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教材教育部审核通过 (第2/2页)
“唉,我什么时候才能到大学工作啊,我觉得我天生属于讲台。”
刘一民乐了:“好啊,来听了一堂课,就准备跟我抢饭碗了?”
余桦向刘一民请教如何才能到大学工作,刘一民让他好好写作,写成名家就能了。
余桦吃完饭,若有所思地离开了燕大。
隔天,《中青报》再次刊发一条新闻——《燕大教授、青年作家刘一民同志邀请女排到人艺欣赏话剧‘横空出世’》
严家炎骑着自行车说道:“你这小子还真是一套一套的,连环招啊,我还以为你就发一篇评论。”
“宜将剩勇追穷寇嘛!”刘一民将摩托车停下说道。
“走吧,咱们今天进部赶考也不要当李自成哦!”朱光遣笑道。
在严家炎的带领下,三人到部里面的高校教材办公室提交《西方现代文学思想》的样书。
办公室的负责人扫了一眼样书说道:“部里面早就知道有这本书了,部里面很重视,我们部里先看看,然后再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严教授,朱教授,刘一民同志,你们稍等。”
办公室的负责人拿起电话打给了教委外事局:“马处长,您来一趟,燕大的教材到了,你常年负责西方文化工作,部里让您过来看看。”
挂断电话后,办公室负责人拿起《中青报》笑着看向刘一民:“刘教授,不错啊,你跟女排的关系很好嘛!”
“哈哈哈,这也不只是关系问题,我们女排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被打趴下嘛!”
“说的对,说得对!”
过了一会儿,一道声音在走廊响起,马处长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刘一民同志,好久不见啊!”
严家炎笑着看向刘一民,有熟人啊!
刘一民疑惑地转过身,觉得这人有点眼熟。
“刘一民同志,你贵人多忘事啊,你到法国的时候,我是大使馆教育处二等秘书,咱俩喝过红酒!”
“哎呀,不好意思,国内国外差别有点大,一时间没认出来,在法国都是穿西装。马保青同志,豫省人,咱们是老乡。”
马处长热络地跟刘一民拥抱了一下:“对对对,我是镇平的,法国大使也是咱们豫省人。”
寒暄一会儿之后,马处长将教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并没有挑出什么毛病:“一民同志,我觉得很好,对学生学习非常有帮助。王主任,我觉得咱们可以尽快召开编审委员会了。”
王主任就是教材办公室的负责人,王主任慎重地问道:“马处长,您不再看看?到了编审会打下来的话,再召开可就麻烦了。”
“王主任,我觉得很严谨,再说了,你以为中文系没找人审核吗?中文系老教授水平比咱们高多了。”马处长说道。
王主任听马处长这么说,也下定了决心:“教材紧缺,特事特办。高校教材语文编审委员会本身就有固定成员,只需要再邀请几个懂西方现代文学的即可。中文系的同志,你们先回去等我们的通知吧!”
回去的路上,严家炎看向刘一民:“一民,没想到你老乡还挺多的。”
“严教授,鲁迅先生说过,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豫省人!”
“有说过吗?”
“鲁迅先生还说了,传的多了,自然就算他说过了。”
“你这小子,反正我现在心里面已经有了九分底了!”严家炎高兴地说道。
部里特事特办的效率很快,下午就打来电话,第二天下午就在部里举办教材编审会,到时候他们可以去听结果。
11月23号,部里正式举行教材编审会。这次刘一民和朱光遣没有进会议室里面,而是在隔壁坐着等结果。
教育部举行的教材编审会恰恰就有钱锺书、王佐良,其余的几个教授,诸如清华大学的冯至、外事局的马处长,严家炎等人。
刘一民倒了一杯茶尝了尝说道:“部里面的茶叶很一般啊!”
“好的咱们不配喝!”朱光遣尖锐地说道。
“朱教授,我这是活跃一下气氛,你看你,搞得我都没喝茶的心思了。”
这老头儿,破坏气氛呐!
上午开会讨论结束后,中午燕大中文系拿出经费招呼吃饭,并在招待所午休,下午三点继续开会。
严家炎低声说道:“你们是没进去,这些人不好对付啊!”
“严教授,风向怎么样?”
“有点难办,但包在我身上。”严家炎说道。
下午,刘一民和朱光遣继续在办公室里面等,直到下午五点,会议室里面响起一阵鼓掌的声音。
“刘教授,朱教授,教材评审通过了,你们可以进会议室了。”
刘一民和朱光遣起身走进会议室,王主任笑着说道:“恭喜燕大中文系提交的适用于大中专院校中文系使用的《现代西方文学思想》教材顺利通过审核。”
紧接着又是一阵子鼓掌,王主任继续说道:“作为精品教材,我们部里面将推荐大中专院校本科二年级学生使用,让我们恭喜燕大中文系,希望你们继续编写出更优质的教材!”
钱锺书笑着说道:“明年我们清华大学中文系率先使用!”
“我们外语学院回去商量商量,要是做不通其他同志们的工作,朱教授,刘教授,你们可别怪我啊!”王佐良附和道。
在一片欢呼声中,中文系做东,再次请编审委员会吃了一顿饭。
临走的时候,钱锺书询问刘一民《宠儿》怎么样了?
“美国方面暂时还没消息,应该快了。”刘一民说道。
“有样刊的话,送我看看。”
“好,钱教授。”
等钱锺书走了,严家炎一脸疑惑地问什么是《宠儿》,朱光遣神秘地说道:“走吧,家炎,该回去了,以后你就知道了。”
严家炎路上开始讲教材推广工作,先让出版社印一批出来,挨个学校发函寄样书,实在不行,可以到其他学校讲课推广。
朱光遣不管那么多,只是说该好好的休息一阵子了。
于此同时,女排队员正坐在体委的会议室里面听领导讲话。
他们坐飞机回国的时候,队员们在袁伟民的带领下低着头从飞机上走下,一个个沉默着不说话,感觉愧对江东父老。
“中国女排,加油!”
袁伟民和女排队员听到鼓励的声音还以为是听错了,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冲他们喊加油。
“中国女排,无论输赢我们都在!”一名机场的工作人员展开手里面的《中青报》说道。
袁伟民从机场工作人员的手里接过《中青报》,看到上面的评论感动地流眼泪。
体委的领导在台上大声地说道:“同志们,正如刘一民同志所说,失败并不可怕,找出差距,调整技战术,下次奥运会一定能雪耻。
我们的队员要感谢刘一民同志,是他扭转了整个舆论。现在国家上下都是支持的声音,我们一定要不负众望,夺得冠军!”
袁伟民发言道:“我们失败了,但大使馆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同志依然按照胜利标准对待我们,明年奥运会,我们将别无选择,唯有胜利以报!”
台下女排队员气势高涨,脸色通红!
等领导走后,袁伟民心想这人情欠大了。
回到什刹海体校,宿管处的人告诉他们,说有人送给他们了一个信封。
袁伟民感受了一下信封,打开后倒出来了二十多张话剧票。
“《横空出世》现在很难买到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