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朱霖荣获双奖 (第1/2页)
对于《驴得水》能火,刘一民心里面不禁生出了一个疑问,难道这八十年代初真是文艺片最好的时代?
81年的时候国内也缺电影,但也没有那么缺了。这几年几大电影厂疯狂发力,去年国内共拍了一百多部影片。
刘一民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可能目前还真是文艺片最好的时代。
第一现在的人都喜欢看书,从杂志和动辄百万册的销量来看,喜欢阅读的人群数量巨大。
这类人看过《驴得水》,对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可以说在电影出来前,他们就是《驴得水》的潜在观影用户了。
第二,现在的高质量和高艺术性的电影比较少,口口相传之下,大家都愿意到电影院看一看。
到90年代,国内的电视数量急剧增加,另外录像厅和歌厅的极具增加,导致观影人数快速地下降,市场以接近百分之六十的速度快速萎缩。
受教育人数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大家对于文学的热情一落千丈,黄暴取代了文学,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文艺片不再受欢迎,那也是正常的。
《驴得水》的趋势忽然向上,对于刘一民来说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刘一民来到人艺,人艺正在进行彩排。
《山高水长》和《红河谷》首演在即,一些央媒早早的就开始准备报道了,最近彩排的时候开始有记者在现场观看,拍拍照片,做采访。
采访完毕后,会配合人艺把首演的消息刊登在报纸上面,隆重告诉全国的读者和话剧,这两部话剧将作为藏地和平解放三十周年的献礼剧演出。
刘一民坐在旁边,有记者想要采访他,都被他给婉拒了。
等《中青报》的于佳佳来之后,刘一民接受了她的采访,这让不少人开始羡慕起于佳佳起来。
从刘一民第一篇采访开始,几乎都是于佳佳在做,刘一民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其它媒体的采访,这让很多人都搞不懂为什么!
有人传两个人关系匪浅,也有人说是因为于佳佳经常通过新闻报道来支持刘一民,两个人算是个利益共同体。
“刘一民同志,你对这两部话剧怎么看?”于佳佳笑着问道。
刘一民淡淡一笑:“这两部话剧虽然是我的作品,但是人艺的导演和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我相信这是两部非常优秀的话剧作品。里面体现出来的民族团结和共御外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又采访了几个问题,于佳佳问刘一民对这两部剧的信心如何,刘一民告诉他自己信心十足,不只是对自己有信心,对人艺的演员和导演有信心。
旁边的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听到后,冲着刘一民竖起了大拇指。
采访完后,于佳佳坐在座位上跟刘一民闲聊了起来,于佳佳聊到个体户,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年龄人,已经开始从事个体户了。
社里面正在想,要不要发文鼓励青年同志要自食其力,不再想着等靠要。
“个体户的发展还是受到政策上的限制,你们可以往政策方面探讨探讨,帮助从事个体户的同志们冲破不合理的枷锁。”
刘一民说道。
“刘一民同志,你的见解果然不同,我还以为你会像大家一样,都鄙视个体户呢!”于佳佳说道。
“凭自己双手吃饭不丢人,挣的又不是脏钱!我记得去年有报纸是不是说,温州的章华妹拿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个体经营方面,南方还是跑的比较快的。”刘一民说道。
“确实如此,燕京这边是首都,什么政策都得小心,所以不如南方那般,据说很多人已经挣到了不少钱,改善了生活。”于佳佳说道。
“这就是你们的一个报道方向嘛!”
于佳佳神色一动:“我看我可以到南方一趟了,拿到点第一手采访资料!刘一民同志,我看干脆我跟朱霖同志一样,喊你刘老师吧!”
“得,你就当你没说,我当我没听!”
“哈哈哈,刘一民同志,我觉得你也可以写一写嘛,这也是改革文学的题材作品。你大胆地呼吁改革文学,也应该为改革文学的发展做贡献嘛!”
于佳佳的话音刚落,朱霖排练结束走了过来,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问他们两个在笑什么。
“朱霖同志,我问刘老师点问题!”
“嗯?”
于佳佳调侃道:“瞧你那戒备的样子,好了好了,以后我还是叫刘一民同志,朱霖同志,上次给你做的采访效果特别好,等这次话剧演出结束,再配合我做一次专访怎么样?”
“还专访啊,我觉得我没什么好说的!”朱霖迟疑地说道。上次专访完之后,自己复盘了一下,觉得自己说的乱七八糟的,明明可以说的更好,可惜当时紧张,说话磕磕巴巴的。
“朱霖同志,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你的身份很具有代表性。”
于佳佳说了半天,朱霖也没有松口,只是说自己现在多考虑考虑排练,至于接受专访的事情,到时候再说。
于佳佳不甘心地点了点头,其余记者有的也过来问了问朱霖,最后皆是失望的摇了摇头离去。
不过也没有放弃采访,不采访朱霖,还有其他人嘛,导演演员,大部分人是不会拒绝采访的。
欧阳山尊过来告诉刘一民:“明天文化部和统战部门的同志会过来联合进行最后一次审核,观看完彩排之后,若无大问题,到正式演出的时候就依次演出!”
“我要在场吗?”
“你说呢?”欧阳山尊笑着问道。
“那我来!”
翌日一大早,刘一民和曹禹等人再次站在门口将文化部的周杨、夏言和统战部的几个人迎接进了排练场。
这一次统战部门来的人中多了几个,却少了负责人乌同志。
对此里面的代表说这阵子太忙,乌同志托他们来看看,临行前特意交代了他们,如无太大问题,就不要让人艺的同志们大费周折的修改。
“感谢乌同志对我们人艺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曹禹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