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第1/2页)
房间内,刘一民在梦里听到李聪仁的呼喊,迷迷糊糊的从中醒来,疲惫地揉了揉略带头痛的脑袋走到门口将房门打开。
李聪仁红光满面,双眼外凸,看着他亢奋的样子,刘一民问道:“什么事情?”
“刘,你看,你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了。”李聪仁激动地将《时代》周刊的封面在刘一民眼前晃了晃。
刘一民没有接书,而是先到卫生间洗了把脸清醒了一下后,从李聪仁的手里接过了《时代》周刊。
封面上,刘一民和朱霖正在厨房里包饺子,两个人的脑袋靠的近,无论谁拿着杂志刊,都能看到里面流露出来的温柔甜蜜的感觉。
“刘,你跟你的妻子可真幸福。”李聪仁感叹道。
这张照片是尼琪今年在四合院过春节的时候拍摄的,没想到过了这么久登上了《时代》周刊。
封面旁边配着几行小字,上面写了刘一民的名字还有他的职务,最下面是一句简介“一个让美国文坛侧目的东方作家!”
李聪仁快速地打开杂志,里面有一篇关于刘一民的完整报道,他的详细背景,甚至是刚有了双胞胎都被扒了出来。
“美国媒体真是无孔不入啊。”刘一民说道。
李聪仁坐在沙发上,兴致冲冲地看了起来。杂志里面对刘一民的报道用了三页,除了背景之外,还详细介绍了刘一民的成就,尤其是《宠儿》。
昨天机场读者和媒体欢迎刘一民的画面,同样印在了文章旁边。《时代》周刊昨天在印刷的时候,紧急加上了昨天发生的事情。
“他是一位不同于中国传统作家的年轻人,他敢于展示自己,敢于打口水仗。传统的中国作家总是笑对西方,面对误解也耐心的做出解释,但一民.刘则不同,他会用最刁钻的文字向对手发起凌厉地攻势……”
李聪仁一边看,一边念,借此向刘一民展示他的中文并没有退化。
“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作家。《时代》周刊是美国的大刊,它的影响力无与伦比,能登上封面的就更少了。”
李聪仁滔滔不绝,刘一民坐在旁边没有搭理他,而是认认真真地听完。
念完后,中国书刊社的尼琪就来到了酒店,尼琪同样拿着《时代》周刊向刘一民表达祝贺。
看到出现在刘一民房间的李聪仁,尼琪的目光中带着疑惑、不解,最后是尊重。
“尼琪女士,这位是李聪仁,曾经是燕大的留学生,目前也在加州办杂志,杂志的名字叫做《思想》。”刘一民解释道。
尼琪听完解释才反应了过来:“你办的《思想》我听说过,内容很简短,但你确实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谢谢你,尼琪女士,希望未来咱们可以合作。”
尼琪笑道:“希望如此,不过我们主要的业务就是中国书籍出版,杂志销售,我想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
“谁知道呢?”李聪仁耸了耸肩。
“刘,看来你已经知道这个好消息了。我也没有想到,《时代》周刊选择了此时发表我拍的照片。”
“我还以为是你做的‘商业’上的安排。”在李聪仁拿着杂志过来的时候,刘一民还真是这么想的,毕竟尼琪千方百计的想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书籍的销量。
“《时代》周刊是大刊,我们只是有些微不足道的合作关系。除非足够的利益,否则他们是不会听我们的。我想他们原本没有准备刊登,得到你来美国的消息后,才策划了这一期内容。”尼琪道。
刘一民点头说道:“只有这个解释,要不然时间不会掐的如此之精准。”
李聪仁插嘴道:“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情。《时代》周刊算是免费帮刘做了宣传,提高了刘在美国的影响力。”
因为尼琪在,李聪仁并没有了跟刘一民单独聊天的时间,于是他约定跟刘一民一起到洛杉矶看比赛:“我们两个从旧金山一路向南,沿着美国的西海岸,感受着温柔的海风直达洛杉矶。”
尼琪看着李聪仁离开的背影,忍不住说道:“这个家伙挺有趣。”
“嗯哼。”
“刘,我听说你授权法国和英国的出版社多个国家出版的消息了,我们书刊社想获得美国、加拿大的独家授权,你意下如何?”
尼琪说完,双目直直地看向刘一民期待他的反应。
刘一民说道:“可以,我同意。不过具体的细节,咱们需要再谈一谈。”
“当然没问题,我们是朋友。朋友和朋友之间,就应该好好谈一谈。”
尼琪已经吃到了《宠儿》给她带来的利润,所以对于刘一民提出的分成再谈的请求爽快地接受了,具体的数字也很快就谈好了,比上次在燕京的条款增加一个百分点。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尼琪高兴地将授权合同收了起来,将刘一民今天的行程给他讲了讲。
“下午我们到斯坦福大学参加一场《宠儿》的读者见面和签售会。明天上午到旧金山大学,下午没有安排。奥运赛事期间,我们就在洛杉矶当地举办读者见面和签售会,其中还有一场中国文化推介会,这是跟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联合举办的。”
刘一民看了一眼时间安排说道:“按照你们的安排走吧!”
“刘,那咱们先去吃早餐,休息之后再出发到斯坦福。”尼琪开心地说道。
吃饭的时候,尼琪向刘一民介绍作者对作家书籍销售的影响:“自从传出你来的消息后,洛杉矶和旧金山地区的书籍销量连续增长,约增长了百分之十。”
“咱们的售价多少?”刘一民问道。
“十二到二十美元。”
刘一民没有说话,这个售价在美国也算较高的售价了。两人坐在餐厅里吃了点鸡蛋和面包,接着刘一民又回到了酒店,在酒店里联系了一下排球队。
电话里,袁指导说完后,于佳佳的声音传来。得知刘一民要在斯坦福举办签售会,于佳佳一瞬间有了置奥运会而不顾,跑到旧金山参加签售会的念头了。
“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到洛杉矶?”
“明天晚上到。”
挂断电话,稍作休息,刘一民在中国书刊社的陪同下直奔位于旧金山湾的斯坦福大学。
夏日的斯坦福大学郁郁葱葱,学校的建筑也都十分有特色。
尼琪问道:“刘,你觉得燕大和斯坦福哪个学校更好看?”
“尼琪女士,我看惯了中式建筑,我当然觉得中式建筑更加的好看。当然,燕大的教学条件是比不上斯坦福的,不过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燕大的教学条件肯定会赶上来。”
尼琪带着刘一民直奔斯坦福大学的室内报告厅,里面已经坐满了学生,跟上次一样,越南裔学生正在报告厅外面举牌抗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