单位被指指点点。
  
  《为什么要写通俗文学?为通俗文学正名!》
  
  《整天将文学挂在嘴边的作家,不见得写了多少纯文学作品!》
  
  《到底应该是群众文学观还是半精英主义文学观?》跟精英主义文学相比,坚持传统文学的人算是个半精英主义。
  
  《所谓的作家,你们的读者是在中国还是西方、是城市还是乡村?》
  
  《通俗文学上不得台面?你们就上的了台面吗?》
  
  一篇篇手稿,让教室里的九个人看的浑身燥热。等刘一民将手稿收走离开教室的时候,梁永安跃跃欲试地说道:“咱们是不是应该来一次论战实习?”
  
  “不好吧,咱们万一丢了人可不好了。”易众天手上也有点痒,但是又觉得水平不够,会添乱。
  
  戴建业嘿嘿一笑:“起个笔名不就好了,谁知道是咱们啊!”
  
  戴建业长得精瘦,他这一笑,顿时让旁边的几人不自觉地离他远了点,这小子有点蔫坏啊!
  
  “那咱们就各凭本事,不要跟咱们文研所丢脸。以后文研所的学员越来越多,咱们可都是师兄,别人大家提起来就觉得脸上无光。”
  
  李良荣无奈地说道:“我是新闻专业的,写这种文学评论和文学思想的文章我不太擅长。”
  
  “你擅长新闻啊,我搜集了一下报纸上的人名,都是劣迹斑斑,比如这个张先亮”闫真将自己提前搜集的报纸放在了桌子上,这些报纸大多都是一些地方报纸。
  
  报纸上关于《霍元甲》的非议越来越多,但一直是单边响的状态,随着《燕京日报》的第一篇文章出炉,刘一民终于开始了全线反攻。
  
  大家骂在兴头上,以为刘一民被戳中痛处,不敢发声,谁成想反击是如此迅猛有力。
  
  之前只有零星的反驳声音,比如蒋子龙,蒋子龙这个态度在文坛老诗人和新诗人之争的时候就表达过,不要总是瞧不起老作家,每个老作家能成名自然是有原因的——上山的人不要嘲笑下山的神。
  
  蒋子龙细数了一下刘一民的作品,一篇篇剖析,又指出国外的两个文学奖来反驳他们。
  
  当然蒋子龙也有点难受,难受的是自己为什么没想出来,霍元甲的老家可离自己不远啊!
  
  《今古传奇》的销量持续攀升,月中的时候已经卖了一百四十多万册,什么文学四花旦,除了《收获》之外,还真没能打的。
  
  清晨,张先亮悠闲的走进单位大门,旁边的朋友立即拉住了他。
  
  张先亮率先说道:“老季,怎么了?对方还没说话是吗?我昨晚睡不着,我在想咱们是不是太过了?刘一民同志以前可是风光无限,现在沦落到写通俗文学,想必自己内心也很不好受。”
  
  “他不好受?老张,你看看这几张报纸吧,全线反击啦,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张先亮愕然过后匆忙拿起报纸来看,看完之后脸色难看,里面的有些话是直往自己心窝子里戳啊!
  
  关键是这些报纸都是大报,比地方的报纸影响力可大多了,《中青报》都来凑热闹了。
  
  《中青报》这类的报纸不能发表言辞太激烈的文章,发表的是刘一民对文学观的讨论——《到底应该是群众文学观还是半精英主义文学观?》
  
  “这是拿自己在文坛的地位来压人,嘴巴大了不起啊,咱们嘴小,但人多力量大。”老季愤怒地嚷嚷道。
  
  刘一民要是在此估计会笑脱水,我不反驳你们说我无话可说,我一反驳你们说我借势压人。
  
  《今古传奇》的编辑部看完这些文章感觉大快人心,决定下期将这些内容放到杂志的后面。
  
  “咱们要支持刘一民同志,这是咱们通俗文学的一次重要机遇,要是讨论赢了,咱们腰杆子就能直起来,要是讨论输了,咱们腰杆子得继续弯下去!”
  
  “主编,咱们能做点什么?”
  
  “咱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给刘一民同志添乱就行,另外继续在报纸上报咱们的销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