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29章 《最美的青春》发表

第429章 《最美的青春》发表

第429章 《最美的青春》发表 (第1/2页)

“白人?”两人都有些疑问。
  
  “对啊,白人去回忆一下肆意支配黑人生命的时光。有钱看话剧的,大部分还是白人。大部分的黑人还是过着惨淡的生活,在温饱线上挣扎。黑人社区的犯罪率高,政府也不会去花大力气建设。”
  
  刘一民向两人解释了几句,又说道:“白人看不起黑人,偏偏黑人也不争气。”
  
  蓝天野和苏民对黑人了解不多,提出了几点疑问,被刘一民一一解答,又给两人讲了讲几个黑人社区暴乱的事情。
  
  “不自强者,不能强!”蓝天野说道。
  
  苏民问道:“一民,你今天来是干嘛的?”
  
  “我?忘了,我给人艺送个剧本。”
  
  苏民:“剧本?”
  
  蓝天野笑眯眯地问道:“什么剧本?”
  
  “讲塞罕坝故事的,这不算什么大戏,让你们排是杀鸡用宰牛刀了。”刘一民让两人看了看。
  
  将第一幕看完后,苏民道:“其实我”
  
  “其实我们觉得适合小朱排!”蓝天野抢先说道。
  
  刘一民笑道:“蓝老师言之有理,我看也是,不是什么大场景戏,具体还是等我万老师安排吧!”
  
  苏民后知后觉地说道:“老蓝你怎么抢我的台词啊?”
  
  等刘一民走进曹禹的办公室后,蓝天野笑骂道:“你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唉!”苏民摇了摇头道:“有点急了。”
  
  “走咱俩去找院里的编剧聊聊,万一他们有什么适合咱们排的剧本呢!”
  
  办公室内,曹禹看完刘一民的剧本问道:“还没有发表啊?”
  
  “过几天就发表了,这不是知道咱人艺缺剧本,赶紧写好给您拿来的!”
  
  “呵!”曹禹的笑几乎是用鼻子发出来的。
  
  “您觉得如何?”
  
  “剧本是不错,展现了塞罕坝林场同志们战天斗地的工人阶级豪迈气魄。马上风沙就要再次降临了,我看像《忠犬八公》一样应景。你觉得找谁排练比较好?”
  
  “朱霖!”
  
  “我还以为你会扭捏一下呢!”
  
  “万一我是假客气,您当真了咋办。”刘一民笑道:“这剧本她来排练完全没什么问题,换了其他的导演确实大材小用。”
  
  曹禹笑道:“小朱应该好好锻炼一下,《好运大厦》就排的很不错,应该趁着《好运大厦》的成功,再推出一部自己主导的话剧,那就这样说定了。”
  
  曹禹将朱霖叫了过来,郑重地将剧本交给了她:“好好排,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不管是导演还是我,都可以。”
  
  “万老师,我一定好好排,不给您丢脸。”
  
  “错了,我这张老脸算啥,你不给自己丢脸就行。”曹禹说道。
  
  等朱霖走后,刘一民跟曹禹谈论了一会儿,曹禹询问他最近在忙什么。
  
  “文研所的事情,另外就是桂省电影制片厂要拍《血战台儿庄》,让我写剧本。”刘一民老实地说道。
  
  “台儿庄?好题材啊!话剧也可以演嘛,当年大家得知台儿庄大捷,都很兴奋。老人家说我们就应该一月打一次像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一样的胜仗来振奋全国军民的信心。”曹禺给刘一民讲了许多自己知道的资料。
  
  在人艺呆了一个上午,吃完中午饭,刘一民来到燕大上课。
  
  上午刘一民和朱霖也没有交流剧本,跟其他导演不一样,他们俩对剧本的交流在被窝里就能完成。
  
  大二的孔庆冬自从上了刘一民的第一堂课之后,再上课就老实了许多,也不说什么怪话了。
  
  不过平日里,倒还是时不时有些怪话,只比以前少了那么点。
  
  那一节课堂上的内容被新闻专业的学生记录了下来,直接发在了校报上,不止在学生中间,在教授中间也引起了一些轩然大波。
  
  整体来看,对于刘一民的看法支持者多,历史系的主任在之后亲自写了一篇文章——《真名士和假名士》,针对名士的曲线入仕的名利做了分析。
  
  讲课间隙,有学生询问刘一民能不能帮他买一张话剧票。
  
  “什么票?”
  
  “《宠儿》”
  
  “《宠儿》啊,票比较难买,说说你为什么要去看?”
  
  学生答道:“我想写一篇关于黑人生存状况的小论文。”
  
  “包在我身上,不过别谢我,有时间谢谢你师娘。”
  
  “刘教授,我也想看。”
  
  “你们想看啊,你们自己买。这位同学是想写论文,所以我才帮他,你们都写论文啊?”刘一民乐呵呵地说道。
  
  其余的学生顿时无奈地叹了口气:“哎呀!”
  
  王立群坐在后面,对于刘一民跟学生的相处方式感到非常羡慕。
  
  “立群,你是主攻古典文学的,怎么有时间来听我的课?”
  
  “刘教授,咱们文研所研究传统文化保护,我通过您的课了解到文化入侵的重要性,才能促进我研究的急迫性以及认识到古典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王立群说道。
  
  刘一民赞许的点了点头,指着其余的学生说道:“大家以后多跟王老师聊聊天,王老师是河大毕业的,功底很扎实。咱们要好好的向王老师学习,低调谦逊懂得多。”
  
  孔庆冬觉得刘一民在说他,于是起身问道:“刘教授,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说自己观点的自由。”
  
  “孔庆冬同学坐下,每个人都有讲观点的自由,但不能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错误百出,贻笑大方,这也不是自己讲观点时想要的结果吧!
  
  同学们,一个观点的提出可以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可以变成完美,但不能是愚蠢的!希望各位同学以此话为戒!”
  
  第二小节课讲完之后,刘一民跟王立群一起离去。
  
  孔庆冬等人走了之后,低声冲着室友说道:“我怀疑刘教授针对我。”
  
  “针对你,别开玩笑了,能被刘教授当面骂的人不是诗人作家,就是教授,你?”
  
  “唉,你怎么不信!”
  
  “刘教授不是特指,是泛指,是想让我们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刘教授用心良苦啊!”
  
  教室外面,刘一民问道:“在燕大这阵子食宿觉得如何?”
  
  “刘教授,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有什么事情来找我。”
  
  “谢谢您!”
  
  “不用客气!”
  
  王立群在路上又向刘一民询问了几个问题,主要是对美西方文化侵略不懂的地方。
  
  “我那儿有一份论文,一会儿你拿过去看看。”刘一民说道。
  
  “谢谢您刘教授!”王立群高兴地说道。
  
  东总布胡同,连绵的秋雨拍打着胡同两旁的落叶,刘一民将摩托车停在墙边一角后,快速地走到旁边的四合院门口敲响了门。
  
  趁着主人开门的间歇,刘一民脱下雨衣,整理着衣服和头发。
  
  门打开后,一名老人朝着刘一民拱手道:“是一民同志吧?”
  
  “您是程首长?”
  
  “正是鄙人!”
  
  刘一民笑道:“程首长,不好意思,今天打扰您了。”
  
  “唉,说什么打扰不打扰,我还以为下雨你要不来了。快请进,快请进,你就是我今天最大的贵客。”程思远拉着刘一民的手往里面走。
  
  程思远跟着李宗仁归国之后,就住在了东总布胡同。
  
  这个胡同可是不一般,位置在王府井东侧,燕京饭店后面,北面就是被杨诲教授火烧的赵家楼,这胡同一直都是政要云集的地方,美国的史迪威也曾经在这里住过。
  
  院子里面的摆设很简单,程思远邀请刘一民坐到书房聊天,走进书房后,程思远打开窗户,看着屋檐下落下的雨说道:“你听过蒋捷的听雨吗?”
  
  “我会。”
  
  程思远打着拍子吟唱道: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