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顾问顾问,不顾不问 (第2/2页)
下课后,严家炎刚走出教室,张曼凌就迫不及待地扭头询问刘一民,有没有合适的论文选题让她致敬致敬!
“张曼凌同学,你这是为难我了,写的那几个都分了!再说了,你是中文系的老二,不自己想说不过去吧!”
“一民,你别跟我提老二的事情,一提这个我就烦,我还不信了,成绩永远超不过你!”张曼凌咬着牙信誓旦旦地说道。
刘振云笑嘻嘻地说道:“张大姐,我支持你!”
刘一民问起张曼凌的怎么样了,张曼凌告诉刘一民,自己的进度很顺利。
最近她又带着跑到了《燕京文艺》一趟,找到周燕如指点了一番。
“老周编辑人很好,你找她指导绝对错不了!”
张曼凌点了点头笑着表示同意:“不过,周编更愿意见到你。我去的时候还向我打听你的消息呢。”
“你怎么说的?”
“你平常又不怎么在学校,我怎么知道?当然是实话实说说了。我听老周说你在故宫后面买了一座四合院,富丽堂皇跟以前和珅住的宅子一样,是不是?”张曼凌问道。
刘一民咳嗽了几声,赶紧摆了摆手说道:“张曼凌同学你不要诽谤,什么跟和珅一样!我这钱,可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
“我的意思是指你的院子好,是你自己想歪了,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参观参观!”张曼凌笑着问道。
“等有时间带你们去参观!”刘一民笑道。
刘振云拍了拍张曼凌的肩膀:“我看呀,还是不要去参观了,不利于大家的身心平衡。我们宿舍都知道,一个个的都不去!”
李学勤和陈大志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张曼凌叹了一口气:“我也就是说一下,走,食堂吃饭去,我向一民请教点问题。”
五个人到大饭堂里面找了一张桌子,一边吃一边聊起来论文的事情。
看四个人多少都有点着急,刘一民对着他们说道:“还有一年的时间呢,你们急什么?”
“一民,你们不急,我们已经急了呀!”陈健功走了过来,心累地说道。
陈健功的身后依然跟着几个人,刘一民暗道文学社的副社长,走到哪儿都是人簇拥着,社不大,还挺威风。
陈健功是77级,因为77级是春天入学,所以毕业的时间是在冬季,也就是82年的春季。
78级的刘一民,毕业是在82年夏季。一年毕业两级学生,这盛况可以跟老三届同年毕业数级毕业生相比了。
他们现在已经在写论文了,而且暑假后就要到提交的时候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刘一民笑道。
陈健功身后几个人,看向刘一民的时候神情带着激动。陈健功趁机介绍道:“这位是闫真,80级的师弟、这位是骆一禾,79级的师弟,都是咱们文学社的。”
陈健功重点介绍了一下闫真,因为他是接下来的五四文学社的社长,少不了跟刘一民打交道。
刘一民看这个身材黑瘦,脸型偏小的男生,这就是写出来《沧浪之水》的闫真嘛!
《沧浪之水》这篇很多人没看过,但是改编的电视剧很多人都看过。
写了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到体制内的种种不适应,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如何在体制内处处碰壁,最终变得圆滑世故。在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欲望的天平上滑行,最终倒向了欲望。
成为了一名自己以前所讨厌的,官场老油条。当然,通过自己的圆滑,也获得了权力。
被很多人称为年轻人进入体制内后必看的一部剧。
此时的闫真,跟刘一民打招呼的时候,操着湘省口音,有的时候刘一民听不太懂,不过不妨碍他微笑握手表示善意。
旁边的骆一禾目前并没有什么名气,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海子,号称最懂海子的人。
毕业后在《十月》当编辑,28岁就英年早逝。
长长的头发没怎么打理,厚重的刘海下面,两只眼睛看起来睿智且有神。
刘一民跟他们握了握手,两人左一个师兄、右一个师兄,搞得他颇不好意思。
“一民,文学社想聘你当顾问,你看怎么样?”陈健功问道。
刘一民说道:“顾问?顾问不都是教授干的吗?我可不够格,还是算了吧!”
文学社的顾问有朱光潜、王瑶、吴组缃等知名教授组成,刘一民一个学生当顾问是怎么回事儿!
“这事儿我们的,几个教授都同意,吴组缃教授说就算你平常不参加文学社的活动,拉去当个镇宅兽、吉祥物也不错!”
刘一民抿嘴,这像是教授说的话嘛,不过刘一民觉得,吴组缃还真说的出来。
“那行吧,我这个顾问将听从吴教授的话,当个吉祥物。”
顾问顾问,不顾不问!
闫真用湘省话说道:“师兄,有你当顾问,我们就放心喽,文学社接下来的发展,你要要多多给点意见!”
旁边的陈健功无奈一笑,这师弟不知道是客气,还是真的是这意思,吉祥物嘛,已经说的是很明白了。
走出大饭堂,刘振云不平地说道:“刘师兄刘师兄,都只识一民,不识我振云呐!”
李学勤和陈大志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师兄和陈师兄亦无人问津!”
“我也一样!”张曼凌在后面说道。
回到宿舍,四个人拿盆水在水房冲了冲凉,回到宿舍,刘一民想念自己四合院里的电扇了,可是想到下午还有课,只能暂时的忍一忍了。
刘振云将刘一民拉到一边,询问刘一民出去吃一顿西餐得花多少钱?
“几个人?”
“你别管几个人,你说一个人得花多少?”刘振云低声问道。
“我又没吃过,估计一个人得五六块!”刘一民说道。
“你不是说你去过老莫吗?”
“又不是我花的钱!”
“谁花的!”
“朱霖同志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