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我是两面人? (第2/2页)
徐驰拍了拍刘一民的后背说道:“你到哪儿都受欢迎啊,跟年轻的时候我一样!”
“欸老徐同志,你这是夸我呢,还是夸你呢!”
“不瞒你说,少年时的老徐我也是风流倜傥的人物,想当年我”
老徐还想吹几句,见刘一民没有搭话,就跟着刘一民跑到了他的房间吹了起来。什么,读者来信夹带着情书等等桥段,说的有鼻子有眼。
刘一民不慌不忙地将报纸和杂志拿了出来,看徐驰还想吹,刘一民说道:“老徐同志,别吹了,现在都到了起夜比喝水还勤的年纪了!”
徐驰红着脸,嘟囔道:“什么跟什么,我现在也就起一次!”
刘一民看了他两眼,徐驰立马心虚地说道:“最多也不超过两次!”
“也有可能是三次”
刘一民没有给他争到底是几次,拿起各种报纸读了起来。买的都是央媒和一些有名的大报纸,上面找到了几篇关于《庐山恋》的文章。
《庐山恋》的讨论热度是空前的,几乎骂声和赞扬的声音同时并存。
“资C阶级生活方式的颂歌——文艺到底是在为谁服务?”
“四十三套服装的换装游戏——极大浪费”
类似的批评充斥着报纸,批评《庐山恋》这部电影是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生活的歌颂,是一次洗脑。另外大量就是尺度大,镜头露骨,竟然有穿着泳衣露大腿的画面,更不堪入目的是在公共场合竟然亲吻。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到这些人的愤怒,恨不得直接把报纸甩到导演黄祖默的脸上——这特么也是社会主义电影能够拍的?
你们非但拍了,还敢让全中国的人看?
简直是污人心灵嘛!
还有人暗戳戳的骂刘一民,电影拍成这样,能跟编剧没关系吗?一边写《狼烟北平》这种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一边向往小布尔乔亚的生活。
两面人的话,呼之欲出!
徐驰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在旁边不断地找出批评的稿子,看完后,还不忘跟刘一民分享自己的感悟。
不过赞美的文章也不是没有,也有人专门以《庐山恋》展开表扬的,也有人以整个电影业角度进行看的。
“开新时代电影事业之先河——文艺春风吹出来的《庐山恋》”
中青报于佳佳同志,写了好几篇评论,夸赞《庐山恋》既是山河之恋,也是家国之恋!
统战部门在报纸上发表评论称统战事业也离不开电影行业的宣传,用通俗的电影片向海外华侨宣传我们的新时代华侨政策。
“各种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徐驰又点评了一句,接着去看《追风筝的人》书评了。
“你不生气?”
“我生什么气,观众会用脚投票的!”刘一民淡淡地说道,话里话外自信心十足。
徐驰忍不住,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对,电影院门口长队已经证明了什么是人心所向。”
对《追风筝的人》倒是大部分都是夸赞,批评大多和马识途一样,认为是细节不足,头部分缺乏对整体的藏地社会的描写,描写较为简单,并没有过多的交代大环境和风俗习惯等等。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这点批评根本不算什么!”徐驰说道。
“不过,说的很对,确实是需要改进的地方。纸上得来终觉浅嘛,光看资料,肯定写不了那么仔细。不过咱们这一趟藏地之行,成功的将细节给补充出来了。”
徐驰笑道:“看来,我又要期待你新的作品了!”
“可能还得很久!”刘一民说道。
“放心,老头子我活的起!”
徐驰和刘一民对视过后哈哈一笑,徐驰完全把刘一民当成忘年交了,说话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前辈的架势。
晚上马识途他们要请刘一民吃饭,特意嘱咐他们早点过去,吃完饭还有另外的活动安排。
老王开着吉普走在街上,眼睛时不时地瞄一眼后面的刘一民,像是有什么话想说。如此几次之后,刘一民忍不住问道:“老王同志,你是不是有话想说?”
徐驰也说道:“老王,有什么话就说嘛!”
老王吐了一口气,忍不住说道:“我昨天见到卓玛了!”
“嗯?”刘一民和徐驰的嘴角同时发出声音,看向老王。
“昨天从招待所出来,我开车在街边的书店遇到了!”看两人很急迫,于是语速加快了不少:“她想买书,可是卓玛没带钱,想把阿吉的马鞍子卖了换成钱!”
“买什么书?”
“徐作家,你说过的,回去的时候让卓玛带上刘一民同志的书!”老王看着老徐说道。
老徐连忙点头,承认他确实说过这句话。
“我给卓玛了一点钱,买了好几本还有杂志,她才高兴地摆手上路了!”
“她身体怎么样了?”
“还是那个样子!”
老徐批评道:“老王,你怎么不把卓玛同志带回来,她还生着病,应该健康后才回去。”
“没事的,不是什么大事。”
“哎,老王,你怎么能这么说,你心也太.”老徐的“心硬”说了一半,想到自己不应该指责老王,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老王闷声说道:“心硬吗?我看我们的心都挺.”
刘一民的心像是揪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钱准备帮卓玛还给老王,老王叹了一口气说道:
“刘作家,卓玛肯定会寄给我的,她虽然没有说,但这个姑娘的性格,她肯定会寄回来的。我知道她的性格,所以也没说不用还的事情。
你要是再给我,我就拿了双份了!”
如此,刘一民便没有继续坚持,靠在车厢望着即将落下的夕阳。
想着青石板路的尽头,夕阳西下,一名藏族姑娘骑着双马奔向属于她的草原,身上的红袍在红黄色的夕阳下熠熠生辉
老王看着刘一民又说道:“放心吧,刘作家,我给了她一份地图,顺着地图肯定能回去,到家会给咱们拍电报的。”
“草原的主人不需要地图,她路过的地方都有她的味道有牧草的芳香!”刘一民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