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最美的青春》首演 (第1/2页)
朱霖拿着一包东西走来后,喜梅紧随其后也抱着一堆东西。冬天来了,里面大部分都是冬装,还有一部分紧俏的食品或者补品。
刘一民看着里面的皮袄棉裤笑道:“朱霖同学有心了。”
“这花了不少钱吧?”杨秀云摸了摸料子和厚薄度问道。
朱霖笑着扶杨秀云坐下,又从旁边拿出来一件毛衣和棉衣给杨秀云试:“妈,花不了多少钱。”
蓝色的列宁装棉衣和藏色的针织毛衣,看起来就非常保暖。
“霖霖,咱家又不冷,不用给我买,马上要阳历年了,记得给你爹娘买点东西。”杨秀云看着以前城里人才能穿的列宁装棉衣,还是忍不住穿在身上试了试。
朱霖给杨秀云和刘福庆买衣服是最纠结的,买时兴的又怕他们觉得花里胡哨的不穿,只能买这种老款的。
“妈,我知道,等过两天我再给他们买。”朱霖说道。
除了衣服外,又买了毛毯制成的褥子和被套,适合在老家用,特别保暖。
这些东西分了好几次才用邮局寄回汝县,光邮费花了朱霖半个月的工资。
燕大,刘一民走进中文系,两名学生迎面朝他走来跟他打了一声招呼,刘一民顿住脚步喊住了两人:“你们的口音听着怎么像是汝县的?”
“刘教授,我俩就是汝县的,一民班的学生。”两名男生激动地说道。
“你们就是今年考上燕大的汝县学生?”
“对,我叫李儒林,他叫梁贵生。”
刘一民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两人:“你们怎么不来找我?我得知咱们县出了两名燕大学生,心里很高兴,还以为你们会来看看我这个老乡呢!”
刘一民不带大一的课,这是第一次见到两人。
两人支支吾吾的,李儒林半晌说道:“我们不好意思,怕打扰到刘教授。”
“你们今天来系办是干什么?”
“系里招学生勤工俭学,我们两个过来试一试。”
刘一民皱着眉头问道:“你们两个生活有困难吗?”
“没有,没有,我们就是想有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除了学校发的钱外,县里给我们也有生活补助,一个月也有二十块钱!”梁贵生急忙说道。
刘一民将他们两个带到办公室里面:“这样啊,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我,我办公室就在这里。今年县里高考除了你们两个,其余人考试怎么样?”
“还有两个在师大和人大,考上本科的应该有一百多个。”
吴组缃正在喝茶,听到这熟悉“嘶”的吸溜了一声:“你们县不错啊,教育大县,本科一百多个。”
等他们两个走了之后,刘一民笑道:“吴教授,您别喝那么烫的水。”
“你以为我是被烫的啊,小小县城,出了一堆大学生。”
“我们那儿可是人杰地灵,有时间去我们汝县做客,我带着您转转。”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
“算了吧,去你们那里吃煤啊!”吴组缃调侃道。
刘一民指了指燃烧正旺的煤炉:“咱现在没煤活不了啊!这不是煤炉啊,这燃烧的是我的家乡。”
“好了,一民,上课去。”王瑶起身说道。
刘一民合上课本,跟着王瑶走出了教室。
中午,刘一民请李儒林和梁贵生两个小老乡吃了一顿饭,两人一开吃话也多了不少,讲了很多来到燕大不习惯的地方。
从一个小地方来到燕大,外面的世界太过丰富,让两人产生了不少自卑感。
刘一民跟他们讲了讲自己刚来燕大的时候的情况,发现自己没什么可举例的,于是换了一个人,换成了刘振云,不过没提他的名字。
“来燕大是学习的,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些不适应的东西,慢慢就会适应。”
上大学前大家都喊着到大学开眼界长见识,但真的开眼界的那一瞬间,会出现各种不适应。
吃完饭,刘一民又勉励了几人几句。两人感动的目送刘一民离开,发誓要以刘一民为榜样,好好在燕大学习。
1985年元旦,燕大举办了元旦晚会,刘一民带着一大家子人都到了现场看晚会。
晚会上学生社团排练了不少有趣的节目,《吃面条》《天下第一楼》都在此列。
最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穆拉土带着外研社的留学生,排练了话剧《宠儿》。
朱霖看到留学生上台之后大呼这才是真正的《宠儿》:“咱们人艺的演员上去还得化妆,这群留学生妆都不用画。”
穆拉土等人尽管在说台词的时候,有点磕磕巴巴,但是光黑人和白人表演种植园的历史,就足够让燕大学生将手拍肿了。
“就写实这一点,人艺的演员确实不如他们。”
人艺的演员黑人妆画出来十分不自然,全靠演技在线撑起整部话剧。
这群学生都能表演成这样了,也不知道百老汇排练的《宠儿》看着到底如何。
《宠儿》和《绿皮书》分别于11月份和12月份于百老汇正式开始演出,根据负责人和米勒给刘一民发来的电报,演出之后效果非常好,《宠儿》首演后半个月的票都售罄了,来看的人里有许多美国学界和艺术界人士。
“刘老师,你看你看,这情景演的好。”朱霖指着舞台上的画面说道。
“这不都是人艺的动作嘛!”
“他们改进了一下,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偷师的,没听说他们向蓝老师和苏老师学习啊!”朱霖疑惑地说道。
刘一民道:“估计燕大的话剧社在其中也帮了不少忙。”
等《宠儿》表演完,台下全部都是喊“好”的声音。学生和教授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穆拉土演出结束后,还在上面讲了黑人是如何到美国的历史。
演员下台,穆拉土直接找到刘一民询问他们表演得如何。
“在演外国戏这一块,人艺在你们面前也得甘拜下风。”刘一民笑道。
穆拉土说道:“我们有这个念头很久了,排练了三个月,本来想的是平常在学校向中国学生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顺便丰富一下留学生的文化生活。
12月份听说燕大要举办元旦晚会,我们听到后都觉得必须要参加一下。”
最后就是评奖环节,这群留学生的表演的话剧,在最后评奖的时候,被评为了二等奖。
随着人群,一家人离开了燕大。
进入一月后,燕京稀稀拉拉的下了几场雪,每次都是雪花不等落地,就已经被风吹散了。
这天,刘一民刚回家,就听到杨秀云和喜梅高兴地抱着两个小家伙来到刘一民旁边,大声地告诉他两个小家伙会说话了。
“小雨,叫声奶奶给爸爸听听。”喜梅笑着说道。
刘雨很听话的冲着刘一民叫了一声“奶奶”,刘一民高兴地将刘雨的脑袋转向杨秀云的方向:“奶奶在这里呢?叫爸爸!”
“刚会说话,哪能那么快!”杨秀云埋怨道。
不过杨秀云刚说完,刘林含糊不清地喊了一声“爸爸”,这声音让一家人都给乐坏了。
刘一民也不再去想着写书的事情了,抱着两个小家伙教他们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喜梅开心地说道:“刘教授,今天我们正在看电视,电视上的演员正在喊奶奶,刘雨和刘林也跟着喊了起来,我跟杨姨刚开始差点没听出是电视的声音还是他俩的声音。”
四月份出生,到隔年一月份才会说话,对比刘一民会说话的时间,两人够晚的了。
杨秀云眼看孙子孙女还不会说话,从12月份开始肉眼可见的急了,不但自己教,还让喜梅天天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