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祖国不会忘记》 (第2/2页)
“刚才想到了一首词,来的时候有个同志说啊,让我写首歌,刚才来了点灵感,不过就想了一半。”
刘一民将笔记本直接递给了罗参谋,让他帮忙参考参考。
罗参谋背靠着岩石停住脚,打开了刘一民的笔记本:“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
罗参谋当做诗歌大声地念了念,觉得十分的提气,可是见没写完,懊悔地说道:“刘作家,我刚才就不应该叫你,哎呀,打扰了你的思路。”
“罗参谋,刚才坐在上面想也想不出来,回去吧,天都快黑了,说不定在路上就能想起来。”
回去的路上,罗参谋念念不忘地问道:“刘作家,您说您这是歌词还是诗歌?”
“是诗歌,谱完曲应该能当歌唱。罗参谋,咱们基地谁会谱曲啊?”
“基地很多科学家都会唱歌,谱曲不知道会不会。文工团是个二把刀,应该搞不定。”
刘一民轻声地哼起了这首《祖国不会忘记》,罗参谋好奇地问道:“刘作家,您还会谱曲?”
“我不会,但是我心里面一直有个调调。”
刘一民一边讲,一边将《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给补充完整,中间还涂涂抹抹了好几次。
罗参谋看完完整版之后,更觉得这要是唱出来肯定能够传遍整个马兰附近的军营。
“谱曲是个大问题啊!”罗参谋在车上干着急,不知不觉地踩大了油门。
“那咱们就广发英雄帖,我看食堂外面有个告示栏,咱们把词贴到告示栏上,有科学家会的话,请他们帮咱们谱一谱”刘一民说道。
“这感情好。”
几个人回去之后,立即抄写了一份,并在旁边写了说明贴在了食堂的告示栏上。
八九点左右,马兰的天还没黑,在基地工作的科学家们路过食堂的时候看到上面的告示,有人不在意,有人好奇地看了看。
“《祖国不会忘记》,我还以为是谁贴的大字报呢!”
“刘一民,刘作家啊!”
“这词儿写的有点意思,老贺,你过来看看。”基地的工作人员朝着旁边的老贺招了招手,让大家都过来看看。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这词儿写的真提气,谁会谱曲啊,帮忙谱一谱。”
告示栏旁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拿出笔记本抄了起来,抄完后将笔记本和钢笔塞进口袋里笑着说道:“这作家还真是有两下子,这字儿不多,全写到咱们的心坎里了。”
食堂里,大家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将歌词拿出来讨论。
第二天早上,整个基地大院几乎都知道了有这么一首词存在。
刘一民刚起来,就被李秘书叫到了老首长的房间。
“刘一民同志,你不声不响的就把整个基地给搞的跟过年一样,一夜之间,整个基地没有人不知道,老首长听说后,赶紧让我把你叫过去。”
房间门没有关,直接开着,老首长站在窗前,旁边坐着张同志,手里也同样拿着拿着笔记本。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两个人吟诵的声音落下,刘一民敲响了房门:“老首长,张同志,您们找我。”
老首长转过身看到刘一民顿时喜笑颜开,又带着埋怨说道:“你这个小同志,写完了也不先拿给我看看,我还是被人提醒才知道。”
“不好意思首长,昨天从博斯腾湖回来太晚了,没敢打扰你们!”
“转了几天,黑了,嘴唇都脱皮了,不错,不错!”老首长问道:“我已经让人发电报到国防科工委,找文艺干事谱曲了。哎呀,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张同志起身说道。
“其实我心里面有个调调,就是自己不会谱,也不知道好听不好听。”
“你唱一唱,我们听听。”
刘一民清了清嗓子,在房间里面唱了一遍,旁边的老首长和张同志打着节拍。
“韵味不错,就是你小子唱的太难听了,基地有春雷文工团,你去给他们唱一唱,让他们研究研究。也不能光靠科工委的同志,谁好咱们用谁的。”
老首长说完,刘一民正准备走,又叫住他说道:“美国人说学森同志顶五个师,我看你顶五个文工团,李秘书,带着一民同志去吧!”
李秘书带着刘一民来到礼堂,几个身穿军服的文工团同志已经在等着了。
等刘一民过来,大家迫不及待地冲刘一民伸出了手:“久仰大名,刘一民同志来马兰辛苦了。”
“不辛苦,咱们开始谱曲工作吧!”
文工团的舞台下坐着十几号人,刘一民站在台上唱了几遍,文工团的团长指着旁边的一名团员说道:“你跟着刘一民同志唱一遍。”
“是!”
刘一民教了两遍,开始根据自己听过的对音调进行纠正:“不愧是专业学美声的,比我强,对,要表现出苍茫的感觉。”
“刘作家,这样行不行?”
“你们觉得呢,毕竟你们是专业的。”
在春雷文工团和科工委谱曲的同时,科学家们和战士们已经唱了起来,不过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唱的,唱的是五花八门。
第三天,刘一民和罗参谋走在基地,已经能听到有人当众唱了。
“刘作家,果然文学和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我儿子回来说,永红中学的老师,在课堂上专门让大家写读后感呢!”
刘一民说道:“能让大家在业余生活中有点乐趣,我也觉得算是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
“刘作家,您太谦虚了!我家那口子还说呢,什么时候请你到家里面吃顿饭,让儿子向你学习学习,也争取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