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月亮之歌》传遍万里军营 (第1/2页)
7月底,剧组的所有人开始上高地,接下来的半个月到一个月都将在高地上度过。
231团一个营的战士,都跟着他们行动。周边各个高地陆续被控制,安全得到了保障。
刘一民根据自己在高地上的所见所闻,跟王严和李俊商量了一下,对剧本进行了细微的改动。
白天剧组的人员在高地拍戏,晚上大家就一起睡在坑道里面。坑道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去,湿热潮湿,大家呆了几天后,身上都散发着霉味。
朱霖在没人的时候对着刘一民调侃,就她身上这味道,刘一民估计别说抱了,连靠近都不愿意了。
“瞎说!”刘一民笑道。
下面的小河现在不危险,倒是可以洗。男同志无所谓,大中午的跑下去洗澡。
女同志不一样,只能等晚上,挽起胳膊和裤脚,擦一擦脖子、胳膊、和腿!
没事的时候,两人漫步在高地上,晚上睡觉,时不时能听到远处高地传来的交火声音。
在高地上,拍摄进行的很顺利。不过响起的枪声引起了白眼狼的注意,他们很好奇,为什么这里不是战场,却天天响起炮弹爆炸和交火的声音。
警卫连打掉了几次之后,对面就老实多了。
剧本没什么大问题后,刘一民时不时的会离开高地,到其它的地方跟战士们交流。
王师长从前线部队的口中得知刘一民到山头上,比文工团都受欢迎,更能激励士气之后,让陈团长给刘一民好好安排一下,时不时的被当做文工团去慰问一下周围的部队。
陈团长给刘一民安排了一个警卫班和两辆吉普车,司机都是经常穿越在火线的老司机,知道路线。
有时候穿越火线时,迫击炮在旁边爆炸,等到了安全地带,一群人拿着酒压惊!
“刘作家,你有种!”司机老夏擦了擦嘴角的酒,冲着刘一民竖起了大拇指。
来往于各个阵地,司机老夏对于刘一民这股劲儿十分认可,比部队里的文艺干部还勇敢。
每到一个阵地,大家都用最大的热情欢迎刘一民,手里面拿着《凯旋在子夜》,刘一民一边签名,一边跟大家合影。
“刘作家,这玩意儿可厉害了,它能知道敌人的炮是从哪儿打来的!”
刘一民顺着战士手指的方向望去,这是一部雷达,我国从英国进口的反炮兵雷达。
猴子的炮弹刚出膛,就能够锁定对方,然后通过雷达锁定敌炮兵阵地,并进行轰炸。
猴子常常被炸的莫名其妙,我军也认识到了这科技的重要性,后来还被白眼狼偷袭过,不过受损并不严重。
“张营长,雷达这种地方应该是白眼狼偷袭破坏的主要目标吧!”刘一民问道。
“对,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是咱们的雷达阵地,咱们这个阵地还没有被摸上来过!”张营长傲气地说道。
刘一民提醒道:“还是要小心,这可是咱们国家花了大笔的外汇买回来的。”
“刘作家,放心吧,我们都有准备!”
刘一民见状并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跟战士们聊起天来,一边派着烟。
刘一民来前线这些日子,烟钱感觉花了小一百块了。烟并不好买,很多都是燕京那边寄过来的。
刘一民派烟虽然达不到古跃点烟的效果,但也最起码能缓解一下大家的思念之情。
“你会吹口风琴?”刘一民看向旁边的一名军官,手上拿着口风琴。
“以前没事,自己瞎吹着玩的!”
“他是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旁边的人起哄道。
“是吗?”
对方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是五七艺术大学的!”
五七艺术大学,是国家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合并的,称为五七艺术大学。
“你是文工团的吗?”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同志你好,我叫方华!以前在文工团吹口风琴和手风琴,现在是一连的副连长!”
方华觉得战场最能证明军人的价值,所以战争爆发后,就从文工团转到了战斗部队。
张营长笑着说道:“哈哈哈,我们比其它的部队幸运,我们有自己的文工团!”
“哈哈哈!”顿时阵地上笑声一片。
方华在大家的起哄声中,吹响了口风琴,吹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这一首苏联的歌曲在中国和世界流传极广,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大半中国人都听过,唱过。唱中文《莫斯科》的人,比俄国唱的人都多。
会唱的战士们,随着旋律唱歌。
这是一首爱情歌曲,不少战士唱着唱着,流下了眼泪。
晚上,刘一民睡进了坑道,实在是睡不着,走出了坑道,坐在了战壕里,望着天上的月亮。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距离三班长牺牲已经一个月了。牺牲前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三班长徐厚根的家属来部队的时候,刘一民还见过,爹娘哭的十分伤心,他的老婆桂秀扯着孩子,领取了五百块钱的抚恤金和一枚军功章。
刘一民托部队转交给三班长家属五百块钱,被对方退了回来,说国家给多少是多少。
在剧本里面,刘一民特意增加了领取抚恤金的画面。又写了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寄给了《人民文艺》,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一下国家的抚恤金标准。
过了一会儿,副连长方华走了过来,问道:“刘作家,睡不着啊?”
“睡不着啊,上个月也是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袭击,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了牺牲的战士!”
方华点上一根烟,吸的时候,用手心挡着烟的火光:“也是第一次俘虏敌人!”
“我那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
“比我强,我第一次吓的腿直哆嗦,裤子上都是尿骚味!”方华丝毫不避讳自己这难堪的往事。
“人都有第一次!”
“嗐,很多人也只有那一次!”方华的语气里带着无奈和怀念。
“我刚来的时候,老兵教我如何听声音防炮,现在我教新兵如何防炮”
“你是音乐学院毕业,又是文工团的,你能给这诗歌谱个曲吗?”刘一民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稿子,递给了方华。
“诗歌?”
“算是吧!”
方华找到避光的地方,打开了手电筒,认真地看着上面的歌词。
这首歌叫《月亮之歌》,也是原本的电视剧《凯旋在子夜》里面的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