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05章 这是骂了所有人啊

第405章 这是骂了所有人啊

第405章 这是骂了所有人啊 (第2/2页)

刘一民打算给杨秀云买台收音机,平常可以听个戏,还能听听天气预报。虽说此时的天气预报不太准,可好歹是听听是个寄托。
  
  上午十点左右,刘振云来了。看到杨秀云,嘴很甜的叫着婶子。
  
  杨秀云对刘振云的印象很深刻,热情地邀请他坐下,看到刘振云黑瘦的样子,心疼地问他去哪儿了。
  
  刘振云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在晋省的游历讲了出来,刘振云不仅在太原待了一阵子,晋省一些知名的地点都去了,还深入到了煤矿,写了一篇《能源心脏》的报道,对晋省在煤炭资源方面的贡献做出了赞扬,另外也对小煤矿开挖的事情表示了安全方面的担忧。
  
  “真不容易,去了那么多的地儿!”杨秀云作为一个在地里刨食的农村人,很多地方都没有听过。
  
  当听到刘振云口里的“大槐树”的时候,连忙说道:“老人口口相传,我们就是从大槐树走到豫省的。”
  
  旁边的朱霖和刘一民笑着听两人聊天。
  
  元末明初,中原地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仍。明初之时,中原大地已是千里赤地无鸡鸣,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只能移民垦田。
  
  晋省因为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倒是没遭受多少战乱。因此,朱元璋强制晋省百姓移民到中原各省,之后,大槐树作为移民的集体记忆被世世代代记了下来。
  
  刘家到底是不是大槐树移民,刘一民也不知道。
  
  聊了好一会儿,刘振云才将目光放到刘雨和刘林身上,从口袋里拿出一些小玩意儿逗两人。
  
  “一民,羡慕的话我已经说腻了。”刘振云打趣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你也赶紧跟小郭结婚,小郭的母亲身患重病,肯定是希望你们越早结婚越好。”
  
  “我回去做做工作。”刘振云笑着说道,可心里却觉得悬。自己说千百句,不如小郭的母亲说一句,老太太要是想早点看到两人结婚,一句话就结了。
  
  刘振云又从口袋里面掏出红包,杨秀云准备推回去,刘振云嬉笑道:“婶子,我这没多少。等我结婚有个孩子,一民不得还个大的?我这是投资嘞!”
  
  刘振云的话逗笑了大家,他将见闻写的日记给刘一民看了看。刘振云在陈大志的单位待了半个月,拿到了很多一手资料。
  
  在刘一民看日记的时候,刘振云也拿起了《戏台》的手稿看。
  
  刘振云看完之后,思绪翻涌:“你可真敢写啊,就不怕被人瞎分析吗?”
  
  “瞎分析?我好久没跟人吵了,正好手痒。”刘一民淡淡一笑。
  
  刘振云点头道:“也对,也有可能不需要你亲自动手,别人就替你办了。现在文学界有一大批人,对你非常敬佩。我去晋省的文化部门,专职的作家都在向你学习嘞,甚至他们对你以往的作品进行了总结,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总结小组”
  
  “这样说,搞得好像文学界有个刘家帮似的。”刘一民不由得笑道。
  
  “哈哈哈,我可没这样说。”
  
  刘振云讲了讲他的故事思路,中午吃完饭,刘一民带着他来到了《人民文艺》,一方面自己交稿,另一方面让崔道逸听一听,毕竟他是专门的编辑。
  
  到了《人民文艺》,编辑纷纷冲刘一民打招呼。刘一民不仅是作者,还是编委会的委员。
  
  崔道逸看到刘一民,露出了饕餮般的笑声,冲着刘一民上下打量,仿佛在看着一盘珍馐美味。
  
  刘一民先将刘振云推了过来,让刘振云给崔道逸讲一讲自己的故事思路。
  
  刘振云讲完之后,崔道逸看向王濛的办公室,笑着说道:“这跟王濛同志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可以写出来,写完之后直接找我或者寄信都行,但具体写好能不能发表,还得看你的故事性和文笔。”
  
  刘振云冲着崔道逸说着感谢,崔道逸不在意地说道:“不用客气,咱们都是师兄弟。你在《农民日报》工作,也知道编辑工作的难处。”
  
  聊完之后,崔道逸搓了搓双手,朝着刘一民伸出了双手,刘一民笑着将稿子递给了崔道逸。
  
  “一民,听说你搞了个中华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所,当上了副所长,不错啊,你这实际级别跑的可够快的。”崔道逸寒暄道。
  
  刘一民说道:“我们这研究所重研究,并不重行政,是系里的二级研究所,什么行政级别的,不重要。”
  
  “你们这可不是二级所,实际上是部里管理。”崔道逸感叹了一声。
  
  学校里的级别不简单的按照政府里的行政级别划分;除了所谓的行政级别还有条线,不同级别的教授享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崔道逸说完后专心看起了稿子,刘一民和刘振云坐在旁边,跟《人民文艺》的编辑熟络的聊着天,被编辑许一调侃刘一民这是深入基层,关怀群众。
  
  众人聊天的时候,王濛从外面走了回来,看到刘一民后开心地问他最近又写出什么好作品了。
  
  崔道逸冲着他挥了挥稿子,两人立马凑到一起研究去了。
  
  刘振云觉得自己在这儿呆的时间太长了,跟刘一民说了一声提前走了。
  
  崔道逸和王濛看完之后,两人一言未发,过了一会儿,王濛才无奈地说道:“一民,你这是把人给骂了一遍啊。”
  
  王濛一时有点头大,带着刘一民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关上门后,崔道逸说道:“批判的东西有点多啊,将所有人骂了个狗血喷头。洪大帅,艺术家,观众。光这个名角代表的人,我都能给你列出好几个。”
  
  刘一民翘起二郎腿说道:“咱们要不能发的话,我找其他杂志!”
  
  “别,没说不能发。有些乱象抖搂抖搂也好,不过我得争取点支持。一民,你给我两天时间,我拿着稿子四处拜访一下。如果能拜访成功,还来得及发到六月刊。”
  
  王濛说完没有再说废话,即可起身朝着作协而去。他先找到的人就是作协的张广年。
  
  崔道逸看到急匆匆离开的王濛说道:“我感觉最后能发表。”
  
  “咱们《人民文艺》发表不了,不还有《收获》嘛!”刘一民说道。
  
  崔道逸拉着刘一民去吃饭,路上调侃刘一民,自己什么时候在《人民文艺》干的不开心了,让他帮自己调到研究所工作。
  
  到了饭馆,崔道逸举起茶杯跟刘一民碰了一下,讲起自己当时看到《驴得水》的感想。
  
  “但是就一个感觉荒诞、可笑,再读则是另外一种深意。当时我就觉得这篇得发表,也顾不上所谓的三审三校,就去找了老张。老张看完后,直接拍板刊登。
  
  几年了,这种荒诞的感觉又有了,荒诞、可笑又多了幽默。但我们读来,还多了一种悲哀。”
  
  崔道逸对作品的理解很深,也理解有时候深处漩涡的无奈,毕竟他就是从漩涡中走出来的,被人调侃成“流水的主编,铁打的崔道逸”。
  
  主编走马灯似的换,他不动如山。
  
  “我在这个班主身上看到了我自己,以前都说我崔道逸一定是谄媚了,要不然怎么做到不动如山。实际上,我崔道逸心思都在内容上而已。”
  
  刘一民笑道:“还把师兄你给整伤感了!”
  
  “往事一幕幕啊!”崔道逸笑着说道。
  
  两个人在馆子里坐到九点多才离开,崔道逸不仅讲过往,最后又讲了刘一民在《戏台》发表之后,需要面对的一些情况,防止讨论走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