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16章 是时候了

第216章 是时候了

第216章 是时候了 (第1/2页)

“大家一般喜欢谈诗歌集或者散文集,总是将他们分开放。当然,也有在一块的,只不过并不多。我记得以前哪个出版社就将鲁迅先生的诗歌和散文放在了一起!”
  
  刘一民看向崔道逸:“师兄,那是鲁迅先生!”
  
  崔道逸嘿嘿一笑:“我觉得没关系!”
  
  “出版嘛,就是要探索更多的出版可能。我想了,散文要凑到一个散文集,实际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非单纯的为了写散文而写,写自己的每一天感悟。
  
  一民,你的散文,写的是你经历过的大事儿。要真正出版散文集还很远,诗歌集也一样。但是文坛和诗坛的读者,希望你出诗歌集和散文集很久了。将诗歌和散文放在一起,成功地呼应了读者的心愿。”
  
  李书附和着崔道逸的话,在旁边解释道。
  
  读者要求刘一民出诗歌集确实很久了,第一次到国医学院参加他们内部的晚会,就有学生给刘一民写小纸条询问。
  
  后来见到读者或者参加诗会,总有人问。
  
  几首诗凑成一个诗集,别说别人了,刘一民自己都要笑掉大牙,成为诗坛的笑柄了。
  
  刘一民想了想说道:“等再发表几篇散文再聊这个吧,老李同志,咱们往后合作的机会还多着呢!”
  
  “那行,咱们以后再谈!”李书笑着说道。
  
  刘一民看着天色又开始稀稀拉拉了起来,于是说道:“真是秋雨绵绵无绝期!”
  
  李书走到房檐下看着院子里枯黄的银杏树叶子和雨水混合一起粘在了地上,建议道:“一民,下着雨你得小心点,别让树叶进了下水道堵上了!”
  
  崔道逸也担心地说道:“这秋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大了!”
  
  “行,等到时候我好好的收拾一下!我还得找人把青石板重新锻点纹路,要不然下雨院子里面滑!”
  
  四合院的院子中间铺的是青石板,时间长了,有的地方磨的特别的光亮,一下雨就容易滑倒。
  
  找木匠师傅用铁钎重新锻造一下,又能用几年!
  
  “一民,我给你找一个吧,我们院里面刚好有一个老师傅,会些石匠活,退休了没事儿干,现在会做点零工,补贴一下家用!”李书说道。
  
  “行,那老李,谢谢你了,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师兄,你们晚会儿再走,我请你们吃顿饭。当然下着雨也就不出去了,我刚学的肉丝面,你们尝尝怎么样?”
  
  崔道逸和李书也不愿意单独在房间里面待着,于是都跑了厨房里面,准备搭把手。
  
  两个人也都会炒点,刘一民嘛,会的也不多。这个肉丝面还是跟朱霖学的,崔道逸干脆说道:“直接吃炸酱面吧,我看你这个肉丝面跟炸酱面差不多。”
  
  刘一民笑着说道:“师兄你来!”
  
  “行!”崔道逸做炸酱面,刘一民去整了点鸡蛋,单独炒了个鸡蛋,又炒了一盘肉。
  
  “一民,你没肉蛋定量,你这肉从哪儿来的?”李书好奇地问道。
  
  “加价买的,跟他们人熟了之后,买还是很容易!也有的是一些附近的生产队自己养的猪,杀了出来挣钱!总之,现在肉票,不算是稀缺票了!”
  
  炒完菜后,院子里的雨还挺大,三个人就在厨房里面吃了。
  
  “装了个电话挺好,遇事不瞎跑!”崔道逸羡慕地说道。
  
  “一民装这个电话不是为自己服务的,是为咱们大家服务的。”李书笑着说道。
  
  “中文系大三课程很少了吧?”崔道逸问道。
  
  “是少了很多,系里面也想让大家发挥自主性,估计到了大四就没什么课了。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学生,现在很多往各大报社跑,讲究实操。我们呢,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家要么在想着写点东西,要么就是想规划一下以后!”
  
  李书感叹道:“又一群宝贝疙瘩快要出炉了,到时候各大单位还不得到燕大抢破头!”
  
  “新闻专业的很多已经被一些央媒看上了!”
  
  吃完饭聊了聊,看雨下的小了许多,两个人告别后离开。李书走的时候说道:“一民,石匠师傅来干活的话,我提前给你打电话!”
  
  “行,工钱你提前帮我应了就行,到时候我付给老同志!”
  
  “没问题!”
  
  回去的路上,崔道逸见李书兴致不高,安慰道:“老李,一民不是说了,合作的机会还多着吗?”
  
  “唉!”
  
  李书的效率很高,翌日上午,对方就打来了电话,说下午天晴的话会过来,要是下雨的话就不来了。
  
  对方还带了一个徒弟,两个人把整个院子给做了总共十块钱。
  
  刘一民上午去了一趟燕大,给几个教授送了几本《追风筝的人》的样本书。
  
  严家炎拉着刘一民聊了聊,刘一民正准备走,教授谢冕走了进来,看到刘一民后乐呵呵地说道:“一民怎么也在这里?”
  
  刘一民笑着将《追风筝的人》也送给了谢冕一本,谢冕笑着说道:“果真是中文系之宝树。吴组缃教授,刚才还在隔壁夸赞一民!”
  
  “吴教授在隔壁吗?一会儿我去给他也送一本!”刘一民这次带的很充足。
  
  谢冕坐了下来:“一民,你怎么看待归来派和新诗之争?”
  
  刘一民本身已经准备走了,又不得不坐了下来:“谢教授,您是指哪个方面?”
  
  严家炎给两人倒了一杯水,说道:“我看一民就没怎么发表意见嘛,老谢,我觉得一民颇有大将风范!”
  
  谢冕没有将年轻诗人称呼为朦胧,而是称呼为新诗:“其实我觉得新诗很美,大胆地融合了西方的一些元素,在形式上也进行创新,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老谢一直在为新诗奔走疾呼,在《光名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你看了吗?老谢很厉害啊!”严家炎靠在沙发上说道。
  
  “谢教授发表的《在新的崛起面前》我看了,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上面的一些观点,不管是还是诗歌都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潭活水,不断地往前奔流,应该支持创新!”
  
  刘一民又说道:“本质上,我的一些诗歌也是新诗嘛。我们的表达的内容变了,形式当然也在变化!”
  
  谢冕笑道:“你的观点跟我不谋而合啊,不过我很少见你发表诗歌方面的评论。”
  
  “精力有限嘛!”
  
  办公室里面,谢冕继续地深入谈了谈纷争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