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63章 从《纽扣》解放思想

第263章 从《纽扣》解放思想

第263章 从《纽扣》解放思想 (第1/2页)

朱父的书房里面,朱父指了指桌子上的作业,对刘一民讲起为师之苦。
  
  刘一民翻开了几页,可惜是理工科的东西,刘一民看不懂。
  
  “当老师,尤其是大学老师,听起来很厉害也很体面,实际上很多大学老师过的很清贫,那点死工资,养活一家人很不容易。”
  
  朱父想到刘一民有稿费,又将自己想说的给咽了回去。
  
  刘一民的几本书摆在书房里面,桌子是普通的大书桌,刘一民笑着说道:“叔叔,您这桌子上缺点东西,放点绿植啥的,显得有生机一点。”
  
  “本来是有一株文竹,那可是我好不容易找来的,可惜死了!”
  
  刘一民听到文竹,心里面一机灵,想到了自己书桌上朱霖送的文竹。
  
  不过听到死了,才放下心,说明不是一株。
  
  “死了就死了吧,霖霖偏偏还把种植文竹的瓷罐给扔了,嗐,也怪我,没给她说清楚,那瓷罐不简单!”
  
  “嗯?”
  
  刘一民心里面开始打起了鼓,幸亏朱父没有去过自己的四合院,要是去了的话,估计一定会为文竹失而复得而开心吧!
  
  “一民,你看看我写的这一篇文章怎么样?像不像一部厚重的老北平文学?”朱父没注意刘一民的眼神,而是让他看起了自己的稿子。
  
  两万多字的,刘一民捏着鼻子看完了。
  
  最后将稿子递给了朱父:“叔叔写的很好,不过还得改一改才能发表?”
  
  “哦?”朱父来了兴趣,忙戴上了眼镜,颇有找到知己的感觉:“哪里需要改?”
  
  “前面的七八段需要改一改,后面的几段也改一改!”刘一民说道。
  
  “那就是说改下头尾,中间的故事走向不用改了?”朱父问道。
  
  “那个.其实……最好还是改一改!”
  
  “.”
  
  最后,朱父把笔一扔,直接不改了。等刘一民一走,自己又琢磨了起来。
  
  朱母靠在门框上,笑道:“你个理工科教授,天天不想着怎么提高科技水平,整天想着搞文学,文学是给你搞的嘛!”
  
  “贞贞,不能这么说,算了算了!”
  
  朱霖把刘一民送到院子外面,刘一民转身问道:“我书房里那文竹?”
  
  朱霖见他发现了,心虚地说道:“我爸平常也不浇水,文竹活的生不如死的,还不如送你那儿!”
  
  “听刚才叔叔那意思,那装文竹的瓷罐好像还不是一般的物件!”
  
  “怎么可能?就是一平常玩意儿,我爸肯定是瞎说的。”
  
  “那,假山呢?”
  
  “嗐,就一块破石头,我爸放在柜子里,多长时间没见过亮了!”
  
  将刘一民送走,朱霖拍了拍胸脯,看向了楼上亮着灯的家,蹑手蹑脚地走了上去。
  
  见朱父跟平常一样,就知道还没被发现,于是装作若无其事回到卧室里面睡了。
  
  等以后再找个机会跟父亲解释吧!
  
  脑子里面想着等寒假如何去见刘家父母,前阵子还在说刘老师第一次上门紧张呢,转眼可就轮到了自己,心里面越想越睡不着。
  
  各种情形,都脑补到位了。
  
  作为一个演员,她深信排练的时间越长,上台的时候越顺利。
  
  十月一号,随着国庆节的到来,《纽扣》这篇短篇正式发表。
  
  在《纽扣》的末尾,崔道逸备注上了一段文字“改革文学视角向下的文学作品,将改革的视角从大转向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角落。小镇乡间小贩们的细微改变,正是展示了改革开放在不经意的角落,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纽扣》的题目大家乍一看感觉莫名其妙,甚至在想《纽扣》怎么可能成为一篇的标题,但是仔细看,才发现《纽扣》是这篇的主线。
  
  低头看了看自己衣服上的扣子,自己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东西,仔细一想,现在买着是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不仅方便,花样也越来越多了,出现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款式。
  
  现在大家不怎么注意纽扣,在以前这个大家主要靠自己双手和缝纫机制作衣服的时代,人们总愿意去选择一些好看的扣子来装饰自己单调的衣服。
  
  官媒在报纸上发表着评论《从一颗‘纽扣’上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学习上级政策,向人民群众传递最新的政策精神》。
  
  《中青报》发表评论《用双手改变自己生活,青年人要做改革的排头兵》
  
  《青年人要以“章华妹”为榜样,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破除唯“单位”论!》
  
  其中一家报纸还刊登了一群青年在大前门卖大碗茶的新闻,成功解决了25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第一天卖出了三千多碗大碗茶,挣了六十多块钱,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各地方的报纸,也积极找这样的例子,号召待业青年,自己去找自己的工作。
  
  改革和解决待业问题都跟上面的意思不谋而合了,可不得凭借着文学的影响力,在社会上好好的宣传一下。
  
  告诉那些回城之后,一直啃老的待业青年,不要想着进工厂进单位了,自食其力,转变观念。
  
  不过《纽扣》这部,还真激励了不少人,也改变了一些人的观念。
  
  尤其是一辈子信奉单位至上、个体丢人的家长,他们有些固执的甚至比条条框框对自己的孩子限制的更严重。
  
  但凡事情沾上报纸和号召,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倒不是本质上得到了改变,而是自己找到了好理由。
  
  与别人互呛的时候,能拿着报纸回怼对方。
  
  一些做个体小贩的年轻人,饱受歧视之苦,很多人看完感动地贴大字报感谢刘一民。
  
  人艺门口卖糖葫芦的兼黄牛的梁三葫芦,看到刘一民激动地抱住了他,可惜不是冰糖葫芦的季节,没办法送给他,约定到了冬天将自己做好的第一根糖葫芦送给刘一民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