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戏台》发表 (第2/2页)
“外国人排的话,可能会获得成果,蓝导,我担心的是在国内无人问津,这跟《绿皮书》不太一样。”刘一民提醒道。
蓝天野跃跃欲试地说道:“试一试说不定呢,另外有的洋戏在咱们国内的反馈也并不是很好,再差也就是那样了。”
“好啊,蓝导,你既然想试一试,咱们就试一试。”刘一民笑道。
蓝天野激动地站起来说道:“好!”
中午,刘一民带着蓝天野回到了华侨公寓,蓝天野抱着刘雨笑道:“小雨,什么时候才会喊师公啊?”
朱霖听到蓝天野要排练《宠儿》倒是不吃惊,朱霖还没休假的时候就知道蓝天野有这个想法。
“蓝老师,我相信您,不管什么样的剧本到您手里一定能排出彩!”朱霖说完,还以《贵妇还乡》这部话剧进行了举例。
蓝天野感动道:“瞧,还是我学生信任我。”
“哈哈哈,蓝导,你这是话里有话啊!”刘一民笑道。
吃饭的时候,蓝天野提起朱霖回去上班的事情,算了算时间,朱霖到六月下旬产假时间就到了。
朱霖看了看两个孩子,杨秀云说道:“家里有娘呢,两个孩子而已,我能拉扯住,就怕孩子饿了。”
“总有办法的。”刘一民说道。此时距离上班还有一阵子,在上班之前,还得出燕京一趟。
六月初,要在济南举办百花奖和金鸡奖的颁奖典礼。
“你们去济南领奖,可以跟老于一起去。”
于是之去年演的《秋瑾》,还真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奖。
“蓝导,等话剧奖开始颁奖,估计您也快了。”刘一民说道。
蓝天野盘算了一下:“远着呢,山尊、夏淳同志都是老导演了!要是比他们还先得,倒是显得这奖评的有问题了。”
下午,蓝天野带着刘一民到人艺剧院看了一部创新的话剧,里面使用了很多种“意识流”的叙事手法。
“这多数人看不懂吧!”刘一民笑问道。
蓝天野点头:“确实是看不懂,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写出让观众懂的意识流话剧。”
“如您所说,得少用点表示梦境或者是前尘往事,不宜多用。”刘一民说道。
两个人聊完走出了排练场,苏民看到后好奇地询问两个人想排什么。蓝天野告诉了苏民自己的计划,并且邀请苏民加入。
苏民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加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刘一民去见了一下曹禹,欧阳山尊正坐在曹禹的办公室,看到刘一民后高兴地将他按到沙发上向他报喜。
“两个月《天下第一楼》已经演出了五十场,我看今年内就能达到百场,这是目前最快达到百场公演的话剧。”
刘一民进来的时候,欧阳山尊在向曹禹报喜。
曹禹冲着欧阳山尊说道:“山尊,也不要太高兴,咱们要一部比一部精彩。”
欧阳山尊讪讪一笑:“这不是很容易,毕竟咱们人艺的剧本做不到一本比一本精彩啊!“
曹禹没再谈这个,而是问刘一民今天来是干什么的。刘一民将蓝天野的想法跟曹禹讲了讲,曹禹没有反对:“天野想试一试的话,就让他试试吧!”
欧阳山尊插嘴道:“说不定还真可以。一民,《宠儿》的单行本卖多少了?”
“这才刚开始卖,估计才卖二十多万的册吧!”
“不错了,百万册轻轻松松。”欧阳山尊道。
等欧阳山尊走出曹禹的办公室,曹禹说道:“等什么时候带着小雨和小林到木樨地玩玩儿,说起来我这师公,跟孩子还没见几面呢,你师娘也想见见。”
“好嘞。”刘一民又给曹禹讲了讲自己写的《戏台》。
曹禹听完刘一民的讲解笑骂道:“你还不如等《人民文艺》出来后让我自己看,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勾了出来。”
“我跟您先讲一讲,离发表也没几天了。”刘一民嘿嘿一笑。
“等《人民文艺》发表后我看看,这种嬉笑谩骂的风格要是好,走到话剧的舞台上或许能成为一种新的话剧表现方式,吸引更多的观众。”
月底,天气很热,刘一民和朱霖抱着两个孩子来到了木樨地,开门的瞬间,李玉如就将刘一民手里的刘林给接了过去。
刘林两只眼睛蹬着李玉如,刚开始不哭不闹,等过了一会嘴开始瘪了,李玉如抱着在客厅里哄着,忽然感到身上一阵温热,下意识地喊道:“老万,快来抱着,小刘林尿了。”
刘一民赶紧接过,李玉如拍了一下刘林的屁股,转身回去换衣服了。
曹禹笑呵呵地拿出毛巾将小家伙屁股擦了干净后,接过抱在怀中。
“小家伙这一个多月胖了不少啊!”曹禹感受着胳膊上传来的重量说道。
李玉如从卧室走了出来:“小家伙还挺有劲儿,跟师婆就是这样打招呼的啊!”
又从柜子里拿出了两双针织的婴儿鞋,让两个小家伙试试合不合脚。
“师娘,霖霖织了很多。”刘一民说道。
“这不一样,这是师婆织的。”李玉如开心地说道。
吃完饭,刘一民和朱霖在曹禹家聊了一会儿回到了华侨公寓。
杨秀云坐在客厅里看着电视等着两人,看到回来后松了一口气。
刘一民感受着客厅里的温度,暗道得给杨秀云的房间里装空调了,要不然到了六月,晚上就热的睡不着了。
“刘老师,要不不去领奖了吧?带着这两个小家伙也不方便。”
躺在床上,朱霖忽然说道。
刘一民扭头看向朱霖:“你第一次都放弃了,这次就别放弃了,会有双全法的。”
领奖也不需要耽误太多的时间,主要是前后的应酬耽误时间,这应酬他们不参加就行了。
6月1号,《人民文艺》正式发表,封面上的《戏台》惹人注目,写着“继《驴得水》后的又一荒诞风格作品”。
当天《文艺报》发表评论,标题名为——《嬉笑谩骂中真性情》,在评论里面重点就文艺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戏台》进一步发扬了荒诞的风格,并且通过幽默的叙说和荒诞风格相配合,塑造一部让众人笑声不断的经典作品。
大多数读者看完之后笑个不停,认为比《驴得水》更加的搞笑。
外行看搞笑,不少的内行评论家可没有闲着,开始拿着放大镜看问题。
《文艺报》和《人民文艺》联手发表评论,不少人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表达的机会。
作家张先亮连着看了几遍《戏台》,最后将《戏台》放在桌子上认真地思考了起来,眼睛一直盯着六姨太那一段落。
良久之后,喃喃说道:“怎么感觉像是指着鼻子骂我呢!”
于此同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开了,同事也拿着《人民文艺》向他讲自己的见解。
“他这里面的洪大帅指的谁?六姨太指的又是谁?金啸天指的又是谁?”
见对方一连发问,张贤亮尴尬一笑:“金啸天指的应该不是我,你知道的,我们是真爱!”
“.”
ps:陈佩斯导演的《戏台》电影,明天上映。从小看陈佩斯的小品长大,希望他能有好成绩。
我看了一些片段,我觉得话剧《戏台》改编的电影,并没有逃脱舞台剧的风格,骨子里还带着舞台剧的表演方式。
感谢大佬泰迪会转轮1500点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