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02章 朱霖再次获奖

第402章 朱霖再次获奖

第402章 朱霖再次获奖 (第1/2页)

时间进入五月,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刘一民穿着长袖衬衫,先来到了四合院,推开厚重的木门,影壁前的竹林七歪八扭的,院子里的海棠树和银杏树已经长出了绿叶。
  
  这阵子虽然没住在这里,刘一民也会时常过来看,主要是照料三进种植的苹果树。
  
  低矮的苹果树经过悉心的浇灌已经开出了花朵,树根部用砖块砌成了一个圆形,里面的土壤还显露着上次浇灌的痕迹。
  
  刘一民看到后没有再继续浇水,土壤里面的含水量太高也不好,含水量高了,长出来的苹果树也就太“水”了,根系扎不牢靠。
  
  看完苹果树,依次检查了一下院子里的门窗,确定门窗跟上次走之前一样完好无损才放下心来,随后拿起扫把打扫卫生。
  
  从院前打扫到院子后面,可把刘一民累的够呛。冬春之交风大,吹进来的脏东西就多。
  
  扫完之后,刘一民又给院子里洒了一遍水。院子里春夏之交带来的惬意感觉,立马就出来了。
  
  躺在摇椅上休息了一会儿后,又起身到影壁前,整理了一下竹林。将枯黄死去的竹子给拔掉,倒的竹子给扶起,长得不好看的修剪了一下。
  
  院子清理的差不多了,王义均带着一个厨师和一名学徒来到了院内,看着里面刚被打扫过说道:“一民同志,早知道要打扫,你给我说,人多力量大嘛。
  
  你这个舞文弄墨的手,打扫起来可不合适啊!”
  
  刘一民笑道:“我这以前还是用来握锄头的。”
  
  刘一民带着他们来到厨房,让三人先参观一下厨房,看到时候如何做菜。
  
  “到时候还得麻烦您多准备点菜,人说是十五个左右,到时候万一又来人了,要是没菜可就不好了。”
  
  在王义均来之前,刘一民向他们提前做了说明,到时候材料钱必须收。
  
  王义均看了一眼厨房说道:“厨房是够大,但是灶台太小。这样吧,我们到三进做饭,让人垒几个土灶台,大家就在二进的院子里或者堂屋里吃饭。”
  
  “行,听您的!”
  
  看完院子里的布局,王义均下午找来了几个垒灶台的好手,在后面用泥和砖垒了两个灶台。
  
  刘一民给三个垒灶台的师傅各包了一个红包,三人推辞过后笑呵呵地收下了。
  
  5月10号,刘福庆和大哥刘一国、大嫂顾萍抱着孩子来到了燕京,刘一民安排他们住在了四合院里。
  
  刘一民抱着侄子刘安逗弄了几下,没有认生反而咯咯的笑个不停。
  
  大嫂顾萍说道:“幸亏时间上岔开了,安安五个月了出门也没什么问题,要是挨的时间太紧,还真没办法抱来燕京。”
  
  “大嫂,你把小刘安养的真好,胖乎乎的。”刘一民说道。
  
  顾萍笑道:“养什么养啊,这孩子出生就胖乎乎的,刘雨和刘林剩下来多重?”
  
  “两个都是四斤半!”刘一民说道。
  
  “能理解,双胞胎嘛!”
  
  刘福庆焦急地说道:“带我们去西边看看去,站在这儿聊天耽搁事,有话咱们路上讲,让安安见一见俩兄妹。”
  
  刘一民带着他们坐上公交车来到了华侨公寓,三个人如同当时杨秀云来燕京的时候一样,被眼前住的地方给惊到了。
  
  杨秀云和朱母抱着孩子站在阳台上冲大家打招呼,刘福庆看到后,脚上的速度立马快了两倍。
  
  到了屋里面准备抱孩子,被杨秀云撵到卫生间洗手洗脸去了。
  
  在卫生间,杨秀云教刘福庆如何用水龙头和卫生间,手上打上两遍肥皂。
  
  刘福庆说道:“来燕京日子不长,也跟城里一样讲究了。”
  
  “亲家是医院的大夫,她说的话肯定没错。”
  
  等洗完之后,才到客厅里抱起了大孙子,一边逗着孙子,一边逗着孙女。
  
  “亲家,你们一直帮两个孩子带小家伙,实在是辛苦你们了,这本来应该是我们老两口的活。”刘福庆热络且真诚地说道。
  
  这番话一出口,朱父朱母笑着赶紧推辞,称杨秀云的功劳更大,他们两个平常上班也没怎么出力。
  
  朱父朱母抱过刘安也夸奖了起来,夸奖孩子养的好。
  
  两家人见面一片祥和,大嫂拉着朱霖的手交流着育儿经验以及身体状况。
  
  “亲家,你们一路坐火车辛苦了,咱们开始吃饭吧!”朱父吆喝道。
  
  杨秀云懊悔地说道:“对,这事儿给忘了,得赶紧吃饭,都在锅里热着呢!”
  
  杨秀云和朱母一起做了许多的菜,有的在锅里热着,有的用盘子盖着。
  
  桌子上摆着凉拌笋丝、凉拌粉丝、木耳腐竹等凉菜、红烧排骨、猪蹄、炒鱼等硬菜也做了不少。
  
  由于人太多,还做的有面条等主食。
  
  刘福庆累了一路,抱着孩子也忘了累和饿了一边吃,一边笑呵呵地逗着小刘林。
  
  朱父则是跟大哥刘一国聊天,主要是谈煤炭工业的问题。听完刘一国的讲解,朱父说道:“我们的煤矿生产方式还很原始,小煤矿一多,监管不利的话,工人安全没办法得到保障。”
  
  刘福庆听到这话,立马抬头,将当时发生在刘一国身上的“矿难”事件给讲述了一遍。
  
  刘一国说道:“所以我深知煤矿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煤矿挖矿都会出现事故,何况这些小煤矿了。我们在做督察工作的时候,都是慎之又慎。
  
  但您也知道,有水快流,地方的经济要发展,督察落到实处也面临很大的阻力,好在目前矿务局的领导对我的工作很支持。”
  
  “矿务局的领导还是杨局长吗?”刘一民问道。
  
  “现在杨局长是D政一肩挑!”
  
  “看来杨局长还挺负责的。”
  
  朱父是理工科教授讲起煤矿工业发展和掘煤技术的发展讲的是头头是道,还提出国家应该支持煤矿采掘装备的研发等等。
  
  刘一国当上领导之后,现在话也多了,对于朱父技术方面的话有的不太理解,但都能轻松的接上。
  
  “一国啊,你有想法,而且不官僚。我看你应该再多学习一些知识往上走一走。”朱父夸赞道。
  
  刘一国诚实地说道:“我以前没想过当干部,就是一煤矿工人。我就想一铁楸,一撅头的多挣点钱,让家里的条件好点。我能从矿下走上来,还是多亏了一民。当年一民成了作家,考上了燕大,杨局长想让一民教教她女儿学习,就把我从矿下调了出来。”
  
  “不管怎么出来的,人的机会重要,但能力也重要,你要是没能力,做不到副科的位置,一民在矿务局的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
  
  朱父苦口婆心,告诉刘一国想要干更多的事儿,就得进步。对一些事情看不惯,你升上去慢慢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