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朝西方文学扔一颗原子弹 (第1/2页)
1983年3月10,燕京大学中文系《西方现代文学思想概论》教材编委会正式成立。
刘一民任编委会主任,杨诲和朱光潜任副主任,其余的研究生作为参编人员参加课题工作。
编委会刚成立,五千经费迅速拨了下来。本来是先给三千,杨诲和朱光潜加入了,第一批经费也是水涨船高。
参编的研究生,每人一天五毛钱补贴,一个月总共十五块钱。杨诲和朱光潜不要,但是刘一民还是按照一个月三十块钱发放。
刘一民坐在正中间,杨诲和朱光潜坐两边,静静地听着他讲。
“同志们,教材对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杨教授和朱教授都编过教材,知道其重要性。各位研究生同志、包括我都没有。要认识到重要性,别到时候让学生们骂我们。
咱们的编辑方针是编撰出一本适合社会主义文学教育的西方现代文学思想教材,坚持洋为中用,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刘一民可不想到时候编出来了一本屁股歪到姥姥家的教材,本来现在媚外思想就严重,学生读了之后更想出国了。
所以坚持编辑方针非常重要,就是适合咱们国家用的,学生用的教材。
杨诲和朱光潜听到后,暗暗点头,觉得这一点说的不错。
“咱们八名研究生先分为四个组,两人一组,分别去搜集查找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四个组。之后再去研究意大利、希腊、苏俄、另外将拉美文学也单独列出来。”
苏联文学国内一直研究,这个倒是现成的,不需要太费周张。
俄国真是个奇怪的地方,近现代文豪层出不穷!
接着朱光遣和杨诲分别作了发言,第一次编委会终于结束,大家开始投入到了编书工作之中。
从今天开始,刘一民的办公室就是这间屋子了。研究生们课程一结束就跑过来工作或者是跑到图书馆找资料。
杨诲单独负责拉美文学,朱光潜和刘一民两个人负责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抽丝剥茧找出其中的脉络。
几人中最忙的是杨诲,仿佛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杨诲经常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
刘一民又从教授孙玉石手里要来了一个研究生,放到杨诲手底下帮他干活。
“杨教授,你要注意身体啊。”
学生们都走后,刘一民坐到杨诲旁边说道。当年第一次见到杨诲,还是个傲气的小老头。之后则是跟着蓝天野跑到宿舍找自己,当时年纪虽然大,但是精神头很好。
“一民,你还年轻,你不懂,这可能是我最后能留下的东西了。”杨诲叹了一口气,对自己评价道:“半生抖擞,半生寂寞,追忆往昔,方觉时日无多。”
“杨教授,您别这样说,好好休息一下才能干更多的事情!”
“再过半个月,我就84喽,也不知道再过几年,中文系会不会有人记得我!”杨诲感叹道。
刘一民答道:“杨教授,您当年火烧赵家楼给燕大的学生留下了火热的抗争精神,掌管中文系,改造了教育理念。就这个‘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理念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哈哈哈,火烧赵家楼,当年也没觉得那么了不起,别人喊我我就去了,越到后来越觉得这件事情了不起。可惜喽,我这个东北小个子再也跳不进赵家楼喽!”
接下来,为了让杨诲少走点路,开会的时候大家直接到杨诲家里面开。
杨诲的夫人姚东默默地给大家倒茶,倒完茶后退到别墅外的院子开始修剪花草。杨诲的夫人喜欢花,院子里到处都是。
三月春已至,大家在客厅里谈的兴起,外面的花儿也开的正浓!
刘一民再次收到了余桦的信,信里面仍然夹着稿子。刘一民暗道,这家伙可真执着。
信里面恭敬地表示刘一民真特么神了,去年看完让他发表到地方杂志,还真中了。
因为这件事情余桦在父亲面前得意极了,将杂志摊到余父面前说道:“爸,你瞧这杂志上也有个余桦!”
“同名?”
“爸,这就是我,什么同名?还是不懂文学。爸,刘一民同志让我投地方杂志,还真中了。你说这人到底是啥人啊,眼光那么准?”
“能是啥人?大作家。你没看报纸上讲吗?一名正直善良的年轻作家,血液里永远迸发出热烈的光芒!”余父拿起报纸递给余桦,让他自己看。
“嗐,报纸上都是瞎吹的,我是想知道他真人咋样?等以后去燕京,我提点咱们海盐黄酒和茶叶去看他!”余桦觉得人家帮了自己这么大忙,光拿黄酒有点小气了,还得配上茶叶。
“行,把你的工具也拿上,万一有坏牙了,还能帮他拔牙!”
余桦:“.”
“算了,爸,你不懂文学!”
余桦第一篇发表之后觉得离自己进入文化馆迈了一大步,但是还不够。
于是又写了一篇,写完之后塞信里寄给刘一民再帮忙看一看(算一算)适合在哪家杂志发表。
“这是帮自己当成算卦的了!”刘一民看完之后,再次写下了自己的建议。
【略有进步,可投省级及以上杂志!】
写完之后,将信放在了桌边,等明天上班的时候顺便寄回去。
“刘老师,瞧我买的这只甲鱼咋样?肥嘟嘟的!”朱霖下班回来,刚推开门就冲着刘一民说道。
见刘一民没说话,提溜着甲鱼跑到书房转悠了一圈,特意凑近晃了两下。
“你这个学生,老师我可要批评你几句了,一切要顺其自然。那句话怎么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刘一民说道。
朱霖盯着刘一民看了看,然后昂起下巴离开了书房,只留下一句笑声:“刘老师,有心的无心的我都要!”
一大早,刘一民跟朱霖两人同时骑着摩托朝着人艺驶去,根据刘一民对曹禹的承诺,今天得让他看稿子了。
昨晚上,朱霖还替曹禹传话了。
“刘老师,米勒最近排练的很快,我跟蓝导在旁边看了,我估计首演会很早。”朱霖迎着风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