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蒋大求书 (第2/2页)
咱们文研所提的这个事儿,也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啊,这也有损你第一副所长的威名。”
“汪厂,你别给我灌迷魂汤。不过我可以试试,咱们文研所也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啊!”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这样,咱们特事特办,只要剧本好,挣到了钱了,我们北影厂可以多给剧本费。我听回国的同志说,你在美国一个电影剧本卖几万美元。国内这些钱对你来说太少了,可目前只能这样。”
“汪厂真是不出国门知国际事啊!”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得熊说道:“一民,我看呀等年底,外汇局应该给你颁发个创汇先进个人。”
“哈哈哈,朱厂,那还得麻烦您遇到外汇局的领导时提一嘴,顺便让他们多给文研所点外汇额度。”刘一民说道。
走出北影厂,刘一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电影厂和动画厂都是如此,缺乏合适的剧本,尤其缺乏能够在国外打开局面的剧本。
回到家,朱霖高兴地走了过来:“刘老师,我通过《西游记》剧组试戏了。”
“嗯?他们剧组不是在外地吗?”
“杨洁导演临时回了一趟京。”
《西游记》剧组在1985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钱不够了,央视投资三百万以为势在必得,没拍摄多久钱就不够了,央视还以为杨洁导演贪污了,匆匆跑去查账,最后发现拍《四大名著》确实费钱。
上一世是朱霖去剧组试的戏,现在朱霖是两届双影后,还是人艺导演,不再是那个略微出名的朱霖了,待遇自然也不一样。
“杨导说原先觉得我不太适合,试了试戏就决定是我了。”朱霖说道。
“杨导眼神不错,要是看走眼了,我可是要给她拍电报为你申冤。”刘一民笑着走进了客厅。
喜梅快速地将饭菜端到了桌子上,准备吃饭。朱霖不断地讲着杨洁跟她见面的事情,认为杨洁对《西游记》剧情的把握让她叹为观止。
刘一民几人就静静地听着她讲,时不时给一句情绪价值十足的赞叹声,夸得朱霖飘飘然。
“咦——”
“呀——”
“嘶——”
“好”(鼓掌声)
6月底,燕大终于放假,刘一民一边写作,一边准备带两个小家伙到北戴河玩一玩。
不过还没等出发,一则电话就打了过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韦君怡,但是打电话的地点则是文化部。
“一民,你来一趟部里,有事情要跟你讲。”韦君怡连忙说道,也不说什么事情,催的跟要火烧房子一样。
好在刘一民住在四合院,距离文化部不远,拧下油门的功夫就到了部里。
部里小会议室,夏言、张光年、汤达成几人都在,韦君怡将一份购书单递给了刘一民。
这是一份《血战台儿庄》的购书单,数目约有五百本,另外有三本《特赦1959》。
“韦大姐,这购书单有什么问题吗?”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你看落款公司。”
“落款也没问题,不过这购书单为什么直接送到出版社?这点量书店就可以解决了吧?”
“这是香江的一家报纸,偏对面的。购买这批书就是为了运到岛上,还透露了风,说是对面地区领导要看的。”张广年说道。
“蒋大啊,他想看就让他看呗。”刘一民无所谓地说道。
夏言接话道:“这不是一个寻常的信号啊,对方想看,什么渠道买不住,还通过这方式?偏偏点明是蒋大看的。”
能寻常才怪了,刘一民暗道。
“他想干什么?”张广年纳闷道。
刘一民说道:“示好,但具体的原因,各位别问我,我也不清楚。”
“这件事情已经通报给领导了,具体等他们做决定吧!”汤达成说道。
风风火火的将刘一民叫过来就这事儿,刘一民颇为无奈,关键是他们说的也不管用啊!
几人碰了碰头,只得出一个结果——此事保密,唯上级决断是从。
晚上,一辆车停在了四合院门口,正在外面跟梁大妈说话的杨秀云看到车就急忙抱着两个小家伙回来了。
“老首长,您请进。”刘一民说道。
老首长豪爽地笑了几声,走进院子跟朱霖、杨秀云聊了一会儿后,径直走进了刘一民的书房。
“知道我来找你为什么吗?”
“为书的事情。”
“是啊,这批书已经同意卖给他们了。”老首长说道:“你这本书动静可够大的。”
“正常,他们肯定会看,毕竟这是正面战场的胜利。想看看咱们怎么写?如何写?善意或者恶意。”刘一民说道。
“你懂得挺多,你讲讲,他这是要干什么?”
“示好,我觉得蒋大应该是绷不住了。两岸消息隔绝太久了,咱们已经释放出了善意,他们想看看咱们的善意有多大。”
蒋大年事已高,三个儿子也已经无法接B,大儿子身体不好、二儿子因为“江南案”名声臭了,三儿子瘸了。
江南案是指被控刺杀美籍华人作家江南,只因为对方写了他们家的丑闻。都八十年代了,特务还是喜欢用这招,关键是这招用到了美国身上,美国自然不能装作看不见。
各种内因外因互相的交织,蒋大开始试探大陆的态度了。
“是啊,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就干脆再多送他们点书。两岸同是一家人,不能分离太久了,只要有机会,我们就要努力争取。”老首长说道。
“是啊,亲人相隔海峡,骨肉分为两岸。”
“你政治敏感性挺强嘛,咱们79年提出三\通,对面没什么回应。几年了,也应该给点回应了。”
书房里,老首长跟他讲了讲黄维等人听到这件事情的态度:“他们也很激动,觉得应该让对方看一看咱们的诚意。”
《血战台儿庄》这本书,对方说不定已经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