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胆小的朱父 (第1/2页)
人艺剧院内,刘一民拉着徐驰走了进去,身后的米勒向英若诚打听着徐驰的来历。
英若诚用英语慢慢地给米勒介绍,只不过他对于徐驰的了解也并不多,大概仅限于文艺界了解到的一些纸面资料。
介绍完之后,英若诚就转身走向了后台,让人艺的另外一名导演来当翻译,而他到后台准备换妆。
徐驰看了一眼舞台,冲着刘一民说道:“好久没来人艺看话剧了,以前我在《诗刊》工作的时候,经常过来看。”
“老徐同志,米勒这个人有点小肚鸡肠,还有点流浪民族的劣根,但是《推销员之死》确实是一部好的话剧。讲了商品社会对人的摧残,对我们以后的路很有警醒意义。”刘一民低声说道。
刘一民这样做,也是给徐驰打一个预防针。
“如果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喉咙来大声的疾呼。”徐驰目光坚定地看向舞台。
他们来的早,在座位上坐了四十多分钟,演出的钟声才响起。
随着幕布拉开,话剧表演正式开始,徐驰饶有兴趣地看向舞台,想看看为什么刘一民对这部话剧评价这么高。
坐在旁边的米勒侧着脸想看看两人的表情有什么变化,更重要的想看出惊叹和赞赏,结果脖子疼了,两人的表情依然很平静。
这让他有点失望。
充当翻译的导演十分无奈,名闻美国的大师怎么如此的幼稚。
“英若诚到了舞台上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台词吐字清晰,情绪到位。”徐驰赞叹地说道。
“朱琳女士演的也不错。”
看到一半之后,徐驰感叹道:“经济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宣扬着金钱至上,普通人就像是无数泡沫里面的水藻,即使拼尽全力,也没办法成为参天大树,最后只能融化在泡沫里面。子女的不孝,更是说明了金钱对人的异化到了何种地步。”
“商品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我们享受更加充足的商品,我们也在追求离我们更远的商品。我们的生活更好了,但我们也更加疲惫了。”刘一民点评道。
“是啊,威利不断地讲着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所谓的美国梦仍然在推着他往前走,给他灌输着虚假的未来。”
徐驰说完,又对着刘一民说道:“不过呀,你的《宠儿》未来能获得更高的赞誉,这老小子是惹错人了。”
等话剧演出完毕,米勒叼着烟斗看向徐驰问道:“徐先生,你觉得我的戏剧如何?”
“米勒先生,你的戏剧不错。”徐驰夸奖道。
米勒得意之色刚显,徐驰又说道:“米勒先生,如果你能够谦虚一点就好了,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我相信你能够创作出更优秀的剧本。可惜啊,可惜!”
徐驰以进为退,暗示米勒不要自大,他现在已经没有出名的作品了。
对于一个出名的剧作家来说,这样说无异于是侮辱。
徐驰继续说道:“米勒先生,你要生气了吗?虚心使人进步啊,这是东方的智慧。你来中国一趟,我们也没有什么要送给你的,这就当是我们送给你的礼物吧!”
说完徐驰就转身离开,刘一民笑着跟了上去。
身后的米勒有点气急败坏,他需要谦虚吗?他是指点别人的人啊!
徐驰对着刘一民低声说道:“一民,你说的没错,鱿太佬就是不知道知恩图报。我要是他啊,听了你上次讲的领事救鱿太人的故事,肯定立马回美国查看是不是真的。真要是真的,按照我们民族的性格,肯定会大肆纪念这一英雄壮举的。”
刘一民送徐驰回家,徐驰在路上讲着通过话剧和自己对美国社会的观察来透视美国社会。
徐驰下了车,站在门口感慨道:“我们去美国只看到了高楼大厦,却没有真正去看美国社会。防微杜渐,这都是需要我们自己认真思考的。好了,你赶紧回去吧!”
“老徐同志,有时间记得来四合院找我,我这段时间一直住在这里!”
“好。”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回到了四合院,过了一会儿朱霖才回来。朱霖笑着对刘一民说道:“刘老师,你都不知道,米勒刚才太逗了,他说徐驰同志是你找来的打手,一直跟英若诚导演嚷嚷呢!”
朱霖扮做米勒的样子,绘声绘色地表演了一番,逗得刘一民哈哈大笑,旁边的三花稀奇地看着两人的举动。
两个人在院子里洗漱完毕后,走进卧室,朱霖用毛巾擦着脸说道:“刘老师,明天咱们去看看爸妈吧,好久没有去了,挺想他们的。”
“好啊,过两天再去看看师娘,也有阵子没去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翌日上班,刘一民走进办公室,朱光遣问刘一民的翻译的怎么样了。
“还在翻着呢,徐驰同志、钱教授,杨绛先生三个人一起翻,速度快,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了。”刘一民对朱光遣说道。
朱光遣抿了抿嘴说道:“系里面就我跟杨教授看过,其余人啊都没给看,这种稿子还是保密为好。等到时候发表了,哈哈哈,吴组缃几个人要是看到,估计要吹胡子瞪眼喽。”
刘一民没有回答,转换话题询问起来朱光遣关于德国现代文学的部分。
“一民,德国现代文学思想受到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咱们梳理起来需要考虑到这一部分,不过好在教材比较简洁,并不像论文或者著作那样需要细讲,整理难度倒是降了不少。”
“我看两个研究生资料搜集的还是比较详尽的,既然比较复杂,到时候我们为德国文学部分配一个拓展资料。”刘一民说道。
“这样也好,老杨的拉美文学部分估计快编好了。”
随着天气的升温,这间办公室里的温度越来越热,刘一民想用经费买个电扇,但是朱光遣说这属于不必要开支,经费还是要花到刀刃上。
刘一民转念一想,到时候索性自己买个风扇放到办公室里给大家用。
正在忙活的时候,下了课的吴组缃抱着讲义来到了他们的办公室,冲着几人说道:“80级的学生怎么回事?一个个的都拿《红楼梦》当自己的论文选题方向,难道就我讲的《红楼梦》简单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