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78章 藏族姑娘卓玛

第178章 藏族姑娘卓玛

第178章 藏族姑娘卓玛 (第1/2页)

马尔康,是AB州的首府所在地,这将是刘一民他们在这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为著名的土司卓克基官寨就在这里,这里也发生了许多历史上的大事。
  
  卓克基官寨在西索村,他们直接被索泽郎带到了官寨里面居住。官寨隔水跟远处的藏民民宅相望,显示出两个阶级的不同。
  
  卓克基官寨规模宏大,石木结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有7层藏式雕花装饰的大门。
  
  四组巨大的碉楼彰显着土司的权势和威望,四组碉楼又组成了封闭式的四合院,里面共五层,每层都是由回廊相互连接。
  
  “二层是以前土司的客房,咱们一周内,都在二楼生活了。三楼以前是土司办公的地方,四五楼是宗教用途。现在这里部分房间是师范学校的学生宿舍。”
  
  刘一民站在房间里面,往对面望去,心里面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将行李放下后,索泽郎介绍道:“有一个地方你们肯定想去,那就是教员住过的房间,我带你们去看一看。”
  
  长征的时候,红军路过卓克基镇,卓克基土司带着人跑到了山上。队伍在这里休整,并且还召开了会议。
  
  司机老王听到后,插嘴说道:“我当时太小了还不明白,要不然我就跟着红军北上了。我们这里,也有很多的老革命。”
  
  “红军在这里休整,也筹粮募兵,确实有很多人听了号召,参加了长征。”索泽郎点头说道。
  
  卓克基当时的土司名叫索观瀛是一名较为开明的人士,家里面书房还有《三国演义》和四书五经。教员在这里也是待了一周,看完了书桌上的《三国演义》。
  
  索观瀛是较早支持和平解放的土司,后来到燕京见到了教员,教员还讲起了这段故事。
  
  参观完之后,徐驰看向刘一民笑着说道:“你的《追风筝的人》里面的卓克土司,该不会就是取材自这里吧!”
  
  刘一民靠在木质的墙上说道:“至少名字是!”
  
  拍了拍木质的官寨墙,徐驰感慨道:“土司老爷们可真奢华啊,难怪一个个都叫做土皇帝。”
  
  刘一民说道:“真皇帝、土皇帝都是皇帝,只要是皇帝,就避免不了剥削享乐。”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一民跟徐驰了解了不少这里的历史,好在刘一民的相机拍摄的胶卷带的够多,要不然还不够用。
  
  “老徐同志,你有没有想好写谁?我看你的报告文学还没有开篇,只是一直记,一直记。”
  
  走在卓克基官寨里面,刘一民仰头看着碉楼,忍不住问道。
  
  “不急不急,一篇报告文学写成要很久,不急于一时。你是带着创作的框架来找素材,我不是,我是来找创作的框架,说不定最后没框架只有素材。”徐驰乐呵呵地说道。
  
  刘一民乐了,调侃道:“老徐同志,你这心态可不行,你花的可是民脂民膏啊!”
  
  徐驰伸出老腿踢了一下刘一民的屁股,板着脸说道:“创作不出来多正常的事情,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写的又快又好!”
  
  正打闹间,马尔康师范学校的学生笑着从这里走过,徐驰回怼道:“一民,看来你也不行啊,在这里没人认识你,你的青年作家代表的称号,还是有点水分的。”
  
  “有点水分就有点水分吧,没有岷江那么大就行!”刘一民无所谓地说道。
  
  “你倒是看的开!”徐驰笑着说道。
  
  两人说笑着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门口索泽郎和几个人站在一块,老王蹲在旁边抽着烟,看到刘一民后,嘿嘿直乐。
  
  索泽郎对着几人指了指刘一民,嘴里面讲了一句藏语,就率先朝刘一民跑了过来:“刘作家,这些是师范学校的校长、老师还有学生,他们想请你去讲讲课。”
  
  刘一民看了一眼徐驰,笑嘻嘻的样子让徐驰恨不得再踢他一脚。
  
  “讲课?讲什么课?”刘一民问道。
  
  “你是燕京中文系的学生、作家和诗人,他们想请你讲一讲燕京,让孩子们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索泽郎说道。
  
  马尔康师范学校是中专,学生的年纪在十七八岁,绝大部分都没有走出过马尔康,更别说走出AB州了。
  
  刘一民笑着说道:“老徐同志,咱们一起去?”
  
  徐驰“哼”了一下,脸扭到了旁边。刘一民冲着校长模样的男人说道:“这位是徐驰同志,是一位见识颇多的老同志,老作家,老前辈。他的知识更丰富,我们两个人一块去吧!”
  
  校长看了看徐驰,打量了一眼后:“都去,都去!”
  
  翌日,刘一民跟徐驰两个人在索泽郎的陪同下,来到了马尔康师范学校。
  
  师范学校办学条件跟外面比起来,确实差了很多。教学楼很矮,墙壁上十分不平整,有的地方早已经破了,也没有再次修缮。
  
  刘一民感慨道:“学生在这里学习不容易啊!”
  
  徐驰说道:“他们承担着这里教育的重任,中专毕业后,他们都是这里的老师。教室虽然破,担子可不轻。”
  
  校长听到后,激动地点了点头,像是终于有人理解他们了一样:
  
  “老同志,你说这话,一听就是有水平。学校的孩子已经是我们这里最优秀的孩子了,中专毕业后就有工作,能上中专的,没多少人会上高中。我们这里上高中,基本上考不上大学的。”
  
  “刘一民同志,我们这里穷,基本上也不订杂志,我是从中青报上看到你的名字,才认识你的,学生家里穷,很少有家里能看杂志。”
  
  “没事没事,校长,我们也不是来炫耀名气的。”刘一民说道。
  
  校长一听,更开心了,愈发觉得从燕京来的人水平都高。
  
  校长集合了学生,站在操场上,也就是土路上。几张破旧的书桌摆在学生前面,这就是简陋的主席台。
  
  “同学们,这是从伟大的首都燕京来的两位作家,其中这位年轻的同志,刘一民同志是燕京大学的大学生,报纸上记者报道过的,让他们给你们讲讲燕京,讲讲咱们的首都。”
  
  校长说完后,也坐在了下面,仔细地听了起来。旁边的老师和学生,听完校长的介绍,一脸羡慕得看着刘一民和徐驰,看着这两个来自燕京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