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拒绝采访 (第1/2页)
神秘的罗布泊,茫茫的戈壁滩,马革裹尸的古战场。
刘一民站在群山之中,感觉到自己格外的渺小。他凝视着山,凝视着枯草。
伴随着风沙的声音,警卫秘书点了一根烟站在刘一民旁边说道:“刘作家,蛮认真的啊!”
这道声音不知道是嘲讽还是赞扬,刘一民淡笑道:“李秘书,你来过这里吗?”
“我倒是没来过。”
“是啊,他们认认真真地给我们锻造了一块最硬的骨头。”刘一民笑着说道。
几个战士在旁边警戒,叶参谋在路边踢了踢碎石,觉得这些都稀松平常,也不知道这两个燕京来的同志在看什么。
战士和叶参谋的脸上都看不出多少血色,如同盐碱地一般,呈现出灰白色,嘴唇更是明显。
李秘书给刘一民递了一根烟:“不好意思啊,刘作家,我犯了点享乐主义的错误。”
李秘书作为老首长的随身秘书之一,完全可以直接到基地,此时跟刘一民在戈壁滩上吹风吃沙,心里面难免有点怨言。
刘一民不吸烟,但此时也接过叼在了嘴里:“我们在燕京很难看到这场景啊,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让我们不用出国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都是老祖宗给我们打下来的。”
“刘一民同志,李同志,我们出发吧。这个鬼地方风吹石头都会跑,地上不长一根草,水比油还贵,四季穿棉袄,没啥可看的。咱们要再不走,到基地可就太晚了。”叶参谋冲着他们喊道。
“好,这就走!”
刘一民跟李秘书重新坐上车,朝着基地进发。
叶参谋指着路边淡蓝紫色的花说道:“这个地方之所以叫马兰基地,因为这里有很多的马兰花。在西北戈壁上,草都稀少,更别说娇嫩的花了。但就这马兰花,能在这里长下来。”
“你们也在这里生长下来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叶参谋一愣,反应过来后笑道:“哈哈哈,军人嘛,四海为家,组织让咱去哪儿咱去哪儿!”
吉普行驶的时候,刘一民看到不少“军事禁区”的牌子。从吐鲁番行驶一半的时候,遇到了十辆汽车组成的车队。
“这些都是咱们的运输兵,基地的生活物资全靠卡车往里面运。以前基地条件不好,现在好多了,跟一座小城市差不多。”
叶参谋说的话,刘一民一一的记录了下来。
看到刘一民认真地记录,叶参谋好奇地询问道“刘一民同志,您是记者?”
旁边的李秘书笑道:“刘一民,刘一民,这三个字儿你再仔细琢磨琢磨,他可比记者厉害多喽。”
叶参谋品了几遍,试探着问道:“作家?”
“对喽,刘作家!”
李秘书说完,车剧烈地扭动了一下,几人吓了一跳。司机赶紧说道:“不好意思,各位首长,我刚才听到是刘一民同志,没忍住往后看了一下。”
“好好开车!”叶参谋严肃地说道。
“是!”司机同志立即目不转睛地看向前方,不过过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通过倒车镜往后看。
“刘一民同志,您怎么来了?”
“首长请刘作家来写一写咱们基地的故事,你们呀,马上要被世人所熟知喽。”
“我非常喜欢看您的《凯旋在子夜》和《雷场相思树》,师里面组织大家看了电影,那首《月亮之歌》我们这儿的战士也人人都会唱。”
叶参谋说完,李秘书对着刘一民说道:“刘一民同志,这就是口碑啊!”
“谢谢,你们的事迹我相信全国人民看完之后一定会非常感动。”
叶参谋说道:“我们算啥,我们这艰难,但还不是战场,战场的战士们才伟大。听说电影里面很多都是真正的战士,是吗?”
“对,像拍摄战场动员那个片段,前排的是敢死队的战士,拍完他们就上了战场,第二天有些同志就牺牲了。”刘一民又问李秘书要了一支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